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咒语师之起源 > 第65章 天璇
    金龙殿外,侍卫听到里头传出异声,立马想冲进去一看究竟,可刚迈入门口就被迎面而来的李公公拦住了。

    “你们急着进去送死吗?”

    “啊?”侍卫被说得一头雾水,疑惑地问,“李公公,里面发生了什么?”

    “你们自己探头看看吧,但最好别进去。”

    不看还好,一看不得了,原来是摄政王跟禁卫军统帅打了起来。

    这种场面估计是他们一辈子都不曾见过的。

    尽管两人只打了一回合,但是从那干净利落的招数足以见得战斗之激烈。

    对于习武之人来说,战斗场面是否激烈并不是看打了多少回合,也不是看人数多少,更不是看有没有爆炸轰鸣,而是看双方的杀意。

    杀意越强就越想用最简单的招式取敌人性命,最甚者可以做到一剑封喉,杀人于无形之中。

    真正的激战就是一瞬之间。

    能守在金龙殿外的侍卫自然都是武功高强,万里挑一的佼佼者,所以他们一眼便能看出殿内的两人杀意已决,接下来的一招便能分出胜负。

    看回殿内,欧阳启辰与虞镇江互相发力弹开对方,拉开了距离。

    左手两指伸出向前一指,右手握剑往后延伸至极限,形成一根直线,然后各自开始念咒。

    他们之所以一开始不直接使用咒语,那是因为念咒和发动咒语都需要花费时间。

    况且,决斗中的双方都不是傻子,岂会眼睁睁看着对手使用咒语而不过去打断呢。

    还有,念咒时间越长,咒语就越容易被对方打断。

    但没有时间凝聚法力,咒语又无法造成巨大的破坏力。

    因此,启动时间与破坏力是一对矛盾的存在。

    可他们双方经过之前那招已经试探出彼此的实力,知道光靠武艺是无法击倒对方的。

    而又快又狠的咒语便成了他们的首选。

    “六神合一、气聚丹田、以气御剑、为我所用,贪狼先行,御剑于心,剑人合一,巨门为开,所向披靡,七星剑诀第二式,天璇!”欧阳启辰快速念道。

    虞镇江也同样念着:“……御剑于心,剑人合一,巨门为开,所向披靡,七星剑诀第二式,天璇!”

    随着咒语的发动,两人身上发出淡淡的光芒,是法力逐渐具现化的征兆。

    光芒渐渐强烈,最终变得宛如白昼晴日那般耀眼刺目,让人睁不开眼睛细看。

    勉强眯着眼看去,只见光芒突闪,二人便已互换了位置,背对着对方。

    到底发生了什么,即使全是高手的侍卫们也无法看清楚。

    紧接着,虞镇江的银色铠甲出现一道切口齐整的裂痕,然后便是红色的粘稠液体流淌而出。

    “看来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啊,速度竟能比我快那么一点点!”虞镇江却好像若无其事地说。

    “不是我快了,而是你慢了,老师!”欧阳启辰收回宝剑,回应道。

    “是啊,看来是我老了。不过,作为老师,我还是要教你最后一课。世上最快的剑不在手上,而在心上,切记切记!”

    说完,虞镇江便“噗”的一声吐血,半跪在地,再也一动不动了。

    看到这结果,侍卫们都心跳加速,惊骇万分。

    如果刚才不是李公公拦住他们,估计已经卷入战斗中死了。

    胆战心惊之余,他们又无比惊喜。

    原来这就是当今世上最快咒语“七星剑诀”第二式!能见识到这样的招式是习武之人大开眼界,虚心学习的好机会。

    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七星剑诀”的第二式就是把这话展现得淋漓尽致。

    使用此咒语后,施法者能够极大提升自己的速度,达到人眼无法跟上的地步,仿佛在对手面前打开一扇空间之门一样,杀人于无声无息之中。

    其实,像第二式这么厉害的咒语,七星剑诀中还有六式,因此传说中这剑诀是世上最强咒语。

    只可惜这么强大的咒语如今仅剩下五式,有两式已经失传,成了残缺不全的收藏品。

    修炼残品比修炼正常的咒语难上几倍,甚至几十倍,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导致经脉里的法力流转紊乱,走火入魔,所以一般修炼者都不会修炼这种咒语,毕竟谁都不想修炼十几年的成果最后一场空。

    “传旨把虞将军风光大葬吧!”欧阳启辰出来后,对李公公说。

    “啧!”李公公虽然口头上平淡地答应着,但心中却满是惊讶。

    虞镇江如今只是名义上的禁卫军统帅,实权早已被剥夺,而且他还行刺自己,摄政王却要将其厚葬,真让人意想不到啊。

    摄政王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真是猜不透!

    平时的做事风格是心狠手辣,可说他冷血无情吧,好像又没有到那个地步。

    跟随这样的主人,以后还是多加小心才行,李公公心想。

    晨光初晓,从门口照进金龙殿内。

    银白色的铠甲有一半被染成了红色,仅有上半截在晨光中闪着微光。

    李公公默默地来到了虞镇江的尸体前,轻轻伸手在其脸上抚过,帮他合上了眼睛。

    看着这样一位身经百战,屹立不倒的老者,李公公忽然想到了一点。

    对这样一名两朝老蒋进行厚葬其实是无可厚非的,起码显得摄政王有包容之心,不记仇,只记功绩,有助于获得更多大臣的支持。

    也许这才是王爷的真正意图,李公公猜测。。

    ……

    ……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