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帝王心术
开封府,又称“东京”;自从五代十国以来,便彻底取代了多次沦丧的长安、成为天下京城。
自周太祖郭威光复华夏,周世宗郭荣励精图治、力图恢复中原经济,至今已有二十年。
如今的开封,已是大宋首都。城内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外城共有大小十四座城门、无论哪一个,都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内城共有十座城门,这里是达官贵人争名逐利的棋局;随便一座府邸、便可能住着当朝一品大员或是皇亲国戚。城门处往来的,大多是八抬大轿、高头马队,威风无比!
皇城共有六道城门,其中南面开三道、正对内城最为繁华之处。每日清晨寅时、文武百官上朝觐见皇帝,三跪九叩后各承奏折,商议民生政事。在这里说的每一句话,都影响着天下大势!
今日早朝不同以往,崇德殿中、居然放着一口尚未封盖的棺椁,棺椁内盖了一层白布、看不清里面是什么。
等到文武百官分左右站列、三跪九叩之后;赵匡胤从龙椅上起身:“众卿家,朕今日实在是悲戚无比啊!”
“圣上节哀!”下方文武百官齐声回答。
赵匡胤走下金阶,来到棺椁前:“朕的结拜兄弟、大宋的神将——王政忠,居然公然反叛朝廷、图谋兵权,想要推翻朕。这倒底是为什么啊!”
从一品大员礼部尚书持笏上前:“回禀圣上,王政忠咎由自取;按照大宋律历,还应当诛其九族!”
“混账!”赵匡胤大喝一声,礼部尚书立刻跪倒在地。
“他是朕的结拜兄弟,难倒你要把朕也诛了吗!”
礼部尚书皱纹堆叠的脸上满是惊恐:“臣不敢,臣不敢,臣不敢……”一边说着、一边磕头如捣蒜。
“够了!”赵匡胤大手一挥,重新坐回龙座。
“谢主隆恩。”礼部尚书如蒙大赦,连忙站起身。
赵匡胤看着朝堂下的文武百官,沉默了将近一刻钟、都没有人再敢进言。他终于开口道:“将王政忠厚葬,其后代永世不得为官;但家产全部保留。”
“圣上仁德!”看赵匡胤已经拿定主意,一众大臣终于松了一口气。
可记录历史的史官却直步上前,一群大臣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圣上,王政忠毕竟有叛逆之实;史记上该如何记载?”
赵匡胤思虑片刻,沉声道:“就写他乃是朕的结拜兄弟;叛逆之事只字不提。至于他曾经立下的功勋,全部计入石守信和潘美名下。就让他功过相抵,只在史书上留下‘御弟’的名号。”
“臣领旨!”史官叩拜后退下,连忙将皇上的话写在笏板上、生怕忘记一字一句。
“今日朕精神憔悴,无力再处理政事,就先退朝吧。”
司礼监连忙尖着嗓子喊道:“退朝!”
文武百官再次三跪九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望吾皇保重龙体!”
此时,赵匡胤早已在宫女的搀扶之下,走出崇德殿。
————
笼罩在西安城上空的阴云已经散去;雪后初晴,阳光甚至有些刺眼。
大街小巷的百姓走出家门,开始铲雪;屋顶的积雪在阳光的照射下缓缓融化,水滴从屋檐滴落、碎在青石地板上。
知州府内,家丁和丫鬟也像寻常人家一样扫雪;但扫出的积雪却不能堆放在府内,而是要用板车运出府外,以免坏了主人的兴致。
几只花猫躲在小木屋中抱团取暖,时不时地瞄一眼来往的家丁丫鬟。
“高公公,这边请。”知州府大门处,罗管家满面笑容地将一名太监迎进府内。
高公公跨入府内,身后还跟着两名低头不语的小太监。
“皇上听闻罗大人有伤在身,特允无须跪迎圣旨,咱们直接去罗大人养伤的屋子就好。”
罗管家闻言,面色一喜:“那好、我这就去召集全府上下……”
“不用了,皇上早有吩咐。为了不打扰罗大人养伤、只需亲属一同在卧室内领旨即可。”
“多谢圣上体恤臣民。”罗管家神色感激:“往前再右拐,就是罗大人养伤的卧室了。”
说是卧室、但这个房间却被安置在假山巨石之上,四面都有纸窗、房间内明亮无比。
罗管家满脸赔笑道:“让高公公见笑了,老爷他不喜欢在昏暗之处养伤;便把卧室搬到了这假山小屋中。”
“无妨,罗大人倒是好雅兴。”高公公踏上石阶,来到假山小屋门前。
罗管家连忙轻轻推开门,四人走进小屋中。
小屋之内,罗本半倚在床边;正读着一本《水经注》。罗夫人坐在床头,看见罗管家领着公公前来,连忙拍了拍丈夫的肩膀。
罗本这才发现有人前来:“原来是高公公大驾光临,恕老夫有伤在身、难以远迎。”
“罗大人说笑了,就连皇上都体谅你、特许你免于跪接圣旨,咱家难道还会强求罗大人、迎接咱家吗?”
罗本将手中书卷放下:“当务之急、还是快些宣读圣旨,我还准备了些礼物送给高公公呢。”
一听到有礼物,高公公原本冷着的脸顿时挂上了笑容、他从随身携带的玉筒中取出圣旨。
罗管家连忙跪下,可站在窗边的罗欣目光看向窗外、似乎什么都没听到一般。
罗夫人忙走到窗边,拉过罗欣的手:“欣儿、还不跪下。”
“啊?”罗欣这才回过神来,被母亲拉着一同跪在了木质地板上。
高公公清了清嗓子,大声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西安知州兼山南道监察使、罗本,在位期间,公正廉明、兴修水利、造福百姓;在各道官员考核中名列前茅。现升任其为从二品工部尚书,即日起百天之内、进京上任!钦此!”
“臣、谢主隆恩。”罗本艰难地弯腰、在病床边沿磕了一个头。
“恭喜罗大人了。”高公公将圣旨对折,交到罗本手中。
罗本接过圣旨,看向罗管家:“还不快把准备好的礼物拿给高公公。”
“是。”罗管家起身来到小屋的衣柜前、从中取出了一个木盒,木盒打开、其中躺着一柄雕花冰种翡翠如意。
高公公看得眼睛都直了,连忙将木盒接过:“罗大人真是大方,这份人情咱家不会忘记的。”
“多谢高公公美意,但罗某还有一事相问。”
“哦?”高公公刚刚得了宝贝,心中欢喜:“问吧。”
“在下府中,曾有一名名为朱照的府兵;听闻是他杀了王政忠,不知现在有何消息?”
“嘘!”高公公吓得连忙上前要捂罗本的嘴:“圣上刚将此事盖棺定论,你再议论是想连累咱家?”
“罗某绝无此意,只是……”
高公公四下里看了几眼,发现没有外人、才松了一口气;他语气阴沉道:“看在这宝贝的份上,我也可以告诉你一些;但这份人情可就没了。”
“高公公请说。”
看见罗本如此坚定,高公公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听闻那朱照立此大功,圣上原本满心欢喜的要将他封为御前侍卫;可那小子不知好歹,传旨的公公都差点被他气死。”
“后来呢?”一旁的罗欣忍不住上前问道。
高公公被吓一跳:“你这小女孩,怎么这般不懂规矩?”
“公公莫要见怪,小女平日里无拘无束惯了,我今后一定多加管教。那、后来呢?”
“后来那人就了无音讯了。”高公公小声道:“皇上为此还发过怒,那小子真是不知好歹。罗大人若是不想前途受阻,还是尽量与他撇清关系吧。”说完、便拿着木盒,转身走出小屋;这地方他是一刻都不想呆了。
罗管家连忙跟出去送客,小屋内顿时只剩下罗本一家三口。
罗夫人责怪道:“翡翠如意也送出去了,公公也得罪了;这回你满意了吧。那朱照有什么好,就让你如此挂念?”
“夫人,不要再说了。”罗本躺在床上,眼中尽是忧虑。
罗夫人却没有停止的意思:“都是你一直宠着她,什么事都由着她的性子来。你看她,哪有什么大家闺秀的样子!”
“够了!”罗欣大吼一声。
“你——!”罗夫人刚要责骂,但罗欣已经啜泣着跑出屋外。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