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宋时歌舞 > 第七十一章 女菩萨
    “大家排队,抢什么?都是饿死鬼托生的?”云姨瞪起了眼睛。

    碧儿拉着人,阻止了几个插队的人群,然后也随着云姨的声音,声音尖锐的叫了几声。

    人群这才安静了下来,排好了队伍,等候着舍粥。

    一名名百姓走上前来,提着大碗,由云锦姑娘和云溪姑娘轮流倒上米粥,然后急忙向着四周散开,或是靠在墙角,或是蹲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喝了起来。

    这些人中,多是一些老人和孩子。

    云锦姑娘看着这些人,心底有些泛酸,摇着头的轻叹了一声。一旁的云溪姑娘扁着小嘴,眼泪已经快要落了下来。

    云溪虽然平时调皮了一些,但她的内心真的很善良,看着这些百姓受了苦楚,实在是有些忍不住。

    “女菩萨啊……”

    不知道是谁在远处喊了一声,使得人群有些骚动起来。

    云锦姑娘回过头,看到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手中捧着刚刚发来的热粥,身上穿的破衣烂衫,一双眼睛望着云锦和云溪,已经落下了浑浊的泪珠。

    “女菩萨,真的是女菩萨啊……”

    “春风楼的人,果然都是心存善良的……”

    “女菩萨,我给你下跪了……”刚刚那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瘦弱的膝盖支撑着身躯,对着云锦和云溪拜了拜。

    云锦姑娘脸色羞的通红,急忙跑过去搀扶着,“这可如何使得?老丈还是快快起来,若是被人看到了,这成何体统?”

    “老朽是替这些人,谢谢你们呐……”老丈哭着,捧起了手中的瓷碗。

    云溪姑娘已经哭了出来,趴在了云锦姑娘的肩头,身子隐隐有些颤抖。

    云锦姑娘心底如同掀起了巨浪一般,内心也是复杂到了极点。或许是因为这些人的处境,让她感觉到有些怜悯,回想起了自己儿时的噩梦,或许是因为那一声‘女菩萨’,让她的心仿佛天摇地动。

    她们从小便生活在烟花柳巷,从小便被人叫做狐狸精,当做下贱货,连出门的时候都要遮挡住自己的脸,生怕被别人认出来。

    从小到大,她们听惯了辱骂,习惯了恶语,哪里会想到有一天会有人跪在她们面前,一口一个女菩萨的叫着。

    这一刻,云锦姑娘觉得自己做什么都值了!

    “诶……还是杨公子的法子好啊!”云姨在一旁轻叹,也是抹着眼泪。

    这位雄州城的叱咤风云的老妈子,此时也觉得有些动容,她接到杨生的那张纸,只是让她多购买一些粮食,多加固一下春风楼,也减少姑娘们的外出。不过在那张纸的后面,提到过若是春风楼的粮食够吃,城内又出现灾民的话,希望她能够带着姑娘们舍粥。

    云姨一开始也没怎么在意这些,只是后来两位姑娘说,既然杨公子已经提了,那就照着杨公子的意思,一块做了便是。

    云姨没想到,这一次的舍粥,让她感觉到这么的感动。

    姑娘们是感性的,所以在接受了好意之后,又是一阵的嘘寒问暖,便不依不舍的离开了江城园子。

    “这次啊,多亏了杨公子……”云姨轻叹着。

    两位姑娘坐在车上,一个劲儿的点着头,脸上还带着泪痕。

    这个时候,外面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云姨拉开了车帘,看到了春风楼的老仆人,正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

    “云姐,我刚才听人说,杨公子今天早上遇刺,到现在都昏迷不醒!”

    “你说什么?”云锦姑娘脸色一白,身子有些晃动。

    “杨公子遇到了歹人,差点就死了,现如今还躺在床上呢!”老仆人有些慌张的说。

    云锦吓得抓住了车辕,急忙拉开了车帘,身子已经前倾,一颗心几乎要跳出了嗓子眼儿。

    “你干什么?”云姨吓了一跳,一把拉住了云锦姑娘,“胡闹!你想要下车,也要让车先停下来再说,你这样毛手毛脚的,岂不是害了自己的性命?”

    云锦姑娘有些慌张,“我……”

    云姨轻叹了一声,“你们两个,真是两个白眼狼,老娘要是病了,你们连看都不会看上一眼,一听说那杨公子出了事情,现如今急的跟猴子一样……”

    云锦姑娘低着头,脸色有些发红。

    云溪在后面也有些焦急,一直看着云姨。

    “去吧!去吧!注意自己的安全!”云姨唤停了马车,这才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两位姑娘急忙点着头,纷纷的下了马车,上了另外的马车,向着张家小院儿赶去。

    云姨坐在马车内,轻叹着,揉着自己的额头。

    此时,天空中还有雨珠落下。

    张家小院内,人群已经渐渐的散去。

    邱若兰坐在屋子里,望着几张稚嫩的脸颊,脸上的表情非常凝重。

    五个小孩子恭恭敬敬的坐在座位上,捧着手里如获至宝的书籍,小心翼翼的盯着上面的字迹。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邱若兰听着几个孩子的声音,轻轻的点头,轻声说道:“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的时候……”

    几个小孩子时而点头,时而摇头,脸上或多或少的闪过一丝疑惑,却显得尤为可爱。

    邱若兰抿嘴一笑,感觉内心仿佛格外的安定,“大家若是不明白的话,可以和我说一下,我可以给你们详细解答!”

    “若兰先生,这句话是对的么?”张宝大眼睛盯着邱若兰。

    邱若兰轻轻点头,心底对这一句若兰先生有些错愕,却又有着一丝小小的成就感。她觉得这样很好,看着这群孩子在读书,仿佛让她有种发自内心的愉悦。

    “若兰先生,先生和我们说,读书的时候要多思考,或许有些圣人说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小七迟疑的说。

    邱若兰有些错愕,无奈的摇着头,“圣人之言,必无缺漏,我们读书便是学习圣人的道理,也学习圣人的智慧!”

    “哦!”小七点点头,却没再问。

    邱若兰重新拿起书籍,刚想要说话的时候,却听到屋子里有响声传来,急忙放下了手中的书籍,推开了杨生房间的屋门。

    杨生睁着眼睛,眼神中有些诧异的看着邱若兰,然后无声无息的笑了。

    邱若兰也笑了,看到杨生苏醒过来,是真的觉得有些高兴。

    身后传来一阵凌乱的脚步声,几个小孩子已经凑了上来,趴着门缝看到杨生之后,一个个脸上露出了欣喜的表情。

    “先生,若兰先生在教我们读书……”张宝大声的说。

    杨生点点头,挣扎着爬起了身子。

    邱若兰急忙上前,搀扶住了杨生的手臂,“表哥身上有伤,还是不要乱动的好,否则挣脱了伤口,又要流血!”

    “无妨!”杨生挣扎着起了身子,感觉除了肩头的伤口有些疼痛之外,脑袋有些昏沉。

    几个小孩子站在屋子里,表现的有些局促。

    杨生扫了一眼,发现林武两兄妹不在,心底也是轻叹了一声。

    林大想来是死了,这两个孩子怕是在出丧。

    雄州城的这次洪水,如果放在后世的话,或许算不上什么。但放在今时今日,造成了太大的后果。一个原本安康的家庭,就这样破碎了,让杨生觉得这个世道的冷酷。

    杨沁儿从门外冲了进来,看到杨生苏醒过来之后,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拉着杨生的手,再也没有想要松开的想法。

    杨生摇头苦笑,将小丫头赶了出去,一个人披了衣服下了床。

    窗外的雨水渐渐的停歇,不过在外面仍旧潮湿。

    杨生抬起头,看了一眼天边的云彩,内心还带着一抹担忧。

    “还会再下么?”邱若兰轻叹着询问。

    杨生迟疑了一下,叹口气的说:“暂时还不好说!若是再下的话,城内怕是要出大事!”

    邱若兰点点头。

    “外面那些孩子,还算听话么?”杨生转过头,饶有兴趣的盯着邱若兰。

    邱若兰笑了起来,“很听话!这几个孩子其实都挺聪明的,若是教的好的话,将来或许也能有所成就!”

    杨生抿嘴笑着,转身出了屋子。

    屋子里,几个小孩子抬起头看着杨生,身上都带着一丝喜悦。

    “出去聊聊?”杨生没有再看这些小孩子,而是转头看向了邱若兰。

    邱若兰怔了一下,轻轻的点头。

    杨生披上了衣服,撑开了折伞,于邱若兰走出了屋子。

    两人出了小院,一路向着内城河的方向走去。

    昏睡了一天,杨生也想要看看,这条内城河的河水,到底猛涨到了什么地步。

    早在昨天晚上的时候,河水已经决堤,不过在城内衙役的抢修下,这条河的河水已经趋于稳定,并且在临近河水的边缘,都有专人在守着,禁止普通百姓靠近。

    杨生远远的能够看到两个衙役,正在远处吆喝着什么,因为距离太远的关系,所以无法听清到底在说些什么。

    杨生观望了半天,觉得河水应该得到了控制,心底也稍稍的满意。

    “觉得教书的工作怎么样?”半天之后,杨生才转过头,笑望着邱若兰。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