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宋时歌舞 > 第一百五十一章 北地战报
    “大人可还记得王维仁么?”刘大娘压下声音,目光闪烁。

    和诜的脸色有些变化。

    刘大娘轻声道:“当初杨生和这位王大人,似乎有些冲突,只要咱们抓住了这个机会,向王大人示好,然后通过王大人联系到那位战神……”

    “你说站队?”和诜的脸色有些潮红。

    刘大娘轻轻点头,“杨生前些日子,大言不惭的预估北地战局,若是您此次能够揪出杨生妄断兵事的罪责,然后借机和童大人接近……”

    和诜的目光闪烁了几分,他知道刘大娘的意思,无非就是找到杨生妄加评论北地战事的证据。

    这些证据并不难找,可以说是满大街都是,杨生早就推断过北地的战局,而且还曾说过大宋与辽国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这一观点其实在朝廷里面也有声音,不过这种声音很弱小,现在掌权的一些人,例如童贯和蔡京都是一力主张伐辽。若是这个时候上书朝廷,可以说便站在了蔡京与童贯的一方。

    杨生的观点,天生与童贯相背而驰,否则上次王维仁也不会那么大动肝火的,与杨生落下了恩怨。

    “大人,若是机会得当,以童大人在京里的地位,这小小的一个朝奉郎,还不是吹口气的功夫,就能够让他全家都成了飞灰?”刘大娘压下声音这说。

    和诜的心头一颤,脸色变换不停。

    这件事情一旦做了,那和杨生恐怕就是不死不休,日后再无转圜的余地。

    “大人,下主意吧,只有借着童大人的大势,才能够将杨生压下去,甚至是压死!”刘大娘开着口,深吸了一口气,“杨生现如今得到了知府大人的赏识,只怕日后更进一步是必然的,如果您还在犹豫的话,那他早晚要骑在您的头上!童大人今年大败西夏,他在朝中的地位无人可挡,咱们只要稍加和童大人提一下,说杨生不赞成伐辽,甚至在民间鼓动消息……”

    和诜抬起头,握紧了拳头,“你且在这里等着,本官立即书信一封,你找人快马送到京城……”

    “好!”刘大娘点着头,终于笑了。

    和诜转身回了大堂,坐在桌案前,目光一阵的闪烁。

    既然杨生不给他活路,他又怎么可能坐以待毙?

    想到这里,和诜提起笔,立即写道:“大人敬上,雄州城出现宵小之辈,妄加推断金国必胜,宣扬金国才是我大宋威胁,提倡朝廷与辽国合作,不愿收回燕云十六州!其心可诛……”

    和诜洋洋洒洒的写了近千字,这才将纸张折起,然后急匆匆的出了大堂。

    “这件事情不可让任何人知道,听清楚了没有?”和诜压下声音说着。

    这件事情只要传出去,那就是将杨生送到了案板上,想要置他于死地。和诜虽然只是想着自保,但是上面那位童大人,只怕不会这么想。

    现在这个时候,谁敢提出反对伐辽,那位可是就会要了谁的脑袋。

    “属下明白!”刘大娘点着头,转身走了。

    和诜咬着牙,恨恨的转过身子,回了大堂之中。

    这个时间,杨生已经带着众人回了杨府。

    杨府内,听闻了这些日子的情况,杨生也是轻轻一叹。

    这些日子大家都没有出府,所以不仅仅是书局的生意受到了影响,连戏院的生意都受到了波及。

    云锦姑娘和云溪姑娘没有过去,戏院的人也渐渐的少了。

    杨生轻叹着,说道:“暂且回去,我既然回来了,明日正常出门就好,我倒是想要看看谁敢阻拦!”

    众人点着头,目光都有些闪烁。

    今日在州衙的一幕,让他们见识到了杨生另外一张脸孔,虽然稍显的陌生了许多,却让这些人明白了一个道理。

    只要是这个院子里的人,那么谁都无法欺负他们!

    谁敢欺负他们,杨生绝对是不死不休!

    众人离去之后,邱若兰留了下来,将这些日子的账目交到了杨生的手中。

    “邱府我准备卖掉……”邱若兰轻声说道。

    杨生点点头,看着这位又清瘦了许多的表妹,有些责怪的说道:“以后安心教书,不要想那么多,日后只要有我一口吃的,就绝对不会饿到你!”

    邱若兰的脸色一红,没有吭声。

    杨生站起身子,轻叹着,“这些日子,让你们受委屈了!”

    “我们也算不上受委屈,倒是您那位红颜知己,怕是担心你担心的要死!”邱若兰甜甜一笑,有些调皮的看着杨生。

    杨生有些窘迫,“这个……我日后和她再说!”

    “那我先退下,你可要好好的安慰一下!”邱若兰抿嘴笑着,转身走了。

    杨生沉默了片刻,却是摇了摇头,转身向着云锦姑娘的房间走去。

    两位姑娘正坐在院子里,低声的交谈着什么。

    杨生走过来的时候,听到云溪姑娘说:“姐姐,你看他在州衙里面的样子,好吓人的!如果你们两个洞房的时候,他突然间发脾气,那可怎么办?”

    “休要胡说!”云锦姑娘脸色一红。

    云溪姑娘眼睛瞪了起来,“怎么会胡说呢?你又不是没看到?要不你们成亲的时候,我藏在床底下,他如果敢胡闹的话,我帮你制止他……”

    杨生的脸色有些发黑,“你要是敢藏在床底下,我就敢把你丢到湖里去……”

    “你……你这人怎么偷听别人说话?”云溪姑娘吓了一跳,一只手指着杨生。

    杨生瞪了她一眼,将她驱赶开来,坐在了云锦姑娘对面。

    云锦姑娘的脸色一红,有些羞答答的低下了脑袋,满是柔情的眼睛,盯着自己的手指。

    杨生笑着,“这些日子没有书信传回来,这是我的过错!”

    云锦姑娘还是没有开口说话。

    杨生眨眨眼睛,笑着说:“其实我很早就想写信来着,但是那群臭兵汉,一个个盯的太紧,总要找机会嘲笑我!我这不能让人觉得,你在家里太严厉,要不然人家会以为,你和云溪一样不懂情理,对吧?”

    “姓杨的,你什么意思?”云溪姑娘大为恼火。

    杨生挑着眉头,看都没看云溪姑娘。

    “姐,咱们走,不嫁了,真以为咱们离不开他呢?进府这么长时间,连个成婚的约定都没有,咱们离开这里,日后我养着你!”云溪姑娘去拉着云锦的手腕。

    杨生笑着打落,“杨某尚在丁忧,所以不能够和姑娘成亲,三年之后会娶了姑娘的,到时候你这妹妹可不好办……要不找个人把她嫁了吧?我看街口的那个裁缝就不错!虽然年纪打了一些,眼睛也有问题,腿脚还不灵便……”

    “杨生……”云溪姑娘的小宇宙有些爆发。

    云锦姑娘噗嗤一笑。

    杨生不理会云溪,然后在云锦姑娘耳边悄悄的说了一句,惹得云锦姑娘一阵的脸红。

    “你们说了什么?”云溪姑娘瞪大了眼睛,急忙过来。

    杨生站起了身子,吹着口哨的向着门外走去。

    “姓杨的,你说什么了?我可告诉你,我不会嫁给那个裁缝,要嫁你去嫁……”云溪跺着脚,恼怒的大叫。

    杨生回头看了一眼,一脸笑容的走了。

    “姐,他说什么了?”云溪姑娘拉着云锦姑娘的手腕。

    云锦姑娘有些犹豫,“其实也没说什么……”

    “什么没说什么?一定说了什么,你就是不想告诉我,你到底什么意思?”云溪姑娘大为恼火。

    这个时候,杨生已经回了屋子,却不在理会两位姑娘在瞎想一些什么东西。

    坐在书桌前,杨生扯过了几张白纸,迅速的书写着某些内容。

    第二天,中原日报事隔多天,再次发行。

    这一次,同样带着戏曲,然而戏曲还在最角落的位置。

    在这中原日报的最大板块上,却写着二十余勇士,一路狂追八十贼人。

    这一天的中原日报,将这些日子所发生的事情,全都详细的写了上去。尤其是对陈六子等人的赞赏,更是不绝于口。

    雄州城的人看到这报纸的时候,一个个脸上闪烁着兴奋。

    二十个士兵,追着八十贼人?光是想想,就让人觉得热血沸腾。而陈六子在这一天,成为了雄州城街头巷尾都在谈论的英雄,一举成了名人。不止是他,连他手下的那群大头兵,也都一个个充满了光环。

    当然,杨生在自己的身上,也有些描述,却是并没有那么多。

    在杨生看来,还是要多赞赏一下陈六子,这才是杨生需要去做的。

    北宋弱,也和士兵的地位有些关系。

    这些军人脸上刺字,地位比犯人高不了多少,这在杨生看来是一种病态。

    军人是保家卫国,是守护河山的,无论在每个时期,都是一群最伟大的人。这种默默付出的行为,在杨生的眼里,就相当于神圣这两个字。

    杨生想要通过这件事情,稍稍的扭转一下,让军人的地位能够明显的提升。虽然道路漫漫,却总要踏出第一步才好。

    这张报纸也送进了州衙,落到了和诜的桌子上。

    和诜咬着牙,脸色铁青的要死,这纸张上有关于张敬的话题很多。贼人逃脱的罪责,基本上都在张敬身上,里面虽然没有点名他这位知州大人,但还让他的威望有了几分损失。

    和诜眯着眼睛,握紧了拳头,冷哼着,“运气好罢了,真以为自己是武曲星转世?”

    薛班头没敢答应,只是缩着脖子。

    和诜站起身子,刚想走出大堂,却听到外面传来了急促马蹄声。

    “报……北地战报……”

    和诜的身子一震,心头狂喜,北地的战报出来了,杨生那愚蠢的推断,是不是该吞回自己肚子里了?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