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汉末崛起之路 > 第二十一章 无题
    秋

    丰收的季节,欢庆的季节,令人喜悦的季节。

    金色的稻穗铺满了整片原野,在风中扬起闪着光亮的波浪。

    老农不知道为什么主家非让种水稻,可是看着田里满满的稻穗,什么疑惑也没有了。

    九月的太阳还是很毒,不近人情的高挂在空中,炙烤着下方的大地。

    “孙老头,咋就你一个人割稻啊?你家得有二十亩稻吧,你这把老骨头能割完么?你两个儿子呢?老妻也叫出来收割啊!不然要烂在田里了。”

    路过的农夫,一身粗麻短打,拿着两头削的尖尖的扁头,叉着腰,立在田埂上打趣道。“你家二子不是娶媳妇了么,叫她出来一起帮你收啊!”

    “那哪能啊!那是城里的小姐,哪能让她干这活啊!”老农头都没抬,一个劲的在田里收割着。

    “城里人有啥好的,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连个重活都做不了,娶回家来还得供着。”那人酸溜溜的在边上说道。

    老农只是一个劲的傻笑,并不搭他的话。

    “听说你家二子现在是跟着苏家二公子做事?”那人羡慕的问道:“大子呢?是不是也被他弟带进城去了?”

    老农点了点头,依旧在干活。

    “孙叔啊,咱们邻里这么多年的,能不能和你家二子说下,把我家二狗也带着啊!”

    那人心底也是嫉妒,他家二子早年一直不喜农桑,整天和村头一些无赖子厮混,现在不知怎地,投了苏家门下,摇身一变,连乡老亭长都要给他三分面子。给家里免租借来了十几亩地,还有许多新奇的农具。更是娶了一位城里的媳妇。

    “阿爹,都说了叫你在家歇着了,咋又跑到田里来了。”随着声音,一个精壮男子小跑过来,把他爹从田里‘扶了’出来。刚才在旁边打趣的农夫,见这个叫二子的身后带着的七八个帮工,忍着羡慕的眼神,酸溜溜的离去。

    二子自顾自的把他爹扶到田埂上坐着:“啊爹,现在二子有出息了,你老以后就看着他们干就好了,以后这片田,您老就负责看着就好了,缺人只管去和三老说。”

    老人只是一个劲的点头,傻笑。

    ...........

    因为到了农忙时节,苏非给所有的新兵全都放了个长假,回家帮着秋收。骑着马,渡步在田野上。看着忙着收割的农民。

    经过去年堆肥改善的土壤,加上渠水的保障,今年不知道能不能达到预计的丰收。

    看见肥硕的兔子居然在野地了乱窜,苏非不禁感叹,原生态环境是真的好。想到自己推动各家修建的造纸厂,不禁又有些唏嘘,这是在破坏环境,污染水源啊!可持续性发展?甩了甩头,苏非懒得去想了,走一步看一步,人都活不下去的时代,能管这么多?

    苏非刚刚回到汉昌县的家里,门口等候的几位商贾就迎了上来。

    “二公子,在下是城南米铺的老板我....”

    “二公子,我是....”

    “诸位不要急,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地方。”苏非摆了摆手,对身后的一个仆从说道:“先带这几位去客厅等候。”

    “门房呢?”苏非走在去暖阁的路上,对来福问道。

    来福也搞不懂主子的用意,低声道:“小的去把管事叫来,还是...”

    “去吧。”苏非想了下,对着还没有远去的来福喊道:“下次我再看到有人挤在门口,就叫他去乡下种田去。对了,还有,下次这些人,直接安排去见我大哥。”

    苏非换了身衣服,前往客厅。

    那几个商贾看见苏非过来,连忙站起身来行礼。

    “诸位不用客气,请坐吧,随意些。”苏非在主位坐下,众人才开始就座。

    “不知道诸位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啊?”

    几人的视线互相交错,踌躇了一会,领头的米铺老板立直身子说道:“小的们肯求公子给条活路啊?”可能是真的急了,居然连自报家门的礼数都忘了。说完,他就重重的拜伏在地上。

    “这话就有些过了啊!”苏非笑着说:“我今日在外面转了一圈,感觉今年的收成挺不错的啊!这位仁兄又怎么会没有活路呢?”

    赵商盟的成立,意味着他要对附近两个县的商业整合,小商行要么被收购、投效,要么你就破产。凡是以经商为利的小世家,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成为赵商盟的这些家族的附庸,二,就是放弃商业。

    这几家来找苏非的家伙,是属于那种妄图加入赵商盟的,苏非听完他们的叙述不免有点想笑。作为一个纯粹的商贾,居然想和各个豪强并立。

    “诸位的提议,我无法答应,而且商盟现在是我父亲在主持,加入商盟需要获得苏、陈、甄、王、李。五家之中的三家以上举荐,才可以的。在下也不懂商业上的事情,如果没有其他事情,诸位就请回吧!”

    苏非示意仆从送客,自己也已经起身离去。

    “去和我大哥说声,让他安排人,收购了这几家。价钱不用压的太狠,至少给人家一点买田的钱,或者去别处另谋生计。”苏非在后堂,同来福说道:“还有,叫大哥晚上准备下,去陈家赴宴,随便见一见陈家的长女,看看合不合心意,父亲也会去的。我这边有点事情,甄俨举了孝廉,晚上我要去他家祝贺,就不能陪同他们去陈家了。”

    来福点了点头,离去。

    举孝廉,中山国一年只有一个名额。也就意味着甄俨具备了去京城为官的资格。只是征招还没有下来,还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去。

    想着相处几年的兄弟即将分别,苏非心中还是有着那么一点伤感。

    甄家晚宴过后

    徐徐的冷风从天空灌进了亭子,撩动着少年还未束紧的长发。

    “三弟,等到我走之后,遇到事情可以和苏师弟请教。”甄俨面朝着亭外吹袭的风,同弟弟甄尧说道。“我们甄家看似显贵,其实却是一代一代的在衰败。曾经有相士说过,咱家将于我们这一辈再度兴盛。三弟,要勤勉啊!”

    “诺!”甄俨对于兄长有些惧怕,在一旁唯唯的回答道:“弟定谨遵兄长教诲,勤奋学习,日后侍苏师兄如兄长一样。”

    “师兄言重了,咱们都是兄弟,又是同门。日后定然携手共进退的。”苏非在一旁感到有些尴尬;甄尧如今十六岁,而自己才十三,把我当兄长......是闹哪门子啊!

    “再说了,师兄你这不是还没有走么,进了京城咱们还可与书信联系的。”

    甄俨点了点头:“现在只能在家等征辟,倒是师弟你,如今就能训练一校兵马,日后还不得将十万之军啊!”对于这个小师弟的能力,甄俨现在是愈发的看不清了,他那种看似儿戏古怪的练兵方式,如今却出奇的好用。自家派去的族兵,如今像是脱胎换骨一般。甄俨有些后悔,当初应该把弟弟甄尧也送过去锻炼一下的。听说陈家长子在新兵营里大放异彩,现在无论是接人待物都是井然有序,再也没有之前的丝毫孟浪。就自家旁系派过去的两名子弟,气质上也都感觉焕然一新。

    “师弟,秋收过后,新兵还召回么?”甄俨想了想,还是要找个机会,把弟弟送过去。

    “召回的,现在只是放假,新兵训练还没有结束,黄巾之祸随时可能爆发,我要抓紧时间,在灾难来临的时候,让我们大家都有一个自保的能力。”

    “我想把子成也送去你那,训练训练。”

    苏非感觉有些诧异:“师兄,想清楚啊,我那里和军营没有什么两样,很辛苦的。”

    “子成,你怕不怕辛苦?”甄俨对着弟弟问道。

    “尧,不怕,一切都遵照兄长的安排。”甄尧供着手,认真的回答道。

    甄俨将目光移向苏非;示意你怎么说?

    “那就过来吧,明日吧!我安排人专门训练他。”苏非想了想,甄家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盟友,未来注定是一个军阀割据的乱世,他家有一定的统军能力,对自己无疑也是一种帮助。

    事情就这么敲定了,可怜的甄尧,就这么被兄长无情的卖给了苏非。

    夜色已经降临,明月当空。苏非告辞离去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