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翻身下马,窜身跑到李二身前,把手中一直攥着的小麻布袋慎重地递给李二,顺带着把驿丁的事情说了遍。
麻布袋入手,李二轻微一捏,那熟悉的细腻磨砂触感,让他脸上出现了笑容。
“哈哈哈!朕的子民都是好样的!”李二仰天大笑,笑的干脆、笑的酣畅、笑的舒坦!
所有人都不解地注视着突然狂笑不止的李二。
正在狂笑中的李二猛地收声,神色一凝,王者之气迸发,仿佛变了个模样,所有人都突然觉得李二的身影变的高大无比。
“尔等来到这里,定然是看到了天降之物!好奇那到底是什么!现在朕来告诉你们!”
所有人都目光炯炯,等待李二接下来的话。
“天物有三,其一为玉米,亩产15担!其二为南瓜,亩产20担!其三为土豆,亩产30担!”
“这不可能!”左武卫里有人惊呼质疑,但很快他的质疑便被压了下去:“陛下一言九鼎,怎么可能骗人!”
“都说了是天降之物,若没有特殊之处,岂不失了天物的名头!”
杜如晦身躯颤抖:“陛下,您说的是真的?”
“国公,你觉得朕会当着这么多百姓的面撒谎吗?”
那怕杜如晦当面质疑,李二不仅没有不悦,反而很能理解他。毕竟他在头一次见到这三物的时候,表现得比杜如晦还不堪。
听到李二的回答,杜如晦突然双膝一软,匍匐在地仰天高颂:“大唐承道于世!陛下受命于天!”
杜如晦的举动仿佛是一个信号,紧接着秦琼亲率数千左武卫单膝跪地,抱拳高声大喊:“大唐承道于世!陛下受命于天!”
百姓们有些迷茫。他们距离李二太远了,少有人听到李二说的一切。
突然自李二身后,行至出一个五十人的方阵,他们整齐着装、步伐一致,昂首挺胸、气势昂扬!
程咬金带着五十人方阵行至李二身后,叩击铁甲!带着方阵对着前方的百姓扬天高喊:“大唐承道于世!陛下受命于天!”
如此动魄的一幕,许多百姓们都动容了,腿脚不受控制的跪倒在地,高声附和。
这是一个开始,仿佛是触发了多米诺效应,从一开始的一小部分人,到后面越来越多、成片成片,不过数息时间,数万长安居民全部跪地高颂,那齐颂的声音响彻正片天地。
长安城里,栗天华隐约间听到自南方传来的高呼声,那是来自灵魂上的悸动。双拳握紧,面朝南边,双手猛然举起随着心中所想高声呼喊:“大唐承道于世!陛下受命于天!”
如同之前的场景一样,先是栗天华带头,紧接着是整个明德门守军,很快传至启夏门、延平门、通化门……等等。
最后,整个长安城都在高颂:“大唐承道于世!陛下受命于天!”
太多的人不知道为什么要高喊这一句话,但跟着一起喊,那种激动人心的澎湃、气势破天的豪气,都让人觉得不虚此行……
朝会,李二懒散地坐在上首,下方文臣中不少人如临大敌。
“今日朝会,朕有几件事情要宣布。”
台下无言,静静等待李二的下文。
“这第一,朕要设立一部,名为唐报。本来朕是想让魏相兼任尚书,但魏相觉得有一人比他更合适,所以婉拒了朕的提议。”
文臣中不少人双眼放光,新设一部,那不就代表着有一个空缺的尚书职位?
连忙有人出班询问:“请问陛下,这唐报为何物?魏相推举的又是哪一位。”
“唐报给你们解释起来有些麻烦,你们日后便知,但这人朕可以透露一下。此人名为王义方,字景贤,泗州涟水人,现任职弘文馆。”
“王义方此人臣知道,他自幼丧父,侍奉母亲非常恭谨,且饱读诗书,通晓四书五经,是个饱学之士。”那人介绍起王义方的生平,前面还好好的,突然话锋一转:“但不知这唐报的职能,此人能否胜尚书一职,陛下还有待考究啊。”
“是个饱学之士就行。这唐报的职能说来也简单,负责大唐月报的审阅、编文与分发,让大唐的子民了解,朝廷的政令,知道大唐的动向。”
“陛下不可!”李二刚解释完唐报的作用,便有人出班阻止。
此人名为孔英博,官至散骑常侍。
“哦,有何不可啊?”李二百无聊赖的说道。
孔英博拱手:“陛下,如果臣没理解错,这唐报乃是一种文刊杂志。臣有疑虑,先不说乡间有多少识字者,单说着文刊印刷就是件麻烦事。况且按照陛下的意思,这文刊印刷出来以后,还要分发往乡间,此举劳民伤财,不可行。”
“此言在理。”不少人点头同意。
“哦,这样啊。”李二表现得很好说话:“那就先放在一边,朕接着说第二件事。”
“这你们应该都知道,昨天城南三十里外有天降之物。这第二件事,便于那天降之物有关。”
文武群臣全部聚精会神起来。
“这天降之物,乃是三宝,分别为南瓜、玉米和土豆。这三宝介为粮种,最低者都能亩产15担,最高亩产30担。”
“嘶!”群臣倒抽一口冷气,李二报出的数字太过于骇人。
“朕想啊,这么好的东西,若分发给百姓,那大唐百姓从此岂不人人都能吃饱饭,再也不用担心食不果腹了。”
“陛下不可!”李二话落,又有人出言阻止。
此人名叫王经亘,官至谏议大夫。
“哦,这次又为什么不可?”李二眼皮微抬。
王经亘拱手:“回陛下,臣觉得这天降之物有些夸大了。微臣自觉见识渊博,但也从未听说过,有亩产15担的粮种。这可能是妖人作怪,企图欺骗陛下。”
“嗯,说的在理。”李二附和。
群臣面露怪异,今天的陛下是不是太过于好说话了点??
“那就说第三件事吧,这第三件事与一物有关。”李二让出班的两人退回到队伍,朝着大殿外招了招手。
很快一名宦官双手举着一个被红布罩着的东西,小跑进殿。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