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穿越大唐捡空投 > 第217章 赏赐,张说巡边
    作为大唐第一个敢向皇帝陛下推销商品的人,冯元一为此是做足了准备。

    在这个时代,兵卒与普通百姓一样,冬天保暖的东西并不多,有钱人或许还能卖个裘皮之类,但是作为普通的兵卒或许能够穿上一件新衣套着一些旧衣,就已经算是极为难得的过冬装备了,条件好一些的或许能够穿上一件填充着柔软一些丝质物的棉袍。

    当然,这个时代的棉袍,自然不是后世那种棉花做的袍子袄子,总得来说普通兵卒防寒的装备并不如何的高明,相比后世的羊毛衣和棉衣,甚至羽绒服来说,大唐人过冬穿的衣服,简直就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

    冯元一能够深切的认识到,羊毛衣对大唐军队的意义。

    有了这样的羊毛衣,直接可以避免兵卒冻坏手脚,造成非战斗减员了。

    “你这个说法倒是不错,羊毛衣,好东西啊!”三郎陛下抚摸着手中的羊毛衣,说道。

    “陛下,我觉得与其给我奖励,不如给北庭都护府边军还有张孝嵩将军奖励,别的不算,若是把这样的羊毛衣作为奖励送到边军手中,想来他们一定会感念陛下恩情,更加誓死保家卫国!”冯元一说道。

    “这就是你说的要与我做的生意?”三郎陛下问道。

    “正是这个!”冯元一咧嘴笑着回道。

    “那你准备要个什么价呢?”三郎陛下问道。

    “陛下,这个价格我实在是难定啊,高了低了都不好啊!要不……陛下,您说了算,你说多少,就多少?”冯元一说道。

    “成本几何?”三郎陛下问道。

    “羊毛原本成本是不算什么的,只是经过了蒸煮、纺纱线、织布、制衣,这一系列的流程下来,再加上人力的投入,这成本就有些不……”冯元一掰着手指算着,有些不好意思般。

    “行了,滚去找户部尚书,跟他去谈价格吧,朕还有奏章需要处理!”三郎陛下虚晃一脚踹着冯元一说道。

    “遵旨!”冯元一等得就是这句话,跟三郎陛下确实不好要价,当然户部尚书那里,就另当别论了。

    “五千份,北庭都护府将士每人一件!”三郎陛下对着已经跑开的冯元一喊话道。

    “晓得了!”冯元一边跑边回道。

    “敢乱要价,我定不饶你!”三郎陛下威胁道。

    “我哪敢啊!”冯元一声音从殿外,悠悠的传来。

    “这小子,脑袋怎么总是能够想出稀奇古怪的东西来,不过……这羊毛衣,确实是个好东西啊!”三郎陛下手中捧着羊毛衣,心中感慨道。

    “大家,有了此物,边军如虎添翼啊!”高力士指着羊毛衣说道。

    “是啊……不好,上当了!”三郎陛下感慨到一半,突然说道。

    “啊,大家上了谁的当了?”高力士一愣。

    “还能是谁……那小子啊!”三郎陛下笑着说道。

    以他对冯元一的了解,自然不是那种爱钱的人,可为何还要与自己谈个买卖,想来就是为了这羊毛衣吧。一直以来被人视为废物的羊毛,竟然在他的手中变成了羊毛衣这样的宝贝。

    “大家,您是说,世子他是为了向陛下敬献这羊毛衣?”高力士本来就是极聪明的,听三郎陛下这么一说,立即明白了过来。

    “你说呢,从活字印刷术到土豆,再到曲辕犁,哪一个不是他主动献上来的,这些东西,若是放到别人臣子手中,又有几个人不会用来为自己谋取钱财?”三郎陛下回想了一下冯元一敬献上的一些东西,缓缓说道。

    “还真是的哈!”高力士想了想,说道。

    “我有时候在想,这冯小子难道真的是上天安排来辅佐我,辅佐大唐的吗?”三郎陛下想道。

    其实,这也不怪三郎陛下这么想了,毕竟冯元一从出现到现在,作出的事情,哪一件不是与众不同,更难能可贵的是冯元一与一般的臣子或者少年人不同,一片赤诚。

    “陛下,或许还真是上天安排来辅助大家的呢!大唐因为有了大家您这样的明君,才会降下名臣义士来辅佐大家的!”高力士说道。

    “你倒是会说话,我拭目以待吧,看看冯小子将来到底会如何?”三郎陛下缓缓说道。

    ……

    半个月后,北庭都护府张孝嵩终于收到了三郎陛下收到了朝廷的赏赐,只不过这一次的赏赐却是有些特殊,不是金银不是加官进爵。

    “这是何物?”张孝嵩指着大堂内的箱子,问道。

    “大将军,此物名叫羊毛衣,是陛下特意采买,用来犒赏北庭都护府众将士的!”来人解释道。

    “羊毛衣……取来看看!”张孝嵩喃喃,这名字听着就觉得有些陌生。

    “此物有何不同之处吗?”张孝嵩问道。

    “羊毛衣保暖极好,乃是冬日御寒不可多得的宝贝啊!”来人眼中露出了向往之意。

    这第一批羊毛衣,基本上全部都被户部采买了,户部尚书韦虚心见识了羊毛衣之后,顿时就爱不释手了,加上近来朝廷收入不差,韦虚心直接就拍板了,有多少买多少。

    最后,冯元一只收了个成本价,真正意义上的成本价,就把积攒了两个月的羊毛衣全部收了过去,这让冯元一想借此机会赚一笔钱的想法落了个空。

    其实,三郎陛下还真是误会冯元一了,他此番之所以想与三郎陛下做个声音,还真的只是想简单的做个生意而已,如果还有其他的理由的话,那就是借助三郎陛下的手,给自己的羊毛衣,羊毛毯打个广告,到时候根本就不愁卖了。

    只是,这成衣都被韦虚心掏了个空,让冯元一借机营销的打算,不得不延后了,不过好在时间还来得及。

    北庭都护府,作为大唐的西垂之地,此时已经是降下了大雪,其后寒冷,在大堂外站岗的军士都忍不住的身体打颤,就别说其他士兵了。

    “你过来!”张孝嵩直接对着门口大喊道。

    “大将军!”亲兵进了大唐,身子总算是没有打起摆子来。

    “你把这个穿上!”张孝嵩丢了一件羊毛衣,说道。

    亲兵麻利的脱掉了外衣,将羊毛衣套在了身上,刚刚还冷的打颤的亲兵,穿上了羊毛衣后,立即就不冷了,而且还是隐隐还有些闷热了些。

    “如何?”张孝嵩吃了半盏茶后问道。

    “大将军,卑下觉着有些热……”亲兵扭动了身子,有些惊异的说道。

    “哦?保暖效果竟然这般好!”张孝嵩蹭的站了起来。

    “卑下不敢说谎,是真的,卑下觉得额头上都要出汗了!”亲卫抹了一把额头说道。

    “好!好!好啊!陛下远在京城,还惦记着我等,我等无以为报,只能忠心为陛下,忠心为国,守好大唐西户!”张孝嵩神色激动说道。

    这批羊毛衣,比其他的任何赏赐都要来的及时,都要珍贵,在大西北的冬天,钱财不是最重要的,一套能够保暖的衣衫才是最重要的。

    “来人!”

    张孝嵩站在主位案台之后,对着堂下叫道,“召集众将士,我要把陛下的赏赐,立即送到每位将士手中!”

    此时北庭都护府的将士们,已经从战胜吐蕃的兴奋中走了出来,被西北的严寒冻的已经失掉了半条性命了,一个个冻得直打颤,只有不断的运动,才能保持身体的热度。

    众将士在堂外集合,一个个原地跺着小步子搓着手,身体是冷的有些受不了了。

    “不知大将军着急我等所谓何事,这西北的天也太冷了!”

    “是啊,又干又冷的,我想回家了!”

    “我现在什么都不想,就想有件厚衣服,穿着暖和起来,我快被冻死了!”

    一时间,在大堂外面的队伍中,说什么话的都有,不过几乎是无一例外的,所有的话题都与西北的严寒脱不了关系。

    “你们还不知道?听闻是陛下的赏赐下来了,都来了好几车了!”

    “赏赐?我就想要钱,有了钱可以去买一件防寒的衣物!”

    “嘿嘿,若是能够直接给我发件新衣就更完美了,我这袄子都快穿不了了!”

    ……

    “安静!”就在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时候,大堂内突然有人出来,大声喊话道。

    “此番召集诸位过来,实乃是有一件大好事,要宣布!”

    张孝嵩走了出来,站在高台之上,缓缓说道,“陛下与朝廷心系大家,特地赏赐了好东西给诸位!”

    “大将军,是什么赏赐呢?是女人我可不要啊,哈哈哈……”有副将玩笑道。

    “陛下送来的东西,可是比女人更实在的好东西!”

    张孝嵩故作神秘,“来人把东西发下去!”

    “这是衣服?怎么闻起来还有一股子羊膻味?”立即有人问道。

    “该不会是羊毛做的吧?”有人疑惑道。

    “这叫羊毛衣,乃是陛下特地挑选的赏赐!”张孝嵩大笑道。

    “羊毛制作的衣服?怪不得有一股子羊膻味!”有将士皱了皱眉说道。

    “先别管是什么做的,先穿上试试,现场就穿!”张孝嵩也不啰嗦,直接是以军事命令的形式,命令将士们现场换衣服。

    于是乎,只要有人经过就能看到,大冷的天,都护府的将士们竟然盯着雪花开始当众脱衣服!

    结果,没有出现任何的意外,所有的将士都被羊毛衣征服了。

    羊毛衣穿在身上,西北的冬天都是暖和的!

    陛下虽然身在长安,但却心系边疆将士,将士们穿着新衣,身子暖和,心里更暖和!

    ……

    开元九年冬月,置朔方节度使,驻灵州,领单干都护府,夏、盐等六州,定远、丰安二军及三受降城。兵部尚书张说,兼任朔方节度使。

    与此同时,三郎陛下手中有接到了来自北庭都护府张孝嵩的谢恩奏折,里面详细描述了北庭都护府将士对陛下,对朝廷的感谢,以及誓死守卫大唐西户的决心!

    三郎陛下看了很是感慨,觉得只是区区一件羊毛衣而已,竟然就换来了北庭都护府五千将士更为坚定的信念和誓死守护大唐西户的决心。

    于是乎,三郎陛下决定,把送温暖行动扩大到朔方,作为新上任的朔方节度使张说,责无旁贷,领了这个任务,亲自带着羊毛衣,赶往朔方,代表陛下代表朝廷,给边疆将士们送温暖。

    对于遥领朔方节度使之位,张说心中是满意的,虽然只是挂职,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封疆大吏了,三郎陛下指定张说作为朔方节度使,其实也是有着实际的考量。

    毕竟在这两年发生的一些事情处理方式上,张说还是极为熟练和巧妙的完成了任务的。

    有他在,朔方和受降城就不会出现问题,再加上三郎陛下的北地政策,朔方想要乱起,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是越是这样,却越有人想要挑起事端,制造混乱。

    当朔方的将士们穿上了羊毛衣,感受到了羊毛衣传来的温度时,他们知道这一切开始改变了!

    以往,到了秋冬季节,作为大唐的边军来说,最担心的就是外敌扣边,因为这个时节对于大唐这一方来说,战力是最弱的时候,因为寒冷限制了太多。

    可现在有了羊毛衣,一切都变的不一样了!

    张说带着亲信巡视朔方地区,同时播撒着三郎陛下的爱民如子,与民同乐的名声,而就在这个时候,张说遇到了他眼下最不想遇到的事情——叛乱!

    康待宾余党康愿子反叛,自称可汗,并且拥兵自重。

    正在朔方寻边的张说,正好遇到了这件事,于是乎张说立即组织兵力,发兵追讨。

    张说发兵追讨,非常顺利的就擒拿了叛逆,其党悉平。

    相比康待宾反叛,他的这些后继者们,却是有些儿戏一般,还没等张说如何的施展呢,对方就已经竖起了白起,直接缴械了!

    收拾叛军,就像是好玩一样,将士们穿着羊毛衣,挥舞着手中的刀枪剑戟,砍向我们共同的敌人。

    最终为了彻底解决朔方这边降胡总是叛乱的关系,张说决定直接将他们迁离此地!

    张说对着地图,详细的了解了区域情况,最终圈定了迁徙之地,随后奏章快马加鞭送到了三郎陛下手中,三郎陛下只朱批了一个可字。

    于是徙原河曲六州残胡(突厥降户)万余口于许、汝、唐、邓、仙(今河南叶县)、豫等州,空河南、朔方千里之地使无胡迹。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