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大人在书房中来回的踱步,终于,一番权衡挣扎后,他左手成拳,用力的击打在右掌上,说道:“不等了,你去备马,通知众人,随我出发剿匪!”
衙役抬头,眼中尽是希翼的迷雾,他双手‘啪’的一声抱到一处,大声道:“是!”
不多说一个字,转身就出了知府书房。
衙役终于等来了知府大人的命令。
他轻快的来到了中堂,找到了一早等在这里的几位知州和监军,不卑不亢道:“知府大人有令,全体兵马后门集结,随大人出发剿匪。”
得到了知州们的响应后,衙役退出了中堂,来到了马厩,挑了那匹知府大人最中意的黑鸦,喂了它一大把精料肥草,这才戴上了辔子和马鞍。
这时候的战马,不宜多吃,否则打起架来,马儿会反应变慢,在战场上,一个大意都有可能陷知府于险地。
衙役不敢大意,他又检查了黑鸦,毛发发亮,没有生病的迹象,马蹄铁很是牢固,也没有松动。
衙役这才放心的牵着黑鸦,来到了后门外等候。
知府大人整理着官服,缓缓走来。
衙役赶紧靠着马鞍,跪趴在地上,知府大人便在他的后背上轻轻一踏,随即踏上了脚蹬子,这才翻身上马。
听到马蹄铁磕碰青石板的声音,衙役这才从地板上爬起来,跟在黑鸦左侧,快步跑了起来,同时中气十足的大喊一声:“出发!”
几千兵马便浩浩荡荡的朝赵家庄出发。
衙役跟着知府大人的马匹,既不会离得太远,又不会走得太快,距离保持得恰好,只要知府大人有新的指令,他就能第一个冲上去,把知府大人的话语给传递出去。
一行人花了大概半个时辰,终于浩浩荡荡的来到了赵家庄。
此时,断水已经攻陷了赵家庄前院。
赵家庄的门庭护院和围墙,多有被推倒,遍地断瓦残垣,满目狼藉。
民兵还在中庭抵抗,看来赵家庄还没有完全沦陷,至少,后院还能逃走,而且现场,没有看到赵武的尸体。
衙役望了一眼知府大人,得到授意后,大声喊道:“知府大人到!”
声音悠扬,传遍了整座赵家庄,随后,一声锣响,更是给当场所有人敲响了警钟。
知府大人侧身,低声问道:“那阎王与赵武,现在何处?”
身侧衙役低声说道:“容小的查探一番。”
说完,衙役纵身一跃,上了最高的大树,只两三下,便上到了最顶处,竟像个白鹤一般,单脚矗立在树梢之上,极目远眺。
衙役显露本事了。
不一会,衙役飞下,来到知府大人身旁,附耳说道:“中庭被民兵挡住,断水不敢大肆杀戮,久攻不过去,赵武逃至后院,被灵狐追上了,还有那阎王与天狼,正在后院假山处,仍在激战,胜负难分。”
短短几句话,把复杂的战事一一道来。
知府闭上眼睛,大人深吸一口气,低声道:“无论演的哪一出丑剧,本官至,那便落幕吧。”
随即,他摇了摇头,叹口气,便大声喊道:“本府座前,何人敢在咸阳造次?来人,给我拿下这帮乱贼,保护赵大人安危!”
知府大人正式接管赵家庄之乱。
衙役当即抽出弯刀,杀向了断水。
该是收网的时候了,今日过后,再无断水了吧。
就在这时候,后院突然一声爆炸传来。
衙役赶紧朝知府大人扑去,口中大喊道:“保护大人!”
只一声巨响后,后院再无动静。
阵前不缺一人打杀断水,但需要人保护知府大人,于是衙役自觉回到了知府马鞍前。
知府低头说道:“探探刚才爆炸有何变故!”
衙役再次如灵猴上树,一下子就窜上了树梢,再次以手掌挡住眼帘,朝后院细细的看去,但那灰烟迷茫处,却是再不见一人。
仔细寻了一遍,依旧一人都找不见,之前对战的灵狐和赵武,还有那天狼与阎王,全都消失不见。
衙役附耳禀报道:“大人,全消失了。”
知府大人点了点头,沉吟道:“应是找到了暗道,逃之夭夭了。”
于是乎,衙役第三次攀上了大树,喊道:“加紧击杀断水匪寇,追击匪首,保护赵大人安全。”
断水兵马大乱,顿时被人数众多的朝廷兵马虏获,鲜有能够逃脱者。
知府带领大军,一路扑杀到了赵家后院,顺畅无比。
果然见到那假山已然炸毁,知是锻造工坊制作的霹雳子所为,原先的假山处,一个巨大的洞口蜿蜒而下,竟是一方密道。
衙役壮了壮胆,鼓气道:“小的愿前往查探!”
知府大人赞赏的点了点头,准许此衙役下去查探。
衙役深吸一口气,纵身一跃而下。
山洞深邃,竟要好一回才落到底部,底部真的是个地道,衙役还未落地,就被人扯着衣领,按在了墙角,不得动弹。
半个时辰后,等候焦急的知府正准备再派人下去查探的时候,衙役从山洞中一跃而出。
知府大喜,忙下马来,听衙役禀报。
衙役一出了地面,竟忍不住,‘哇哇’的吐了起来,众人面面相觑,不知衙役在山洞下见着如何恐怖局面,竟如此恶心。
好一会,衙役才缓过劲来,把山洞下所见,悄悄禀报知府。
知府大人的眉头越来越紧。
待衙役说完,知府大人翻身上马,道:“剿匪大功告成,匪首已死,撤!”
知府下了指令,这一趟收网便算大功告成了。
一众兵马押着断水残党,抬着赵府伤员,大步走出了赵府。
知府走后,后院山洞内接连又响起了爆炸声,无人敢近。
那一夜,赵武的府邸被大火烧成了灰烬。
听说赵武被林浩杀死了,咸阳城百姓无不咬牙切齿,恨不能替大善人去死,更恨不能喝了林浩血,剥了林浩皮。
而知府大人,稀里糊涂之间,被朝廷大赏,本以为这辈子无望的官阶,竟又上升了一品。
知府大喜,大赏手足。
而这衙役,也被他格外提拔,连晋两级,成为捕头。
只是那衙役,在接到晋升知命后,竟挂刀不辞而别,从此远离咸阳是非地,无人知他去了哪里。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