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汉末崛起之路 > 第六十一章 雁门张辽
    汉昌县王家

    “父亲,有什么事情信里说不明白,非要急召孩儿回来。”王重一见到父亲就开始抱怨道。他上任安熹县尉不久,因为第一次管理这么多人,要处理的事情特别多。被父亲令人强行叫回来了,不免不高兴。

    “先坐吧,稍后你二叔就到。”他父亲安抚道。

    不多时,王舍就到了,然后王家家主秉退所有仆从,开始了三人的密谈。

    “前段时间,苏家子从塞外运了一上前马匹回来,还带了许多胡人勇士回来,这批战马我见他也没有对外出售的意思,全部放在了西郊的坞堡里。而且今日苏家的商队光募青壮为护卫。招兵买马的,这个意图....南山的那伙贼寇八成都是他的手下,倘若他真的欲行....我们王家跟着他是不是.....”

    “父亲,你可能是多虑了。苏君侯的志向甚是远大,他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咱们王家与其联姻,这两年来,受益难道少么?任何东西都是风险越高回报越大,连甄家都以他为首。咱们又何必庸人自扰?”王重道。“而且,若是都尊法令,咱家隐匿的流民都够抄家几次。还有....”

    “你住口,孺子懂什么?”

    随着与苏非的接触,王重现在已经彻底化身他的迷弟了。老父亲见儿子这犹如愤青的模样,怒斥道。

    “甄家树大根深,现在看似唯苏非马首,可实际上苏非任然是在为甄家效力,你看他平黄巾的战功,那一样不是被甄二郎吃了。商贾毕竟是商贾,为父就担心他心有不甘,妄图通过武力来掌控三县,别再做出什么蠢事。连累我们家。”王父语重心长的说道。

    “大哥,苏非绝非凡人,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以利益为重的,眼下三县诸家基本都在他的掌控,他没有必要您所谓的‘再动用武力’。”王舍道:“我刚刚得到的消息,现任中山相可能要被调回京城,新任中山相很有可能是汉昌令许封。”

    这个消息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王家家主惊呼道:“这绝不可能!傅燮才调来多久啊!一年都还未到,怎么可能就.......”

    他平复了下心情道:“再说了,就算傅燮调走也不可能让一个县令去补任啊!他...”

    “大兄你别忘了,许封是许家的人,虽然他只是庶出。以他如今在汉昌的政绩,加上上次疏散流民的义举,刺史王芬已经上表朝廷了,奏请他为信任中山相。这个事情是我亲耳听到甄县令说的。”王舍道。

    王家家主变得有些兴奋了,别的先都暂且不管。许封走了,汉昌令的职位就会空出来。对于这个如今中山国最大县的县令,他可是垂涎许久了。

    “重儿,你多带些礼物,去看看你妹妹,让她在苏言那里疏通疏通,看看需要什么代价才能让你二叔拿下汉昌令的职位。”起先还想着与苏家撇清关系的王家家主,态度瞬间来了个大转变,拉着王重欣喜的说道。

    父命难违,虽然王重心底感觉这个事情没有多少成功的机会,但还是点了点头,离去。

    王芬上书朝廷,请求任命许封为信任中山相。这个事情根本都不需要苏非再去运作。作为顶级世家的南阳许家,面对两千石的封疆大吏职位,就算是外族的那些所谓门生故吏,只要能够帮助自己家的利益,家族都会用尽资源去扶持。现在别说是庶子了,哪怕是许家的一条狗,只要有这个可能,他们都会全力把它扶上去。

    许封因为在任政绩卓越,深受百姓爱戴,被朝廷任命为任中山相。十二月底的时候,诏书正式到达。

    一系列的欢庆之后,接下来就是重新开始分配利益的时刻了。

    和先前不同的是,这次多了许多外来者。许封本家的子弟,大量来投。

    许封开府辟官,不知道为什么,无数的人都抢着往苏非这里送礼。

    黄忠被任命为郡尉,出乎所有人意外的是长史这个位置,大家原本都以为会是苏非自己担任。结果却是新来投奔的沮授担任。郡丞由已经举了孝廉的甄尧担任,这个所有人都没有意见。

    苏非坐在汉昌的外郭新建的一家楼上,顺着窗户,看着着外面没有集市。尽管城墙没有扩建,但是庞大的人口还是硬生生的将这里给撑开了。城中的集市已经不够容纳这么的民众。有人的地方就会有贸易,无所的外地商人被这里聚居的庞大人口吸引而来。城内不够用,那就在城外。为了应对安全问题,苏非只好将各家的私军组织起来,由汉昌衙门出面聘用为临时工,维护外城的秩序。

    苏非觉得扩建县城的事宜必须提前了,不然在没有城墙的保护下,聚集这么多人,早晚会出事情,最关键的是,有了城墙,这些地就更好规划了,可以赚取更多的利益。

    苏非最近很烦,不光是那些送礼的各家烦,还有他手上的这批马。自从马运回来之后,张颌不只一次怂恿陈纪过来讨要了。周仓也想要一点,各县衙门都想要点,补充驿馆,巡卫。黄忠初任郡尉,也曾派人来求两百匹马,充充门面。

    现在凉州迟迟未定,马市已经乱了。大宛马涨到了一百万钱一匹,连河曲马都涨到了五十万钱一匹。东胡马(蒙古马)现在也都是五十到六十万之间。全部都是又价无市。苏非的这批马就属于品相比较好的东胡马。

    苏非一直想要组建一支骑兵部队,但眼下没有迫切的战事。现在这批马,拿出来卖钱是最合算的。

    毕竟一切都是以利益为先的,只有先卖掉这批马。反正开春之后,还会有一批马匹运过来,组建骑兵部队的事情只能延后了。

    苏非吃着盐豆,饶有兴趣的看着外面摆着的露天的擂台。

    陈苟端坐在搭起的席棚中间,无数的门客仆人环绕在他周围。擂台上面空空如也,两边高挂着横幅。右边:‘以武会友,广结天下好汉。’左边:‘千金头筹,任凭本事来取。’擂台前面的供桌上面,摆放着一摞金条。千金有些夸张,但是百金绝对是有的。

    规矩很简单,比试拳脚,连赢五场。就能拿走这上面的所有黄金。

    陈苟从最初的一个游侠儿,混到如今俨然也是一方‘大人物’了。他也有着他的智慧,通过上次推荐典韦的事情,也受到了背后那个大人物的赏赐。现在他也摸出了一点门道,那位大人物喜欢勇士。于是就想出了这么一处,打擂台的注意。

    擂台已经办了半个月了,陈苟手下也还有着不少‘高手’,到现在还没有人能够打过第三场。

    陈苟眯着眼睛,因为有人来挑战了。一行人二十来人,在周围询问良久之后,一个少年站了出来。

    “你确定打赢五场,我就能把钱拿走?”少年掐着腰,大声的冲着凉棚里的陈苟问道。

    陈苟看着少年十六七岁的光景,只当他年少无知,也懒得搭理。旁边的一名手下很识眼色的说道:“我们陈爷陈大侠方圆百里谁人不知道他的大名。陈爷公然挑出来的匾幅还能骗你这娃娃不成?”

    少年低头冲着旁边的中年文士问道:“孙先生,您估摸着那些金子有多重?”

    少年名叫张辽,雁门马邑人。因为勇武,在十六岁的时候就被郡守征辟为兵曹掾,此次奉郡尉的命令,协助孙金曹来汉昌买马。

    “估摸着有一百六十来斤,就怕他里面的成色不足。”孙金曹抚摸着长须,脸上露出会心一笑:“文远是想去把这金子赢下来?”

    “然也,这汉昌还真的如同传闻里的那样富有啊!我先前还以为是别人夸大。一个游侠都能随手拿出这么多金子。”张辽扎紧衣袖,已经准备要上台了。

    “你们仔细看着周围,防止对方使诈,伤了你们家兵曹。”孙金曹对着周围的随从说道。

    这个时候,张辽已经交了十铢钱的报名费,在陈苟等人惊讶的目光下,跳上了擂台。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