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喷神闯天下 > 第150章 改良刀样,戚家神刀!
    神刀获得了众将军的认可,但不代表就获得了刘昊的认可!

    这倒不是说它威力不行,只是这样式仍需要改进!

    虽然听着感觉有些重表不重里,但事实上,刀的模样可以很大程度上,决定它的使用方式方法,在不同场合,不同兵种,适合不同样式的刀!

    从汉代起,到唐代的刀,全都是直刀!

    直刀重刺杀!

    弯刀重劈砍!

    两者各有优势!

    一般而言,直刀步兵、重骑兵佩戴,弯刀轻骑兵佩戴。5∞八5∞八5∞读5∞书,←o≈

    由于神刀营暂时考虑以步兵为主,因此就不过多赘述轻重骑兵,在兵器上的选取问题。

    常言道:刺死砍伤!

    意思是说“刺”这个攻击方式,容易致死;而“砍”这个攻击方式,容易致伤;

    而在现实的作战中,步兵一般都身穿甲胄,即便是很普通的札甲,也是一种甲胄,而“砍”的攻击方式,接触面大,破甲不易,因而步战一般以直刀为主。

    可是骑兵则不然!

    汉末时期很少有重骑兵,游牧民族更是轻骑兵的佼佼者,他们由于没有甲胄,便更适合弯刀作战,争取大范围攻杀,提升杀伤效率。

    但这并不意味着,步战士兵就不会劈砍,情急之下,别说劈砍了,就是操起扁担,也得干到对方脑袋上!

    如果能将弯刀劈砍的优势,和直刀刺杀的优势结合起来,那这样的装备岂不是要逆天?

    刘昊一直努力在脑海中,寻找相关的历史记忆!

    别说,还真被他找到一种刀,可以兼顾两者的优势!

    那便是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戚家刀!

    此刀总长二尺七寸,刃长二尺二寸,刃宽3,刃厚06,全重1200g左右,去鞘约重800g左右!

    其刀体略带一点点弧度,如此可增加刀的劈砍效果!

    但其刀尖处极其锐利,如此可增加刀的刺杀效果!

    其整体是以直刀为主,略有弧度。c八』c八』c读』c书,■o↑

    可谓将直刀、弯刀的效果达到了有效的融合,更合适近身肉搏作战!

    简直是步战用刀的不二之选!

    不仅如此,为了更进一步增加刀的杀伤力,刘昊又在刀身上加了血槽,血槽与刀身弧度相协,流畅自如,刀背开设刀槽,如此更显刀美感及锐气。

    将设计想法跟荀彧沟通后,工匠师傅们便开始了正式的制刀事业!

    为了保证质量,刘昊命荀彧将所有工匠进行编号,在刀身上要留下号样,表明规格。

    比如甲李,八十八锻;

    代表甲队某李姓工匠,八十八锻制品;

    如果某刀具出了问题,可以针对编号,寻找到相关负责人,以追究其责任。

    这样便可以真正做到责任到人,严把质量关!

    前世的刘昊在企业中上班,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有一个样板制度,主张样板引路,铸造精品工程。

    这样板制度在兵工厂同样适用。

    许彪率先制造一柄神刀,待验收合格后,众工匠便以此为标准,学习技艺,制造刀具。

    质量不合格,则回炉再造,直到其完全掌握这份工艺,可以造成合格品为止。

    约莫大概半个月左右的时间。

    许彪终于造出一柄刘昊认可的神刀,配以精美的刀鞘,达到标准。

    于是乎!

    大批量造刀的事业,便如火如荼的开战。

    此外,张辽奉命开始选兵,虽然大部分将士皆是从屯田军中选拔,但骨干力量,还是从其余部队中挑选出来的,基本建制是齐全的。

    剩下的便是加强锻炼!

    由于长平暂时不缺粮食,走得又是精兵路线,将士们营养跟得上,因此虽是新兵,但却一个个很是魁梧,让张辽极为满意。

    正是上任以后,张辽才发现自己眼前的眼界是何等小!

    二十里负重越野奔袭,竟然是每日的必修课!

    沙袋困阵,用以训练人闪避意识,简直就是神器!

    红蓝双方实战k,更是家常便饭!

    他这才知道,为什么刘昊军能战败吕布,甚至战败西凉骁骑和并州狼骑!

    特么,用这种近乎疯狂的方式训练出来的士兵,能不凶悍?

    张辽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他需要更加用心,才能在原本以是精兵的部队上,更富有战斗力!

    烈日炎炎似火烧。

    空气干燥得吓人,滴在地上的汗,不到一秒钟,变化为了蒸汽。

    放眼瞭望,原本还是清脆的农田,此刻竟然连杂草都没有半根,龟裂的大地,仿佛一脚才上去,便要踏碎天地一般。

    这样的天气,原本该是呆在屋子里,绿茵树下,躺在摇椅上,摇着大荷叶扇子,膝前环绕子孙,熙熙攘攘的美好时光。

    可不曾想

    在骄阳之下,妇孺老人头戴斗笠,缓步而行,稍有把子力气的男子,推着小车,带着行李,顶着骄阳,迈步前行。

    “爹,您再坚持坚持,咱们很快便能到长平!听说那里的庄稼长得很好,整个豫州只有此一县没有遭受洪灾。”

    男子放下车子,用毛巾擦了擦额上的汗:“整个陈国就是因为有长平,老百姓们可以吃得上饭,到现在也没有死过人!”

    一个老者抬头望向远方,缓缓点了点头:“儿啊!你歇一歇吧,可不能把你累着,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你若是有个三张两段,孩子们可咋办呀。”

    说罢,老人从怀里摸出一张麦饼:“吃吧!吃了才有力气!”

    老人身旁,两个小子,一个姑娘不自觉扭过头来,双眼紧盯着麦饼,嘴巴虽没有长开,但两颊肌肉的动作,证明他们正不停咽着口水。

    “爹,你已经一天没吃过一口东西了,你若不吃,儿绝对不吃!”

    “儿啊,爹一把老骨头了,能挨过去还自罢了,挨不过去,便饿死在路上,你找个席子,把我埋了便是,你们吃了这麦饼还能活!”

    “爹~~~~”

    “小虎,你吃吧。”

    “爷爷吃,小虎不饿!”

    “小牛,你吃点吧。”

    “爷爷吃吧,小牛也不饿。”

    “妞妞,你吃吧!”

    “哇~~~”

    两道凶戾的目光盯在女孩身上。

    女孩咽了口口水:“爷爷吃,妞妞不饿!”

    男子走上前来:“爹,你就吃吧!再不吃,要被别人抢去了!”

    老人家不得已,掰了一些,放在嘴里:“小虎、小牛、妞妞,来吃吧!”

    三人瞥了眼父亲,见父亲点点头,这才兴奋地走过去。

    可没吃一会儿。

    在其身后,突然响起个声音:“呦,不错吗,还能有麦饼吃,赶紧交出来,否则老子一刀一个,活劈了你们!”11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