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
黎明时分,几乎一晚没睡的巧儿悄悄起床,悄悄推开房门,悄悄走下楼去。
她的房间就在于淑柔的闺房隔壁,中间仅隔着一道墙。为了保证自己能睡着,不得不摘了两个棉花团塞进耳朵里,结果一点没用。
不过现在却有用了,因为没听见于守业从房间里出来的脚步声,她差点和老头撞个满怀。
于守业瞪了巧儿一眼,然后指指楼上道:“姑爷走了没有?”
巧儿一边摘下棉花团,一边摇了摇头。
于守业眼珠子转了转,挥挥手道:“做早饭去吧。”
就在这时,楼梯上忽然传来脚步声响,抬头一看,洪喆精神抖擞地下来了。
巧儿立马逃也似地去了,于守业往洪喆身后看了看,见于淑柔没跟下来,便道:“你急着走啊?”
“倒也不急,只是睡不着了,索性起来算了。”说着话,人已经下了楼梯,然后单膝跪地,“岳父大人,小婿给您请安了。”
完了抬起头,左右看了看,没见于王氏,洪喆便问:“岳母大人呢?”
“她在后院磨麻油呢。”
“那我过去给岳母大人请个安。”见洪喆起身要走,于守业一把拽住他,“行了,请不请安的无所谓。你告诉我,这些日子在外面做的什么生意,为何一下子就富裕了呢?”
见老头一脸认真的样子,洪喆连忙也非常认真地说道:“小婿最近都在做酒和米的生意,眼下已经开了一家洪记酒铺和一家洪记米铺,生意都还不错。”
“哦,酒铺,米铺,倒是正经买卖。不过,就这两间铺子能赚那么多钱?”
所以说,任何时候都不要把任何人当傻子。
于守业作为一个买卖人,而且还是头脑比较精明的买卖人,很容易就能判断出洪喆的实际经营状况。
这也是为什么他要在私底下问洪喆,而不是其它场合。因为洪喆万一做了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老头的承受能力要比家里其他人强得多。
况且他鬼主意也多,说不定还能帮着想想办法。
“虽然铺子只有两间,但是我卖的酒和米都是极品中的极品,而且价钱也算适中,所以生意非常好。然后我又兼着做其它的生意,来往各县倒卖货物赚取差价,也算小有斩获。”
“极品中的极品?”于守业依然有些不信,“什么酒?什么米?”
“五年陈的风花白和玉京香米。”洪喆依然不慌不忙,因为他并没有在吹牛,“下次我给您带来,你尝尝就知道了。对了,我这次回靖州城,就是为了再开一家米铺,专门卖那玉京香米。”
“是吗?”于守业一下子来兴趣,忙问:“铺子找好了吗?”
“还没呢,这不准备一会儿就去牙行找人帮忙寻找铺面。”
别!
于守业一摆手,“给牙人的钱还不如给我,我知道一间铺子要出租,地方大,又临着还算热闹的街面。房东和我关系不错,卖我的面子一定能便宜租给你。”
“那真是太好了。”洪喆看了看外面的天色,见太阳已经升起来了,便道:“不如现在就走吧,早点定下来我也可以早做安排。”
“你不吃早饭了?”
“路上吃吧。”
于守业便也不多话,去自己屋里穿上一件外套,挥挥手,便和洪喆出了家门。
这个时候,家里的三个女人一个因为体力严重透支正在呼呼大睡。一个一边打着哈欠一边生火做早饭。还有一个,几十年如一日地磨着麻油,神态安详,气质宁静……
……
靖州城从古至今便以繁华著称,城大人多,街道密如蛛网,商铺鳞次栉比。
于守业带洪喆去的地方是一条比较热闹的商业街名叫玉泉街,虽然比不上城中大道繁华,但却是本地人最爱光顾的地方。
这里卖什么的都有,洪家原先在这里有两家杂货铺子,现在都转给了苏元荣家,原本的洪记老铺也改成了苏记老铺。
只不过苏家经营杂货铺子的历史要比洪家短得多,而且名气也小得多,所以很多本地人并不买这个账,一旦说起哪家杂货铺子好,张口必定还是洪记老铺。
虽然是早上,但是古代人都不贪睡,也喜欢出门吃早饭,于是没走一会儿路就碰上好几个债主,纷纷上来讨债。
洪喆一一给付,和颜悦色,心平气和。倒是于守业骂骂咧咧,一副维护女婿的着急劲儿。
两人在路边吃了早点,就直奔于守业说的那间铺子而去。
铺子的位置还算可以,就在玉泉街的南端,不远处有一个十字路口,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铺子的主人姓梁,原本做的是丝绸生意,最红火的时候把左右两间铺子都买了下来,打通之后成为一间大铺子。
当年在靖州城内也算是个小有名气的丝绸商人。
不过最近几年时运不济,先是生了一场大病,耽误了不少生意上的事情。完了儿子出事被抓进牢里,他四处打点不但花掉了大部分积蓄,还把原本就已经在走下坡路的生意彻底荒废了。
所以现在他又把一间铺子改成了三间,只留下一间自己继续做丝绸买卖,剩下的两间全都租了出去。
最近有一间铺子空出来了,正急着找人来租。因为他常去于守业那里买麻油,所以两人关系不错,于守业便知道这件事情。
此刻到了丝绸铺子门前,门板倒是卸了,但是一个人也没有。直到于守业吼了一嗓子,里面才出来个小伙计,问明情况之后便去喊那梁老板。
不一会儿工夫,一个五十多岁的矮胖男子来了。
脚步蹒跚,一脸的愁容。自己是卖丝绸的,穿的却是棉布衣服,而且看上去好几天都没洗了,既不干净也不整齐。
见是于守业,梁老板脸上勉强堆起几分笑容。不过当听说他是陪女婿来租隔壁那间铺子的,眼睛立刻就亮了起来。
于是和洪喆相互通报了姓名,寒暄几句之后便带他们去了隔壁铺子。
地方其实还没有龙安镇的洪记米铺一半大,但胜在店堂是现成的,只需要把卖米的工具搬进来,再挂上招牌就能营业了。
完了后边也有两间屋子可以住人或者堆放粮食,再加上后院里的一个天井也可以当做堆场。
在这寸土寸金之地,有这么一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铺子也算相当不错了。洪喆基本满意,一问价钱也还合理,一个月一百两银子,但是要两年起付。
显然这梁老板很缺钱,或者说他是怕洪喆租了没多久就会跑路,反正怎么商量都不行,少于两年他就不租。
“双喜,你钱够不够?”于守业把洪喆拉到一边,轻声说道:“要是不够的话,昨天你还我的一千两银子先拿去用。”
这老头虽然精明贪财,但关键时刻还是心疼女婿的。
洪喆微微一笑,说道:“不用,我有钱。”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