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小妖逆天记 > 第一百六十五章 妖孽
    想到这里,他丢下十捆高阶灵草和不少丹药,并嘱咐风雷他们按时定量服用,千万不能贪嘴。贪多嚼不烂事小,影响日后修为事大。上次,风步鸣暗中观察了一天,小家伙们十分守规矩,丝毫没有逾越规制。

    见他们满口答应,风步鸣仍不放心,又仔细地检查了一遍他们的身体。确定没有异常后,才满意地点点头,道:“做得不错,你们都是乖孩子!去吧,过几天我再来看大家。”

    风雷、风电、风火、风云闻讯而动,拖的拖,拽的拽、抱的抱,把灵草和丹药搬进了属于他们的石屋里。

    风步鸣身形一闪,进了另一间石屋。

    石屋中央结有一池,大小与风雷他们屋中的相当,池水的颜色则迥异,暗红,黏稠如血。八个大半尺长短似肉非肉的东西在池水中缓慢翻滚,此起彼落,非常有序,彼此虽然挨得很近,但始终保持着几寸之距。

    此物晶莹剔透,柔软细嫩,宛如肉灵芝一般。细闻之下,芳香气息的池水,隐隐有一股淡淡的血腥味。

    风步鸣目不转睛地看着“肉灵芝”,嘴上啧啧有声,不知是赞美,还是感叹。肉灵芝,又称太岁,通常是外焦里嫩,表面多为土色所侵,只有切开后,才会露出浆果般的肉色。

    池中的肉灵芝十分纯粹,仿佛被池水洗尽了铅华,还原了本真,没有一丝一毫的杂质,通体透明,纤尘无染。

    纯粹,纯粹得如雨后初晴的天空,纯粹得如粉妆玉砌的冰雪世界,纯粹得一塌糊涂,纯粹得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完美,真是完美啊!”风步鸣由衷地赞叹。他右手掌摊开,化出一块由灵气组成的洁白绸布。

    白绸布悬浮在胸前一尺远的空中,微微飘动,如同风中摇曳的莲花一般。

    风步鸣左手朝池中虚抓,一块肉灵芝从池水中升起。说来也怪,黏稠如血的池水,识趣地脱离了“肉灵芝”,无声地滑落,重新跌回池中。

    晶莹绵软的“肉灵芝”落在白绸上,轻轻颤动,如同活物。

    他如法炮制,几十个呼吸,八块“肉灵芝”整整齐齐地躺在了白绸上,宛如新生的婴儿般。

    风步鸣小心翼翼,引导白绸朝另一间石屋缓缓飘去。

    一进石屋,便能感受到浓郁的灵气自清澈的池中不断冒出。

    这是一个布设着产灵阵和固魂阵的特殊石屋。产灵阵,布置得十分精妙,灵气浓郁,但不盈满,绝无液化爆炸的危险。

    固魂阵更是一绝,十三四个魂魄被禁锢在不同的玉石中,映衬出生前俊俏的模样。

    魂魄本是虚妄之物,唯有与肉体结合,才会见形见色。

    风步鸣的手段简直出神入化,居然凭着几块玉石便将亡魂生前的音容照应得惟妙惟肖。不可否认,他们的容貌百里挑一,男的风流倜傥,女的娇媚如花。

    闻到灵气,“肉灵芝”顿时活跃起来,颤动得更欢快了。风步鸣面露喜色,无限爱怜了看了看“肉灵芝”,轻声软语地说:“去吧,孩子们!”

    说完,白绸斜倾,“肉灵芝”一个个滑落进清澈的池水中。

    碧绿的池水荡起了清波,灵气四溢。

    “肉灵芝”如鱼得水,在水面上盘旋了几圈,潜入了池底。

    风步鸣站在岸边,凝视良久后,才依依不舍地返身出了石屋,紧紧地关上了石门,避免灵气外逸。

    做完这些,他并没有离开石窟,而是折回血池屋,仔细检查了一遍。血池缓慢地蠕动着,生机犹在。

    风步鸣,伸手朝池中虚抓,池面顿时翻滚起来,似有东西要破水而出。大量的泥沙泛出水面,在空中汇聚成一座沙丘。

    池水立即变得轻盈起来,连血色似乎都淡了几分。

    风步鸣虚抓的手轻轻一扬,沙丘化成一条沙龙,飞出了石屋。

    他蹲下身,仔细地检查了池水的变化情况后,从纳灵戒指中取出一个斗大的石瓶,打开瓶塞,小心地朝池中加注药物。

    药物入池,异象骤生,池水发出了“突突”之声,如同煮沸了一般,血色的氤氲迅速弥漫开来,屋内笼罩在诡异的氛围中。

    风步鸣嗬嗬而笑,声如夜枭,状若魔王。

    血雾之中,池里接连响起重物落水的声响。紧接着,池水高速翻滚,血色水波拍打着池岸,激起了大浪,浪花飞上屋顶,似要冲天而去。

    持续了约摸一柱香时间,异响才消停下来。血雾退去,血池归于寂静。

    风步鸣道袍轻垂,长髯不动,孤傲的双眸深邃如星空。清冷的面容、孤寂的身影,不带丝毫烟火气息。

    黑森。

    童柯跟在蒙生和邵峰后边,大气都不敢喘一口。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过于荒凉、诡异、恐怖,越往深处,越是古怪,看得人心惊肉跳。他后悔答应跟蒙生跟这个鬼地方。

    一大早,天还没放亮,童柯便被蒙生从被窝里拽起来,说是带他去一个好玩的地方。

    “怎么个好玩法?”童柯把《百鬼画符》往怀里一塞,兴致勃发,双眼骨碌碌地盯着蒙生问。

    “小世界知道吗?”

    “没吃过猪肉,还没看过猪跑吗?”童柯心动了,却故意装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我去的地方比小世界要好玩多了,你手上的纳灵戒,就是我从那里弄来的材料做的。去不去?”蒙生继续诱导。

    “走!”童柯一跃而起,跟着蒙生和邵峰出了门。

    这段时间,天天没日没夜地练习战术配合,童柯早就想换换口味了。

    半个月来,蒙生亲自带领大家练习战术配合,几乎一刻都没有停止过。

    童柯对刀剑技法一直没多少兴趣,这一次迫于全队的高压和对蒙蒙的承诺,他居然也练得有板有眼,没偷过半点懒。

    结果非常出乎自己的意料,短短十天里,不但学会了十二种兵器的二十八门使用技法,而且还配合默契,远远走在了绝大多数队员的前边,得到了蒙生和邵峰的充分肯定。

    不过,比起邵哥,自己还是小巫见大巫,相距不是一丁半点远。

    邵峰简直就是个疯子,只用了一天时间,便把二十八门技法学得滚瓜烂熟,又用了一天,把十二种兵器的相互配合之道琢磨得淋漓尽致。这等进境,就连蒙生都看得目瞪口呆,惊为天人。

    “大哥,兵王呀!”兵器小公举蒙蒙看邵峰的眼神里,都带着朦朦胧胧的水雾,充满着钦佩。

    邵峰似乎为兵器而生,不管什么样的兵器技法,只要看人家耍一遍,他便能依样画葫芦模仿出来。

    一学就会也就罢了,更绝的是,他还能找出其中的瑕疵和不足,加以改进和提升。之于战术配合能力,更是神乎其神,只要队友手一动,他便知道该出什么招配合,可谓是心随意动,信手沾来,水到渠成。

    同样道理,与敌对招,他总是能料敌先机,占尽便宜。即使敌人中途变招,也难逃他的法眼。之于原因,邵峰也答不上来,只说是直觉。

    这份能力,整个伐木队无人能出其右。练了两天,蒙生干脆把全队战术配合训练的主导权交给了邵峰,由他负责指导大家的训练。蒙蒙当他的副手。

    邵峰十分有耐心,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战术配合训练进展奇快,半个月下来,居然初见成效,所有人都已熟练地掌握了二十八门技法,彼此间的配合也八九不离十。

    除了邵峰这样的兵器天才外,学习之道跟境界高低有着密切关系。境界越高,学得越快。

    蒙生用了三天,便已娴熟。

    童柯花了十天,顺利过关。

    十二三天下来,老孙头和老山也都得心应手。

    半个月一满,只有赖石和饶平安他们七八个人还略嫌生疏。

    境界高了,许多东西一学就会,甚至无师自通。战术配合,除了基础外,队员之间的默契比境界更为重要。

    在这一点上,伐木队占尽了先天优势,数十年的伐木经验,默契两字早就根植于每个老队员的心中。

    后天的命运大转折,更让他们彼此心照如镜,心心相印,惺惺相惜。

    当听说不久之后要离开北脉,重入纷繁复杂、尔虞我诈的修道世界时,一个个都拼了命似地疯练、苦练。

    目睹邵峰表现出来的神迹般的练兵天赋,他们更加发奋努力。

    深厚的基础、不错的境界、契若金兰的信任和榜样的力量,促成了伐木队再一次蜕变。

    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战队,已见雏形,不日将崭露头角,叱咤风云!

    蒙生去的地方是北脉的腹地。刚开始,童柯非常兴奋,飞在空中,但见群山魏峨,余余莽莽,好不畅快。

    受北脉之风影响,及目所见,到处是枯木断树,十分颓败。

    饶是如此,经过大半年的休养生息,许多树木坚强地活了下来,不少地方恢复了生机和活力。

    飞了五六十里,愈见荒凉,几乎见不到活着的树木,唯有青青草色,宣示着这里并非死地。溪沟旁,枯木边,白骨累累,不知多少生灵葬送在北脉之风中。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