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喷神闯天下 > 第154章 人才是发展的根本!
    嗡~~~

    一柄钢刀横在陈到面前。【∞八【∞八【∞读【∞书,︾o@

    许褚皱眉问道:“你是何人?”

    陈到瞥了一眼许褚:“我是汝南流民,怎么,难道不能在此用膳?”

    许褚自然不会相信:“你休要在此信口胡吣,一个流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身手,如果不是亲眼看见你杀了杀贼,某家必斩你头颅!”

    陈到唇角微扬:“能杀我陈到的人,还没有生出来呢!”

    “仲康将军住手~~~”

    不远处飘来一个声音,正是躺在地上的廖化,简单地喊道:“仲康将军住手,他真的是流民,切莫对他动手!”

    “我可以走了吗?”陈到长出口气道。

    嗡~~~

    收回长刀,许褚拱手道:“适才多有得罪,望岂海涵。”

    陈到一摆手:“无妨,你也是职责所在。”

    望着陈到离开的方向,许褚给招呼士兵道:“给我盯着他,千万不能跟丢了,等会儿安顿好廖化将军,我自会来寻他!”

    士兵拱手道:“诺!”

    许褚策马来到廖化跟前,飞身而下:“元俭,你怎么样?”

    廖化还未回答,许褚便已判断出来:“你骨头断了好多,千万不要妄动,同仁堂的医匠也在,我立刻让他们过来救你!”

    “仲康且慢。”

    廖化急忙阻止道:“适才那人唤做陈到,是汝南平舆人,山贼灭了他全家,因此跟来趁乱报仇雪恨,他的身手你也瞧见了,一定要引荐给主公!”

    许褚嗯的一声点点头:“放心吧,兄弟我就是绑,也绝对要把他绑回长平,你安心呆在这里,医匠稍后便至!”

    说罢,许褚翻身上马,策马离开。∷八∷八∷读∷书,2∞3o≠

    为了维持秩序,在每一处粥厂附近,士兵基本都斩杀了七八人,流民开始变得安分起来,尤其是在流民真正喝上粥,欢呼雀跃的时候,更是给了其余流民信心!

    他们要活下去!

    那些原本惊诧万分的官员,见局势逐渐稳定下来,也加快了工作效率,一边安抚流民的情绪,一边等级造册。

    “来来来,莫要着急,全都有,全都有的!”

    “打好粥的,去哪里喝粥,不要影响别人!”

    “放心放心,别说你们只是数十万人,便是一百万人,我家主公也能养的起你们!”

    “”

    在喝粥的时候,同样有人给他们灌输各种安心的心灵鸡汤,当喝到粥的那一刻,他们一个个变得像小绵羊一样,极为乖巧。

    早有火头军摆好了大盘,专门用以清洗喝完的粥碗,然后回收利用,虽然这样稍显得不卫生,但在那个年代,这种情况,能做到这样,已经足够振奋人心了。

    喝完粥的百姓被工作人员带到了后面的工作席,有官员询问道:“你姓甚名谁,家住何方,可会些什么技艺吗?”

    “俺叫铁柱,家住平舆,俺不会啥技艺!”

    “哦!当过佃户嘛?会不会种田?”

    “恩恩!种田俺倒是会,俺还会放牛,能养狗,俺家老爷家里的狗全是俺一人在照顾。”

    “哦哦,可以了!”

    官员在小本本上记下养殖人才铁柱,便吩咐他从旁等候,如果饿了,马车上有干粮,一人一个麦饼。

    “俺叫小芳,家也是汝南平舆的,俺当过裁缝!”

    “大人,俺叫狗蛋,是上蔡的,俺会打渔,还会编网!”

    “大人,俺叫狗剩,是汝阴的,俺当过泥瓦匠。”

    “”

    荀彧喜笑颜开,不停地记录这些人的特长,甚至用光了十七八张绢信,负责研磨的小厮手都酸了,但他更是开心,因为能够被记录,可全都是有一技之长的人呐!

    “我跟你们说呀,长平可是整个豫州最富饶的地方,今年这场洪灾,豫州全部遭受损失,就我们长平没有遭受损失,待会就到我们田亩了,那稻米长得”

    “你呀,不妨就住在我们东兰乡吧,我们长平管户籍,住满十年还能无偿给你一套房子,多好的事儿啊!”

    “这位帅哥,到我们左五乡吧,我们左五可是长平最富的地方,粮产丰富,商业繁荣,你自己种出来的稻米,还能到城里贩卖,换些钱花!”

    “更重要的是,距离县城近呀,白天进城,晚上回家,不耽误事儿!怎么样,到我们左五乡来,如何?”

    “”

    各大乡的马车队特么已经开始不要脸的抢人模式!

    他们代表的可是生产力呐,不论是城建,还是制造业,全部要需要建立在人力基础上,他们就是赤果果的廉价劳动力呀!

    “能顺便问一句吗?你们天宇乡在哪里呀?”

    “你们来的时候路过过,我们主公准备在那里成立一个乡,那里将会是一个新城,咱们可以一起建设自己的家园,条件很丰厚的,咋样?”

    “啊?那岂不是很远?”

    “远吗?不远吧!繁华的地方寸土寸金,分到你们手里自然就少,可如果是新城就不一样了,只要开荒努力一些,到自己手里的土地就会很多。

    咱们普通老百姓靠什么活?不就是土地吗?如果有土地,自然就能活下去,土地多,会活得更好,这个道理如此简单,你们应该懂得。”

    “成!我们去天宇乡!”

    “我也去!”

    “那我也去吧!”

    “”

    刚开始的时候,老百姓还有些懵逼,平白无故就被人争来争去的。

    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特么一些流民竟然意识到自己还有反选的权利,于是乎整个会场更热闹了!

    “他们天宇乡有啥呀?先在就是一片荒地,要啥啥没有,你们到了那里能干嘛?还是要到我们水华乡来,今年新引进的沟渠,正好从我们那里过,不缺水,庄稼自然长得好!”

    “水华乡算个屁呀!要说还得是我们东兰乡,全县城最好的田亩,全都在我们乡里,如今的承包制度,你们可能还不清楚,田赋才三成!”

    “嘁!说起农田来,还得是我们天宇乡,只要开出荒来,上面有令,耕种满五年,便是你自己的土地,这样活着才有盼头!”

    “”

    老百姓们面对官员的各种忽悠,一会儿瞅瞅这里,一会儿瞅瞅那里,兴奋得简直感觉像是置身天堂一样!11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