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宋时歌舞 > 第二百三十五章 说散就散
    杨生目光如电,扫向了陈六子。

    陈六子看着杨生这表情,有些不情不愿的低下了自己的脑袋。

    “诸位!”杨生提高了嗓音,脸色沉静,“这一路来,杨某人感谢诸位兄弟的努力付出,感谢诸位兄弟的关照……然,乱民已经诛杀,河北大局已定,诸位兄弟……受杨某一拜!”

    话音落下,杨生已经微微拱着手,郑重的拜了拜。

    红绸军的士兵们,纷纷将目光落到了杨生的身上,一阵交头接耳的声音,从大军中传了出来。

    杨生看着这一幕,仍是大声说道:“我红绸军于河北大乱时力挽狂澜,于百姓危难时挺身而出,纵然前方刀山火海,我红绸军亦是给身后的百姓,打下了一片湛湛青天!杨某这一生,为诸位兄弟感到骄傲,为诸位兄弟们感到自豪!这功绩,这伟业,谁敢说我红绸军不是好男儿?”

    众多红绸军望着这一幕,内心中一阵的血脉喷张。

    “天下为难,我们力挽狂澜,天下太平,我等便恢复农桑……”杨生上前了一步,身穿一身白色的袍子,于初冬凛冽的寒风之中,被吹得猎猎作响,“悠悠苍生,湛湛青史,我等也会被后人铭记,被苍生所祈祷,被万世所称颂……”

    这话说出来之后,整个红绸军的气势,仿佛一下子高涨了许多。

    被后人铭记!被万世称颂!

    这简直让这群人,有种发自内心的自豪,一个个脸色激动的望着杨生,心潮澎湃。

    杨生看着一张张脸孔,心底十分清楚,这是他们该得到的称赞,这是他们应有的骄傲。

    “今日,我等收起了自豪,收起了骄傲,散兵于这大名府外……”

    嗡……

    这个时候,议论的声音更大了起来。

    十万兵!

    说散就散了?

    梁子美远远的看着这一幕,内心中异常紧张,杨生说出这些话的时候,他并没有太在意,然而这些士兵的反应,还是出乎了梁子美的预料。

    这十万的红绸军,如果真的发生什么意外,梁子美只怕要身死在这里。

    “诸位,杨某虽然有诸多不舍,却也知道缘分这东西……若是有朝一日,再有贼寇出没,杨某人定然高举红绸大旗,唤我十万兄弟……”杨生说道此处,再次躬身行礼,眼眶已经微微有些红润。

    这并非是杨生故意煽情,而是因为这段时间的接触,已经彻底的和这群士兵门水乳交融。在杨生的眼里,红绸军就是他,他就是红绸军,今日一散,他日必然还有相见的时候。

    “杨某人保证,回去之后便上书朝廷,减免诸位兄弟的徭役赋税!若是朝廷不允,杨某亲自上京,也要为众位兄弟争取……”杨生深吸了一口气,笑着说:“现在,命令各营人马,没人领取十日粮食,没人领取一贯钱……便散了吧!”

    杨生说完之后,躬身行礼,却看到十万红绸军,依然站立在原地,直楞楞的盯着杨生,一点想要挪动的想法都没有。

    “大人……”索超纵马上前,眼眶有些微红,“我等身为红绸军……”

    “散了!”杨生面色一冷,咬着牙的说道:“回家,去见自己的父母,去见自己的妻儿,尔等告诉他们,你们是真英雄……”

    初冬的风雪,依旧在大名府外吹动着。

    十万的红绸军,一个个犹如屹立在原地的雕像,眼眶红润的看着杨生。

    “尔等敢抗命?”杨生于风雪之中转身,怒视着十万人。

    “我等……不敢!”老将王恬,低着头,拱了拱手。

    “各营都头,指挥手下士兵,依次散去……”杨生大声说着。

    “大人……”王恬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翻身下马,看着这个前些日子,还敢藏兵于太行山的年轻人,今日却要散了这十万兵,心底一阵的复杂,“请受我等一拜!”

    “请受我等一拜!”

    “请受我等一拜……”

    十万军,十万声,十万怒吼,十万扣!

    杨生转过身子,平定了一下内心的情绪,目光望向了梁子美,“梁大人,杨某今日散了这十万军,但会留下两百余人,将我红绸军的功劳簿带回雄州……”

    “可!”梁子美冷漠的点着头。

    杨生直起身子,看了眼梁子美,然后转身上了马车。

    杨生的身影一消失,整个红绸军仿佛炸了一样,一个个神色失措的看着那辆马车。

    北地风雪,已经随着寒风落了下来。

    众人无法看到杨生,只能够看到那马车,折返向了雄州方向。

    梁子美看着杨生离去,心底也有些怨怒,不过杨生的理由充分,他实在是不好阻拦。

    这个时候,红绸军才开始在王恬等人的带领下,下发粮食,分配人手,结帮拉派的开始返乡。

    散了,真的散了!

    这些红绸军相互观望着,一个个沉默无声,不过每每有人向着东北方向望去。

    在那个方向,还能够隐隐约约的看到一辆马车,以及十几个亲兵的身影。

    杨生离开了大名府,没有进城。

    这消息传进大名府的时候,导致整个大名府都开了锅。

    这半年以来,河北风头正劲的就是杨生,现如今终于平定了乱军,却于大名府外挥挥手,散掉了十万乡兵,请辞了朝廷所有官身,只身一人回了雄州。

    原本大名府中,准备了好多场盛会欢呼,现如今却发现杨生没了踪迹,让人内心中隐隐有些失落。

    片刻之后,关于杨生离去的各种消息,在城内便彻底的传开。

    有人说,杨生只是因为河北大乱,为了河北百姓,才不得已走出了雄州,平定了乱局。既然乱局已定,那么杨生便索性回去,不再贪图半点功名利禄。

    有人说,杨生在城外与梁子美有了冲突,所以大闹了一场之后,便辞官归隐。

    种种传说在大名府中酝酿着,却无人知道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此时,一队人马,从大名府城门中冲了出来,直奔汴梁方向。

    “杨生散了十万乡兵,必须在第一时间让童大人知道……”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