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崛起在锦绣红楼 > 第二百八十四章 发案
    九月十五,桂榜放榜。

    这一天辰时,中都参加乡试的生员都汇集到提督学道衙门,大家翘首顾盼,都一脸的焦急,或者紧张之色。

    至于顺天府之外的考生,无论是否已知晓自己中举,提督学道衙门衙役都会发榜到地方。

    按例先发到考生所在户籍的县,再下发到坊间。

    在地方上,比如江南省,提督学道先以公文性质快马送到布政使衙门,布政使派人发放到下面州府学台,州府再派人亲自带着大红报喜文书送达县衙。

    如此一来,便形成三级捷报,布政使司为一报,州府衙门为二报,县衙为三报。

    捷报必须择日,得选择寅日或者辰日报喜,三道捷报要同日临门,寅虎辰龙,所以乡试榜单也被民间称之为“龙虎榜”。

    而顺天府有些不一样了,因为管辖只有两县,不过,幸好上面有五城兵马司,故此,中都也有三捷联报。

    “少爷!这里好多人啊!”小丫头谢小豆站在马车上,她一脸的好奇望着提督学道衙门前黑压压的人群。

    今日,贾芸带着表哥卜旺财,谢大壮,詹鸣三人过来看榜,临走前,贾芸见小丫头一副想要跟来的模样,他便吩咐小丫头上马车了。

    芸母,柳大娘等人不放心贾芸一行人,便让如今从南方归来的柳大,王大脚两人跟着过来。

    两辆马车拉着贾芸他们七人,来到学道衙门街道口,再往里面,马车都进不去了。

    前方都是观榜人群,挤满了整个街道。

    看榜可不是只有考生,更多的是看热闹的中都百姓,老叟妇孺,大姑娘小媳妇,应有尽有。

    贾芸钻出马车,他望了四周,感到人群比当初考生出院人流还要多出几倍不止。

    看来,提督学道衙门附近的百姓都倾巢而出了。

    “嗯!大家图个热闹而已!”贾芸笑着道。

    在古代,娱乐活动非常稀少,而乡试放榜是三年一度的大节日,丝毫不亚于状元郎奉旨跨马游街,故此,每次观看热闹的百姓如海潮一般。

    柳大,王大脚,卜旺财三人已经另外一个马车下来,三人与贾芸等人汇合在一处,柳大笑道:“芸哥儿,咱们兴师动众而来,你可不能让大家失望了。”

    贾芸听了,苦笑道:“柳叔,这事情岂能说得准?要看运气啊!”

    柳大也点点头,随后,他想到路上拿的主意,朝贾芸低声道:“芸哥儿,既然秦业这个老家伙不老实,不如我们吓唬他一番如何?”

    原来,柳大回来之后,与焦大等人闲谈,得知秦业正在打探香露的生意,柳大心中大怒,对秦业有了教训之心。

    来的路上,柳大想了一个好办法,故此,准备执行。

    当然,执行前,他必须要说服贾芸。

    “吓唬?怎么吓唬?”贾芸诧异道。

    “是这样!”柳大来到贾芸身边,低声私语一番。

    贾芸听了,微微有些皱眉。

    柳大想的有些太简单了!

    要知道,秦业可不仅仅是秦可卿养父这样简单,贾芸怀疑秦业背后有一股神秘的势力。

    否则,先不说那名飞天燕子,就说是跟踪的彪汉,看样子都是在黑道里面混过的。

    为了不打击柳大的热情,贾芸摸了摸嘴巴,便说道:“先等一等吧!等焦太爷劝说无效之后,咱们在行动。”

    柳大听了,皱眉道:“焦大--爷已经劝了一个月,这事情啊!还是用拳头解决!芸哥儿,你可要下定决心啊!不能因为东府大--奶奶的面子,就怕了他秦业。”

    “可是,如果贾珍知道怎么办?”贾芸皱眉道。

    “这……!”柳大听了,眉头顿时紧锁,随后便焉了。

    一旁的詹鸣见此,微微一笑,朝贾芸道:“贾芸,只要你中了举!难道还怕珍老爷不成?”

    一旁的柳大等人听了,顿时眼前一亮,柳大哈哈笑道:“我倒忘了这一茬,如果芸哥儿能高中,已经是举人老爷了!已经有资格与珍老爷平起平坐,咱们难道还怯他不成?”

    卜旺财,王大脚,詹鸣三人自然是连连点头,附声同意。

    不过,贾芸仍然脸色没有喜色。

    大家见此,笑脸顿时收敛了下来。

    贾芸朝柳大正色道:“先不说东府,单单说秦业,以及秦府,你看到的只是外表,里面倒是有什么?焦太爷已经去了秦府几次,想必,给他留下了印象。否则,焦太爷为何一直去找秦业劝说?柳叔,切不可小觑他人,否则,到最后吃亏的是自己。”

    柳大等人听了,都微微一怔,大家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不解。

    秦家不就是仗着背后的东府大--奶奶嘛!

    这是众人皆知的事情!

    不过,听贾芸刚才的话,好像秦家并不简单啊!

    难道背地里还投靠了其他势力不成?……。

    “噼啪!噼啪!……!”

    爆竹声音响起,紧接着便是敲锣打鼓声音,提督学道衙役组成的仪队走了过来。

    后面是以黄绸彩亭,有四名披红挂彩的衙役抬着。

    提督学道衙门前人群都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很快,热闹的浪潮一波赛过一波。

    “发榜了!”

    “发榜了!”众人大喊大叫,宛如过年一般热闹。

    圈外,贾芸等人也停止交谈,大家都紧张起来了。

    就连常常以平和心态面对一切的贾芸,心猛地一紧,双手不由自主的握了起来。……。

    在下方人群的一篇喧哗之中,乡试总裁,提督学台陈尚带领一众考官从轿子内走了出来。

    随后,陈尚等一众人在两队官兵的护卫之下,从一旁登上了提督学道的阁楼。

    砰!砰!砰!……。

    紧接着三声炮响,震耳欲聋。

    顿时场上的士子与百姓们,都是安静下来。众人翘首以待望着阁楼走出来的一名中年官吏。

    一番国泰民安开唱白后,当下这名官吏书开始唱名。

    先唱名的首先是名列副榜的副贡。

    副榜贡生十名,取中副榜的称为副魁,入国子监读书。

    一个名字被念了出来,人群都爆发出一阵欢呼声,中副榜者,有人激动的大声呐喊,不知所云。有人跪地叩天,激动不已。也有人满脸的惆怅。……。

    副榜念完,紧接着便是正榜,是从倒数第一名念起。

    “顺天府庚寅科乡试,第六十名,宛平西城区十三巷头和元朗。”

    唱名声音刚落,人群中间位置顿时有人高兴的大哭起来了。

    “老爹!俺中了!俺中了!”

    众人回头一望,只见一名中年士子抱着一名半百老者大哭大笑,而这名老者也是颤抖不已,泪流满脸。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