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村医家的时候,天还蒙蒙亮,自顾自的推开院门,拿起门后的扫把,在地上洒了一点水,将大院清扫起来。
当太阳露出一半的时候,唐玦将庭院清扫完毕,屋门也准时的打开,一个老人走了出来。
他完全符合传说中的活神仙的形象。
鹤发童颜,双眸有神,一尺多长的白髯垂在胸口,在晨风中轻轻浮动。
已经洗得有些发白的青衫,一丝不苟的穿在身上,除了将长发束缚在脑后的一根桃木簪以外,身上没有任何的装饰。
他也不需要任何的装饰。
你看到他,你永远都不知道他的年岁有多大,不管是三十岁也好,四十岁也罢,哪怕说他有一百多岁,都会让人还不怀疑的相信他的年龄就是如此。
他将还在不停地散发着热气的大碗放到唐玦的面前。
“趁热喝。”
唐玦的面皮一抽,但是没有丝毫犹豫的接过大碗,一捏鼻子,将满满的药汁灌倒了肚子里。
苦,这是真的苦!
辨识药材的时候,不是没尝过黄连,也不是没吃过苦瓜,但是这种能把整个舌头都给苦的仿佛不存在了一般的苦味,他实在是享受不起。
而还有点知觉的舌头根,还被仿佛热油烫过一般的辣味所占据。
已经喝了一年多的这种药汁了,但是他还是面红耳赤,在瞬间身上的短袖就被汗水湿透。
一年前他以为自己喝的药应该是世界上最难喝的药汁了,然而这一年却是刷新了他的念头。
不过,两年前他也是这么认为的。
也不是没有好消息,他的师父,这位村医终于说到:“这是你最后的一碗药了。”
这句话两年前说过,一年前也说过。然后换来的是更为难喝的东西。
现在的难度已经如此之高,如果说再升级的话.......。
JOJO,我不做人了啊!
“以后你不用喝药了。”
?????
欣喜来的逃过突然,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一连两次的惊喜意外的到来,让他的大脑有些迟钝。
村医低下了眼眸,轻声的说道:“你不乐意的话我这里还可以再续上两个疗程的药物。”
“不不不,我很高兴!”
坐在大堂里,蒙上了双眼,唐玦捏起面前的一根植物的根茎,摸,捏,嗅,舔四道程序下来,认定这是人参,放到一边。
再摸向下一份,这次是甘草。
好,清风益补汤需要甘草二钱。
四根手指轻轻一捏,捏出一份药草,放到一边。
村医斜眼一打量,两钱多一分半,勉强合格吧。
现在的他已经过了认穴道这个最基础的关卡了。
人体一共有五十二个单穴,三百零九个双穴,以及五十个经外奇穴,共计七百二十个穴道。
每一个穴道都相当与人体这个大机械上的一个节点,或多或少的有着些许作用。
单单几下这些穴道的位置,推算方法,作用,相互间的作用,相互间的联系。
这些东西就让他花费了接近两年的时间。
这还是他有着聪慧之人这个天赋存在的原因。当然,这也和上一世作为一个讲究党的玩家,也自学了一些穴位的位置也分不开干系。
怪不得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不过他也算不得真正的讲究党。
当年随着《卷绘湖江》的兴起,华夏各个大学都兴办了汉学这一门课程。
而唐玦却记得,有一个只有高中毕业证的人,却被某个211大学聘请为了教授职位。
顿时之间,被讲究党惊为天人,拜其为魁首。
再说唐玦,到现在为止,他所认识的药草也不过是六百二十七种,掌握的药方是一百二十二种。
诊脉什么的,他也只不过是学了一个理论,毕竟,这么一个小山村,也不过是两百多户人家,上哪找那么多病例去。
当唐玦摘下眼罩之后,村医将他弄好的药材中,挑出一片甘草,加入了三片薄荷,然后就放到了一旁准备好的砂锅里。
倒入四碗清水,轻轻地摇着蒲扇,开始熬药。
而唐玦则是拿起了《医易略》开始了背诵。
高考中撕杀过的人,对于背诵那是毫不畏惧。
大半个时辰过去后,只不过是粗读了一篇的他,就看到一碗药汁放到了他的面前。
这就是他的那份清风益补汤,清热去火,清心养肺,是夏天的一剂良药。
中暑的时候可以解暑,平常没事也可以喝一碗,绝对一天舒畅。
下午他还要去打铁,高劳动量,以及高温度。
对于他这个年轻人来说,还是苛刻了些。
淡淡的关心,总在不言语中。
虽然药汁滚烫,但是咽下去的一瞬间,一溜凉线,顺着咽喉就下了肚子,在丹田那里打了一个转,连通到了眉心上。
整个人瞬间就变得清醒,舒畅了许多。
时近中午,村医去了后屋,没多久三碟菜就端上了桌,基本以素食为主,唯一一道有着肉食的菜肴还放在了唐玦的面前。
一上午基本没有什么言语,就这么平淡的过去了。
他将碗筷洗刷干净之后,走出了院门。
当大院的门口关闭的那一瞬间,村医的手一顿,将书放下,长叹了一口气,“终究是,留不住啊。”
“就是留得住,你舍得?”
不知道什么时候,一个好像乡下的老农一样的人坐在了屋子里,自顾自的喝着凉茶。
穿着麻布褐衣,粗糙的手掌上,还有这乡间的泥土。
两个人没有说话,一个人看书,一个人喝茶。
当茶水喝足,书本看完之后,那个人站起身,“只希望他不要走错路就好。”
“我们会看着他的。”
村医点了点头,然后补充道:“在他离开以前。”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