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风雨沧桑人生路 > 第十七章 战乱中的代理校长
    第十七章战乱中的校长(下)

    国军在学校调戏女生,雷至泉为了保护女生,被打成重伤,在罗盘山中学如同一石击起千层浪,引起了师生们巨大的反响和无比地愤慨。老师、都没有心事上课了,在教室里,在走廊中,在校园空地上,师生们三、五一伙的对国军的这种野蛮行径,议论着、谴责着。被国军调戏的吴娟娟所在班,也是雷至泉正在授课的班,们更是气愤难平,在教室里七嘴八舌地说:

    “朗朗乾坤,在神圣的中学校园里,竟耍流氓,还行凶打人,猪狗不如。”“雷老师为了保护我们,挺身而出,应该受到我们无比地尊敬。”“如此欺压老百姓的部队,还是国军吗?与土匪、日寇又有什么两样?”“我们不能就这样算了,要找他们当大官的去讨回一个公道。”“对,一定要严惩凶手,不能忍气吞声,否则他们将会更加飞扬跋扈,老百姓还能有活路吗?”

    在这个班的说得热烈的时候,李一夫进来了。们急问:“李主任,雷老师为了保护我们班的,被国军打了,您知道吗?”“怎么会不知道呢,这样大的事,这不,我刚去看过他,走过这里听到你们说得很热闹,就顺便进来了。”

    “您说,雷老师就这样白白地被挨打了吗?”

    “当然不能白挨打。”

    “我们想找他们的大官去讨回一个公道。”众人接着说:“一定要严惩打人的凶手。”

    “对呀,就是要严惩凶手,你们的正义行动我支持。这些国军实在是太目中无人了,雷老师现在是我们学校的校长呀!居然将他的腿打断了,还有很重的内伤,肺呀、肝呀、心呀,还不知伤成什么样?”不少的关切地问:“您看雷老师的伤能治好吗?”

    “到哪里去治,就凭我们学校的杨校医,抹点红药水!我看呀,最起码也要落下残疾,弄不好就怕-----?”

    们听李一夫这么一说,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怒火了。有人激动万分地说:“同学们,还等什么,我们找那些大兵算账去!”情绪激动昂扬的们齐声说:“对,我们走!”

    这时李一夫忙伸手拦住说:“你们就这样走呀?”们不解地望着李一夫。他接着说:“你们不是要去找国军当大官的讨回公道吗,不能光凭嘴说,要写一个请愿书这是第一;第二,还要把国军的劣行和我们主要的要求写成横幅打出去,走一路让罗盘镇上的老百姓看一路,这样才有声势,才有震撼力。还有,你们一个班的人太少了,一定要联络全校所有的班的同学一起去,人多才能势众吗!国军他们才会害怕。”

    同学们听了李一夫的话,觉得茅塞顿开。于是,在班长的主持下,按照李一夫说的全班同学分头去办,很快用红纸写的请愿书写好了;几个大横幅也写好了,上面写的是:“调戏女生耍流氓,禽兽不如。”“逞凶打校长致重伤,天理国法军纪不容。”“一定要严明军纪,严惩打人凶手。”“不讨回公道,誓不罢休。”

    其他班的听说要去找国军为雷校长讨回公道,一呼百应。他们先到操场集合,不少还拿了童子军棍,不少的老师也加入到了的行列。几百人的队伍,打着横幅,浩浩荡荡地向罗盘山镇的镇政府的所在地出发了,当地国军的最高机关师部就设在哪里。

    他们一路走,一路群情激奋的振臂高呼横幅上写的口号。他们的行动立即引来了不少市民在路两边观看和议论。

    国军在学校里耍流氓,打伤校长的事很快地在罗盘山镇中传开了。

    正在镇政府同前来慰问国军的当地的几位乡绅寒暄的师长,得到报告后,觉得在这些乡绅面前有失面子,也没详细问清事情的原委,故作姿态,表示强硬地对身边的宋副官说:“马上命令警卫营,将游行的队伍阻止住,勒令立即返校,否则以滋事扰乱社会治安,破坏抗日论处,对带头哗众闹事者严惩不贷。”

    警卫营接到师部的命令后,在陆营长的带领下,一个营的兵力,荷枪实弹跑步前进,将的队伍阻止在罗盘山镇的一个街口上。

    走在最前面的陆营长拔出盒子枪向空鸣放,其他的士兵也哗啦地一声,拉动枪栓将子弹上了膛。陆营长对着命令道:“你们马上回去,国难当头,不准寻衅滋事,扰乱社会治安,破坏抗日,否则严惩不贷。”们对国军派重兵来阻挡,事先毫无思想准备,突然间面对手拿武器对准他们的虎视眈眈的士兵,一时不知所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带头的几个,一时也没有了主意,沉默了片刻后,有人高喊:“我们冲过去。”马上有人响应地喊:“对,我们冲过去。”这时从的队伍中走出来一位年轻的老师,站在的队伍面前说:“请同学们镇定,我们千万不能冲动,我们是来找国军请愿讲理的,不是来打架的,打架我们不是国军的对手,他们手里有钢枪。我们只能同他们讲理,因为理在我们这边。所以我请大家一定要冷静,等我同国军去交涉。”

    年轻的老师姓高,名威。去年大学物理系毕业以后,由学校的地下党组织介绍,来到罗盘山中学,协助伍子修开展工作。在学校里属于小字辈,老师们都叫他小高。到学校快一年了,他还是一张的脸,和们在一起很难看出他是老师。但是,他在讲台上的潇洒自如,在做人处事中的成熟稳重,在老师和们的眼里,他又是一名合格的老师,因此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对老师才有的应有的尊重。

    高威,最大的优势是能与同学们打成一片,同学们能无拘无束地接近他,是同学们的知心朋友,同学们有什么知心的话和难事都愿意向他说,请他帮助,因此在中有别的老师所没有的权威。伍子修在离开学校时,还特别叮嘱他要协助和支持雷至泉的工作。

    这次国军在学校的恶劣行为,他相当气愤,但他并不同意拉队伍上街。等到他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已经从学校出发了,他是跑步赶上队伍的,那时要制止上街已经是不可能了,只能因势利导。所以,在与国军开始发生对峙局面时,他立即自告奋勇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起了作为一位老师的责任。

    众看到高老师,主动出了面,感到有了主心骨,大家在原地安静了下来。于是,小高老师带着几位领头的向站在部队最前面的陆营长走去。到了陆营长的跟前,小高老师很有礼貌地叫了一声:“长官。”陆营长傲慢地看都不看他一眼,将手里的枪一挥说:“你们给我滚回去,没有什么好说的。”

    小高老师仍不失礼貌地说:“我们可以回去,不过有些话我们一定要说清楚。请长官您看看,站在你们对面的都是十几岁的孩子,不少人是从敌占区跑来求学的,他们只想一心一意地在罗盘山中学念书。他们绝对不是如您刚才所说的要寻衅闹事的那种人,更不想同国军对抗。他们只有少数人手里有不顶事的童子军棍,大多数人是赤手空拳啊!国军手里都有人民给你们的钢枪,与你们对抗不是自己找死吗?”

    “那你们想干什么?”站在小高老师身边的一齐说:“我们要讨回公道。”

    “什么公道?国难时期与国军作对,就是犯上作乱。”陆营长仍很蛮横地说。

    小高老师仍很耐心地指着打的横幅说:“长官您看,在朗朗乾坤,在读圣贤书的学校,是国军跑到学校调戏女生,是国军打了为了保护的我们的一校之长,现在打成了重伤,躺在床上起不来了。我想长官一定也有过师长,也有姐妹,假若他们也遭遇到了如此地对待,请问长官:您,能一气不吭,不去找有关方面去申诉一下吗?国军如此胡作非为,我们只想做情理中的事,找你们最高的长官申诉一下,请问长官这是犯上作乱吗?”

    明知理亏的陆营长,还是绷着脸很强硬地说:“我是一个军人,军人就只知道服从命令,老子今天是奉令行事,别的我管不着,现在我只知道,要你们赶快滚回去,你也少哆嗦,赶快走人。”

    们见这个当官的如此不讲理,气得早已忍不住了,有的人高声喊道:“他们不讲理,我们还等什么,冲过去!”不少立即呼应:“对,我们冲过去!”们开始在向前涌动。陆营长见这形势连连向空中鸣枪,士兵们也把枪对准了,情况十分紧急。

    小高老师急忙向涌动的打手势,口中不断地高喊:“同学们,同学们,千万不要轻举妄动,大家站好了,原地不动。”

    高威转身对端枪的士兵说:“国军兄弟们,事情的来龙去脉我刚才对你们的长官都说了,我们想做什么你们的心里都明明白白了。现在站在你们对面的这些,如同你们家里的小兄弟姐妹一样,纯朴善良,从不想跟任何人争斗。今天,只是因为他们的同学、老师受到了和殴打,心不平啊!是想找你们的最高长官讨回一个公道,才站在你们的前面的。他们不是你们的敌人,你们将枪口对准他们,你们的良心能忍吗?”

    小高老师说得如此动情晓理,很多良心没有泯没的士兵低下了头,慢慢地放下了枪。陆营长见状有些急了。心想:到底是喝了墨水的人,年纪不大,嘴皮子还很厉害,把他的士兵都说动了,万一控制不了局面,让冲过去了,跑到了师部,他可是没法交差。

    于是,高营长恶狠狠地指着高威,厉声厉色地对士兵说:“你们不要听这个小白脸的花言巧语,谁要是不给老子好好地把枪口对准,谁让这些小崽子们冲过去了,我就枪毙谁。那些低下了头的士兵,又很不情愿的抬起了头,把枪口又重新对准了。

    们听到和看到,这位当官的如此不通情理,被气得群情激愤,就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气冲冲的振臂齐呼:“国军的枪是打日本人的,不是打老百姓的!”“欺压老百姓的人,决没有好下场!”“不讨回公道我们誓不返校!不严惩凶手我们誓不罢休!”

    高威看到这位军官如此顽固的态度,看到如此不断高涨的愤怒情绪,国军与的冲突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一旦发生,后果将不堪设想,让他急得心急如焚,一时一筹莫展。正在无计可施之时,徐满志副校长、总务主任和几位老师急匆匆地赶来了,让他喜出望外,看到他们的到来高兴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原来雷至泉听说全校几乎所有的,和一些老师拉着队伍,打着横幅,喊着口号出了校门,去找国军讨回公道,他一听说就急了。于是,要在他身边一直照料他的吴娟娟去找李一夫。

    雷至泉见到李一夫后他急着问:“拉队伍去镇上,要去找国军讨公道你知道吗?”李一夫点了点头。雷至泉很不满地说:“当时你为什么不阻拦他们?”“我认为的行动是正义的,也是为了你呀,再说了,当时我就是想拦恐怕也拦不住。”

    雷至泉用手捂着胸膛拳拳地说:“国军对我们的女生无礼,还打我致重伤,当然不对,要讨回公道也没有错,但是,一定要考虑适当的方式。怎么能让去向国军示威呢!我们做老师的什么时候,无论发生了什么事,都应该考虑当前抗日的大局,都应该把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像今天这样,让去与国军对抗,会产生什么影响,酿成什么后果你想过吗?”说到这里雷至泉已痛得满头大汗,坐在他旁边的吴娟娟忙给他擦汗。他喘了几口气后又忍着痛地,口气坚定地说:“你是训育主任,是管的,现在你马上去把一个不少的,给我叫回来。”

    李一夫听后既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动弹,一直望着他的雷至泉又捂着胸,忍着痛向他大吼:“你怎么还不走呀!快走呀!”李一夫看着雷至泉又着急又痛苦的样子,不为所感动,仍不动弹地说:“不是我不服从你的指示,是我有自知之明,我没有那么大的能耐,既使我去了,也是白去,不会听我的,肯定叫不回来。”

    雷至泉心急地问:“那你说该怎么办?”“事情发展到现在这种程度,只能听其自然了,我倒想不出会有什么影响和严重后果,倒认为国军也太可恶了,对我们的校长也敢打,让给他们一点点颜色看也没有什么不好。”

    雷至泉不禁又大声吼道:“糊涂!糊涂!”说话时痛得雷至泉差一点背了过去。他强打起精神,声音很微弱地一字一顿地对吴娟娟说:“你快去把总务主任给我请来。”

    不一会儿总务主任跑来了。雷至泉忍着伤痛对总务主任说:“我要去叫回学校,请你找几个工人,用一块门板将我抬去。”总务主任看了看雷至泉的样子,正想说什么,雷至泉连连向他打着要他快去办的手势,只得很无奈地说:“行。”转身飞快地走了。

    正当总务主任和叫来的工人一起,要将雷至泉往门板上抬时,一早就出去办事的徐满志副校长风风火火地赶来了。上午没有在学校的徐满志,回到学校后听到学校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感到非常地吃惊和着急。于是急忙地往雷至泉的办公室跑,远远地就看见几个工人正要将雷至泉往门板上抬时,他赶紧边跑边问:“你们要干什么?”

    还躺在床上的雷至泉见徐满志回来了,喜出望外地叫:“徐校长回来了!”接着对跑过来的徐满志忧心重重地说:“你肯定知道了,拉着队伍上街了!我要去把他们叫回来。”“看你伤成这样子,能行吗?”这时在雷至泉身边的吴娟娟急忙说:“徐老师,杨校医说了,雷老师的腿千万不能动。”徐满志望着雷至泉关切地说:“我们一定要听医生的,不让你动,你就千万不要动。”

    徐满志望了一眼坐在旁边的李一夫说:“李主任不是就在这里吗!请李主任辛苦一趟,何必非要你亲自去呢?”这时雷至泉失望地望了李一夫一眼没有说话。李一夫忙说:“我是想去,就怕我去了不听我的,叫不回来,反而误了事。”听了李一夫的话,徐满志已经意思到了什么,忙说:“既然李主任不肯去,我去!我就不相信叫不回来。”雷至泉听到后很高兴,于是说:“也好,你去了就我对们和老师们说:

    “同学们、老师们:由于我现在行动不便,我请徐老师向大家转达我想要向你们说的话。当我知道你们现在的行动后,我深感不安和忧虑。尽管我非常理解你们的初衷,但我非常不赞成你们现在的行动。大家都知道的,现在国难当头,日寇在我国到处肆虐,只有军民精诚团结,才能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这是大局。我们每个人都要心怀这个大局,我们的一切行动都要以这个大局为重,才不愧于是炎黄的子孙。

    国军在我校的所作所为,只是他们中极少数几个人的恶劣行为,千万不能将所有的国军都推到了我们的对立面哟!与他们对抗,万一发生冲突,只会两败俱伤,而受到最大伤害的只能是我们的和老师,而且将产生极坏的影响,这是我现在心中最担心和不安的。同学们、老师们:这种使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我们千万不能干啊!请听我一句话,大家赶快回学校吧!

    我不同意你们上街向国军示威的举动,并不是我反对向国军在当地的最高长官说说他的士兵在我们学校行为,让国军引以为戒,严肃军纪,这对提高国军的声望,巩固军民团结都是大有好处的,也有利于抗日的大局。为此,我们可以考虑派几个去见国军的最高长官,向他禀报我们的意见和要求。我们要相信国军的长官会重视我们的意见的,会公正处理在我校发生的事的。

    同学们、老师们:我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一句话:‘顾全大局,停止我们现在的行动,赶快回学校进行正常的教学。’切切。雷至泉在这里向你们施礼了。”

    徐满志听了雷至泉的讲话后,非常感动,于是赶紧起身说:“我走了,你放心,你的话我一定一字不拉地向们讲到。”这时总务主任、还有几位来看望雷至泉的老师都齐声说:“我们也同徐校长一齐去。”当这些人匆匆走后,李一夫显得非常尴尬蹑手蹑脚地也离开了雷至泉的办公室。

    高威看到徐满志等人,流星赶月似地走到他们的面前时,就像见到了救星,赶忙不无焦虑地简要地向他们说了眼前的情况。同学们见徐满志等人来了,也是一阵吵吵嚷嚷的惊喜和兴奋,对他们的到来感到鼓舞,也充满了希望,精神更为之大振。徐满志听完高威对情况的介绍后,连连向们挥着手,嘴里喊:“同学们请安静,请听我说。

    徐满志四十多岁,在罗盘山中学已从教十多年,一直是勤勤恳恳,无怨无悔地在三尺讲台前精心耕耘着。他的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深受的敬仰。当了学校的领导职务后,也没有离开教学的第一线,因此在师生中享有较高的威信。同学们听到他要说话,很快就静了下来。

    徐满志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受雷老师也就是我们的雷校长的嘱托,来向你们传达他想要对你们说的话。”同学们听说徐满志要雷至泉说话,大家都凝目会神,想听听雷至泉要向他们说些什么?

    雷至泉虽然来罗盘山中学时间不长,但由于他教学态度严谨,又能深入浅出,在课堂上风趣幽默,听他的课,感到就是一种享受,教学效果非常好。平时他对不仅教书授业,还注重通过身教言教,教育如何做人,因此深受们的敬重和推崇。

    凡是能听到他讲课的,都认为是自己生涯中的一大幸事。当了校长后,在抗战形势极其严峻的关键时刻,能冷静沉着应对,使学校的正常教学基本上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显示了他作为一校之长的领导才能。在全校师生的心目中接受了他这位校长,树立起了作为一校之长应有的权威。

    这次国军来校,当要受到伤害时,能不顾一切地挺身而出,并身受重伤,因此他的威望在全校师生中骤然倍增,从内心里敬佩他:是他们的好老师、好校长。这次之所以能如此迅速齐心地要向国军讨回公道,一方面是对国军行为的愤怒,同时也是因为挨打的是雷至泉,从思想上感情上实在难以接受,所以,才有一呼百应,群情激昂,不顾一切的现在的行动。现在徐满志副校长要传达雷至泉校长要向他们说的话,们当然十分想听。

    当徐满志原原本本的将雷至泉言简意赅的话向们说了以后,们对雷至泉顾全大局,一句不提他自己,对怀有赤诚之心,十分钦佩、感动。一时鸦雀无声,徐满志趁机问:“同学们,雷校长的话已经说得很清楚了,那么我们就听他的话,马上回学校吧?”

    还是一片沉默,又过了几分钟,有一个说:“雷老师只是不同意我们现在的行动,担心我们与国军发生对抗,还是主张我们派向国军的最高长官去说理吗!”

    这个一开头,不少马上响应说:“是呀,我们也不能就这样算了,公道还是要讨的。国军对我们老百姓如此肆无忌惮,不让他们吸取点教训,以后还会加倍地欺压我们老百姓的,这样的军队能与我们老百姓精诚团结吗?”

    这时高威老师忙说:“同学们你们看这样好不好?我们就按雷老师说的派几位,去向他们的最高长官递交我们的请愿书,别的同学全都回学校。”同学们又是一阵沉默。

    这时高威老师走到了陆营长的面前进行交涉,可是,这个营长还是绷着脸毫无商讨的余地,蛮横地说:“不行,我的任务就是让你们一个不留的全部回去。”

    这下本来感到憋气、窝囊的们,只是听了雷至泉的话,为了抗日的大局才想忍下这口气,当听到和看到前面的这个当官的连他们派几个递交请愿书这样最起码的要求也不答应时,几乎所有的倏地一下全发急了。

    有人愤怒以极地振臂高呼:“同学们,我们冲过去,跟这样霸道的军人是没有什么理可讲的!是不能讲团结的。”随着这一声呼喊,前面拿着童子军棍的就要向国军冲,在这剑拔弩张的紧急关头,徐满志等几个老师手拉着手挡住了要往前冲的。嘴里高喊:“同学们,同学们,大家冷静,千万不要冲动。”

    在对面的国军看到真的要冲了,急忙端起枪严阵以待地把枪口对准了。年轻的们热血沸腾,已经被逼得失去了理智,眼看徐满志等人挡不住了。

    站在对面的陆营长看到这架势,他也有些慌张了,心想:他低估了,原以为用枪吓唬吓唬,就会乖乖地回去,想不到不吃这一套。真的要向他们冲,人多,不来真的不向他们开枪是挡不住的,若开了枪,打倒了几个事情就大了,不仅他的师座,无法向民众交待,他肯定也脱不了干系。正当他手里握着枪,眼睛紧盯着,心里六神无主,急得满头大汗的紧急关头。

    国军后面的一位军官急忙举手大声说:“同学们,我接受你们的要求。”这极其突兀的一声,让同学们和士兵们都十分惊诧。想要向士兵冲的陡然站住不动了,徐满志等人也稍微松了一口气。士兵们紧张的神色也缓和了下来,扭过头向后面张望,几乎同时大叫一声:“宋副官。”

    们虽不知道这位宋副官是何许人也,但听他的口气,觉得是一个有点来头的人物。

    原来,作为当地的最高军事长官的师长,当几位来访的乡绅走了以后,当他知道了,是他的士兵目无军纪,在学校里胡作非为,激怒了,才引发示威。于是急忙问在他身边的宋副官:“警卫营将示威的挡回去没有?”

    “没有,我们的人正在同对峙着呢!”于是,师长想了想对宋副官说:“你去看看,不要将事情闹大了,看有什么要求,能答应的先答应下来,最要紧的是要尽快将事态平息下去。千万不能让与我们的人发生冲突。”

    宋副官根据师长的指令,已经站在国军队伍的后面多时了。他是出身的军官,怀着满腔救国救民的热情,投笔从戎,有正义感,是国军中是对自己要求比较严谨的一位年轻的军官。平时就深感部队军纪松弛,对今天国军的所作所为让他很愤慨和汗颜。

    因此对的行动有同情心,特别是当他听了徐满志传达了被士兵打成重伤的校长,向讲的话以后,他对这位素未谋面的校长,顿起敬意。心想:身为校长,被打成重伤,心怀竟如此坦荡,不计较自己,只考虑大局,强调军民团结很了不起。

    当看到们已经听了这位校长的话,做了让步,大队人马同意回校,只提出了派几个递交请愿书的要求,他认为这个要求是合理的。可陆营长还执拗不答应时,他觉得作为国军实在太傲慢蛮不讲理了。理所当然地要激起的愤怒,眼看事态有扩大的危险。心想:这绝对不是师座想要看到的。是他要站出来说话的时候了。

    宋副官亮明了态度以后就向部队的前面走。一直站在国军队伍前面的陆营长,早就看到了宋副官站在队伍的后面。他就是奉这位副官师座,向他下达的要他坚决阻止示威的命令的。他在面前强硬的态度也是做给他看的。现在这位副官与他的态度相左,接受了的要求,他感到很吃惊,也很委屈。

    心想,要我在面前作恶人的是你,现在,在面前充当好人的也是你,为此心中虽很不满,但表面上又不敢表示什么,因为宋副官现在是师长面前的红人,惹不起啊!所以,当宋副官走到他的面前时,他还是两脚跟使劲一碰,恭恭敬敬地向他行了一个军礼。宋副官眼睛看着前面顺手还了一个礼,不停地径直向徐满志等人走去。

    们看到这位一身戎装,佩带少校肩章的军官款款地向他们走来时,都屏气凝神拭目以待。这位军官走到徐满志等人的面前时,向他们端端正正地行了一个军礼。行礼的手一直转向到所有的后才放下,然后说: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敝人是师部的副官,免贵姓宋。我宋某作为一名军人,为我们军中少数人的所作所为,深感愧疚和不安。也很理解你们的行动和要求,请老师和同学们相信我将你们的请愿书交给我,我一定迅速呈报给师座。明天我宋某亲临贵校,对你们请愿书上提出的所有要求,向你们答复。”他刚说完,在徐满志等人的带头下,师生们向他鼓了掌。

    这时一个从的队伍里走出来,将用红纸写成的请愿书递给了他,宋副官用双手接了过去,并转身对陆营长命令道:“将部队撤回去。”这时徐满志也向们说:“请愿书国军收下了,我们也回学校吧!”这一场箭在弦上的风潮就这样平息了。

    宋副官回到师部后,立即将的请愿书,面呈给了师长。并详细地向他禀报了在街头国军与对峙时的一些情况,特别是仔细地讲了,徐满志副校长向转达的受伤的校长雷至泉向说的话。

    师长听了宋副官的禀报,看完了请愿书后,为他的士兵的行为气得两眼直冒火星,怒火中烧地问一直站在他身边的宋副官:“你怎么看这件事?”

    宋副官很坦率地说:“这事主要是我们不对,我们的士兵目无军纪、胆大妄为、自恃,‘老子天下第一。’不把老百姓放在眼里,公然跑到学校里去调戏女生,并把保护女生的校长打成重伤,因此引起们的公愤,这是情理之中的事。当时街上两边很多围观的民众,知道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后,都用鄙视的目光看着我们的士兵咂嘴摇头,影响极坏显而易见。所以,我的意见对这件事一定要认真严肃处理,以儆效尤,否则-----。”

    师长听到这里向他举了一下手说:“你就说说,如何处理的具体意见吧。”宋副官胸有成竹地说:“第一,明天由我师座您,到学校去向他们的雷校长和全体师生赔礼道歉;第二,告诉他们我们一定要严肃查处此事,对肇事者,按军纪严惩不贷;第三,请师部战地医院的魏院长同我一起去,对受伤的校长进行全面检查,视伤的情况,如有必要送到我们的师部医院全力医治。”

    师长听后满意地说:“好,就按你的这三条意见办,另外,你明天带几听美国佬的奶粉和牛肉黄豆罐头,还带一条‘老刀牌’的香烟,送给你赞不绝口的那位雷校长,也表示我对他的慰问和敬意。”

    第二天上午宋副官和师部战地医院上校魏院长等一行六人,精神抖擞,戎装熠熠,迈着大步到了学校,径直朝雷至泉的办公室走去。立即在全校引起了轰动。他们进了雷至泉小小的办公室后,在门外立即站了黑压压的一片和老师。宋副官向站在门外的众人,他们的师长讲了三条处理的意见。师生们听后,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听其言还要观其行,就看他们如何严惩打人凶手了,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宋副官讲话时李一夫站在离众人的远处,听完以后心里顿生忐忑不安,心想:万一查到黄连长头上,将他跟黄连长说的话全部捅了出来,他今后在学校里还能呆下去吗?

    魏院长一进雷至泉的办公室,看到躺在床上两眼微闭、脸色苍白,嘴唇发紫,脸部表情痛苦的雷至泉,立即对他进行检查。坐在雷至泉床边的女生吴绢绢对魏院长说:“雷老师昨天晚上呻吟不止,喘息不安,根本没法入睡,后来校医给他打了一针吗啡后,才安静了一些。”

    魏院长从开始检查时起,就让他意外地吃惊,心想:若不是他亲眼所见,他是难以置信的,他们的士兵竟对一位素昧平生,无怨无仇,只因护卫了他的女的中学校长,竟如此残忍的下此毒手,让他铭感五中。检查完以后,他急忙对宋副官、徐满志等人说:

    “雷校长的伤势很重,也很危急,他不仅小腿下肢粉碎性骨折,而且胸部内脏也受了重挫,应立即抬到我们的医院进行抢救。他已经耽误了十多个小时宝贵的治疗时间了,现在要争分夺秒,否则后果将难以预料。”在一旁的吴绢绢听后掉着眼泪说:“医官,您一定要救我的老师,他是为了我呀!”雷自立也忧心重重地哀求说:“医官您一定要救活我的爹呀!”魏院长看了他俩一眼说:“放心吧,救死扶伤这是我们从医人员的本份,我们会尽全力的,更何况雷校长是我们的人打伤的,他又是一位值得人们尊敬的人。”

    徐满志等人听魏医官一说,心急如火地很快准备好了担架。并找了几位身强力壮的工人。在此同时魏医官要吴绢绢去请校医给雷至泉打一针吗啡,以防在路上颠簸引起疼痛。

    临走时来了一伙高中的男生,向徐满志要求,为了争取时间,与工人们轮换着抬,一起送雷校长去医院。雷至泉听后睁开了眼睛非常感激地看了他们一眼,又费力地嗔怪地说:“胡闹,快回班上课去吧,有工人抬足够了。”雷至泉又转对徐满志说:“学校的工作全靠你们了。”并非常吃力地特别叮嘱:“无论什么情况,一定要维护好学校的正常上课。”被抬走时全校的师生都站在教室外、办公室旁、校园中,目送着雷至泉直到出了校门外。他们在心里默默地为雷至泉祝福:他们的校长、老师早日康复。

    这一天风和日丽,和煦的阳光照射在青翠的山林上,山间崎岖的小道深邃而又漫长。为了争取时间,抬着雷至泉的工人在坎坷不平的山道上,快步疾走如飞,没有走多远就已经汗流浃背了。雷至泉虽然打了吗啡,还是顶不住凶猛激烈的颠簸,一阵一阵的巨痛难忍,他闭着眼,咬着牙,忍耐着,全身处于半昏迷的状态中。忽然间他仿佛听到有人说:“师傅,让我们换换你们吧。”在昏昏沉沉中的雷至泉听出这是的声音,于是他提起精神用微弱的声音对工人说:“请停下。”

    雷至泉略起身抬起头向后看,果然有几个紧跟其后,见此,他非常生气,想对大吼一声:你们快回去,不能耽误了上课。但他又实在没有力气,想大吼又吼不去来,只能着急地不断冲着他们不断地摆手,很细声地说:“你们快回学校吧!”

    情深意切地央求说:“老师,就让我们送送您吧!我们与师傅们换着抬也许能走得快一些。”这时工人们说:“同学,回去吧,这不是你们能干的,我们来了五、六个人,你们就放心吧,我们一定会尽最大努力的。”还是执着不想走,雷至泉想说话又说不去来,只能强撑着不停地向他们摆手。

    骑着马,紧跟其后的魏院长,看到如此浓浓的师生情谊很受感动,他赞赏地对们说:“小伙子们,好样的,不过你们还是回学校去吧,你们瞧,你们的老师、校长他急成的那样子,你们若不回去,他会更急的,这对他的身体是极不好的,回去吧,不在让他再着急了。”们听魏院长如此说,再看看雷至泉一直恳切地向他们不断地无力地挥动的手,只好无奈地怏怏地转了身。

    自从雷至泉受伤后须臾没有离开过他的吴绢绢和雷自立还想跟着走,雷至泉也向他们不断地摆手,吴绢绢和雷自立还想说什么,雷至泉很困难地向他们喊出了一声:“你们都回去!”说完快要晕了过去,他们俩见此,非常难过地依恋不舍地哭了,流着泪也转了身。

    当们、吴绢绢、雷自立他们走到一个山脊上时,回首用他们的祝福和期盼,目送着躺在担架上的雷至泉,看着他们渐渐地远去。一直到雷至泉躺在上面的担架,到了前面的一个山梁上,再往下行,迅速地消失在山的那边。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