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宋时歌舞 > 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战而退
    大军开拔,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事情。

    探马、先锋、后勤等一系列的要事,都必须要妥善的处理,而且这一路上的行军速度,安营扎寨的地点,都必须有着严格的把控。

    杨生第一次带领这么多人,心底也没有多少底气,所以临出发的时候,从大名府找来了两位老将,都是上了年纪的那种。

    这两人经验丰富,身子硬朗,也恰好符合杨生的要求。临走的时候,杨生还特地找两人谈过话,在营中充其量,也只是一个幕僚的角色,并没有太多的军权。

    这并非是杨生贪恋权利,而是懂得军令必须出自一人,否则别说是一万人的队伍,就是一千人的队伍,都有可能乱了套。

    林武担任先锋官,陈六子等二十余人负责杨生的安全,而后勤方面则是让户曹赵臣来担任。

    赵臣本不愿意,奈何杨生恳求的厉害,无奈之下才上了这条贼船。

    大军出城之后,行军速度便发生了改变。

    前半天的时候,基本上都在急行军,而后半天的时候,却一直在保持着匀速前进。

    两位老将因为这件事情,特地过来询问过杨生,但杨生也有自己的理由。

    现如今这群人,身体素质还有待于加强,前半天可以当做适当的集训,而后半天可以帮助恢复,可以说是大大的加强了行军强度。

    一连走了两天,杨生的行军策略再次发生了改变。

    一万余人的速度,变得极为缓慢,而且每天行军不超过四十里。这种路程即便是对于乡兵来说,也没有任何问题。

    临近黄昏的时候,大军已经停止了行军,找了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开始埋锅造饭。

    杨生下了马车,看着周围的景色,取出了随身携带的地形图。

    这张地形图,可以说是杨生的命根子,一路从雄州来的时候,就一直在勾勒,即便是如此,到现在也没有完全的画满。

    “大人,咱们走了四天了,才堪堪走到了清河,这何时才能够赶到河间府?”老将王恬上前,有些焦急。

    杨生沉吟着一笑,“用不了多久,将军何必着急呢?”

    王恬看了看杨生,有些急躁,“大人,我这是在替你着急,要是去的晚了的话,那可是什么油水都没有了!咱们这次出发,难道在外面转一圈就回去?”

    “若是转一圈就回去,对你们来说,岂不是好事么?”杨生莞尔笑着,放下了手中地图,望着北方,“你们随着本官出来走一圈,既能够免了徭役,又能够减免赋税,而且还能够都活着回去,这便是最大的好处啊!”

    “那功劳……”王恬一叹,“大人久一点都不想着功劳?”

    “功劳?这一群乡兵去了,你觉得真能捞到功劳?王老觉得他们能够和梁山反贼交手?一群没卵子的新兵罢了,本官也没指望他们怎么样!”杨生笑了,吩咐道:“让人加强警戒,不准许出任何乱子!晚上的时候,带人诵读军纪,若是有人触犯的话,马上遣送回去,徭役赋税增加三倍!”

    王恬有些咂舌,却也无可奈何的转身。他不清楚这位杨大人,为何这么在乎军纪,每天晚上都要让人念诵三遍,否则根本不准睡觉。

    这一点,王恬不知道该如何去说,索性便不说了!

    “大人,您说的红绸子,已经带来了……”陈六子小跑回来。

    杨生点着头,“没人分发一条,系在手臂上,用来辨认敌我……”

    “好!”陈六子一转身,向着远处走了。

    杨生站在原地,再次的将地图取了出来,神色越发的凝重起来。这几天让他有些神色不安,感觉总有什么事情要发生。因为之前派出去的信使,竟然一个都没有回来。

    按照正常情况,每天都应该接到信使,但从大名府离开之后,四天时间竟然音讯全无。

    梁山那群人,莫非真的跑了?

    如果真的跑了的话,对他来说可是坏了大事!这群人就好像泥鳅一样,而且这河北路这么大,真的想要抓住他们,实在是有些不顺。

    杨生站起身子,在原地踱着步子,思虑了半天之后,转身回了帐篷里面。

    抽出了白纸,在上面迅速的写下了一篇文章,转交了出去。

    无论如何,舆论上的压制,必须要做足,而且要做的天衣无缝。

    这些日子以来,杨生每天都要写上一两篇,关于梁山众人犯下的过错,故意丑化和妖魔化梁山众人。虽然暂时还没有看出效果,但如果梁山众人真的逃脱出来,那效果必然会发酵起来。

    月上中天,一群群士兵们围着篝火,面上带着不善的在念诵军纪。

    这些日子缓慢的赶路,让这些士兵也或多或少的有些疑惑,然而老将王恬带回了话,杨生杨大人根本就不相信他们,能够和梁山反贼交手!

    这让许多士兵心底不服,一个个看向大帐的目光中,都有些愤懑。

    杨生站在帐篷外面,却并不在意这些士兵的目光,转头看到远处的营地外面,两道影子飞奔了过来。

    “杨生可在营内……”

    杨生猛地回头,脸色郑重起来。

    “杨生,梁山反贼狡诈多段,趁着王大人不备,攻陷了河间府,现如今已经逃到了冀州方向!王大人有令,命令你等火速前往冀州,拦截住梁山反贼……”

    杨生紧握着拳头,眼睛里几乎蹦出了杀人的火花。

    “大人,怎么回事?”陈六子迅速的冲了过来。

    杨生目光盯着来人,看到两人翻身下马,正对着杨生大叫,“杨生,还不快快调集士兵,前往冀州拦截梁山反贼?”

    杨生眯着眼睛,“尔等是何人?”

    “我乃王义王大人麾下亲卫……”

    “放肆,本官从来不曾见过你,你还敢说是王大人手上亲卫?”杨生怒喝一声,阴沉着一张脸,“尔等冒充兵卫,犯下的可是滔天大祸!来人啊,给本官拿下……”

    “杨生,你敢?”来人大怒,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杨生冷哼一声,陈六子已经动了手,二十个亲卫已经翻身冲了上去,三下五除二的将两人按了下来。

    “大人,您这是要做什么?”王恬有些吃惊,急匆匆的跑过来。

    杨生冷着脸,没有理会王恬,几近狰狞的说道:“拖出去砍了脑袋!”

    陈六子满脸的狞色,捂住了来人的嘴巴,七手八脚的将他拉了出去,挥手便是一刀。

    一腔鲜血腾空而起,尸体已经缓缓的栽倒在地上。

    “来人!”杨生脸色沉重,“今日是谁守着营门?为何放人进入营地?”

    陈六子已经回来,而身后的十几名亲卫,各个面色凝重。

    “大人,刚才那两人说是王义王大人的亲卫,我等才放他进来……”一个二十多岁的男人,急匆匆的跑了过来,跪倒在地上。

    “你可知道,今日你这是犯了什么错误?若不是本官发现的及时,这两人万一发出讯号,咱们整个营地都要被人偷袭!你这是在葬送所有人,你知道么?”杨生怒声呵斥道。

    “小的不知道这么严重!”卢大林脸色异常苍白!

    “严重?你这是将所有人的性命当儿戏!来人,重责十鞭!责令他托着这两颗脑袋,逐个帐篷道歉!”杨生眯着眼睛。

    卢大林咬着牙,种种的点头。

    杨生转身回了营帐,陈六子几人跟了回来,而老将王恬带着另外一名老将,也急匆匆的进了杨生的营帐。

    “大人,您杀了王大人的来使……”王恬还是心有余悸。

    杨生回过头来,深吸了一口气,“派出探马,沿着冀州路线摸索,告诉手下兵将,今天夜里好好休息,明天一早开拔!”

    “大人,我们要去往冀州?”另外一位老将何虎询问着。

    杨生沉吟道:“不去!他王义败了,让我等去拦截,难道我们上去送死?一群乡兵,哪里能够挡得住梁山贼子?”

    两位老将对视了一眼,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杨生随手杀了王义的人,这让他们心底有些震惊,而杨生让人拖着脑袋在营地里道歉,并且挨个营帐的道歉,这又让他们觉得手段异常高明。

    这一万多人都是乡兵,这些乡兵平日里在家务农,根本就没有见过血腥。

    杨生这一手,可以说杀人立威,也可以说是让众多乡兵都看到了血腥,只要明天早上一到,这群乡兵恐怕会有一个气势上的提升。

    只不过,杀了王大人的亲卫,还是让人有些胆寒。

    两人摇着头,转头向着自己的营帐走去。

    天色刚刚亮起来,一道道战报随之传来。

    两名探马进了大帐,禀告道:“冀州的确发现梁山反贼的踪迹,人数三万左右,都是老弱,而并非梁山的主力。前方探马已经打探到,梁山骑兵队伍进入冀州三日,游离在枣强一带……”

    “可曾看到王大人的兵马?”杨生询问道。

    “没有!”

    杨生眯着眼睛,握紧了拳头。

    果然是这样!

    王义这个王八蛋,梁山的人已经到了这里,王义才将消息透漏出来。如果现在顶上去,迎着梁山众人,只怕是凶多吉少。

    “调令林武,率领五百骑兵,向北接触梁山反贼,报上我的名号,且战且对,不可被人纠缠住!”

    “是!”陈六子拱手,转身走了出去。

    “拔营!后撤!”杨生沉着一张脸。

    “大人,我等已经迎上了梁山反贼,哪里有后撤的道理?”王恬急忙站了出来,脸上带着怒容,“杨大人若是不敢迎战,给本将一千人马,现在就去剿灭了梁山反贼……”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