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斩金 > 第十八章 规划
    看着罗三的样子,再看看周围几人的神色,赵振觉得自己的情绪太过于外露,以至于杀气四溢。

    赶紧低头喝茶,然后换了副面孔,笑呵呵的说道:“不说这些不相干的了。

    其实咱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赶紧赚钱,赶紧过上好日子,这些才是正经!

    其它的事情,还轮不到咱们去管啊!”

    “对喽,振儿这样想,为娘就放心了……”赵振的爹娘,看上去显然是松了一口气。

    不过罗三显然不相信赵振的说法,刚才的那个眼神,绝对不是在开玩笑。

    现在没有当场发作,不过,这件事情显然没有翻篇。总有一天,他赵振会踏平王屋山的,罗三心中暗想。

    吃完了饭,赵振跟罗三详细聊了聊马匹的事情,现在手上有钱了,看样子是可以购买一批马回来。

    在工业革命之前,马匹就是地表最快速度。

    马匹代表着高度的机动性,代表着更快的信息传递速度,代表着更加强大的冲击力和破坏力……

    即便火器足够成熟,可以大规模投入使用,部队想要获得机动性,依然只能依靠马匹。所以,组建骑兵部队,就成为唯一选择。

    赵振要求罗三他们半个月内购入15匹以上的战马,在玉泉新村建好马厩,然后开始训练少年团的那些少年们骑马。

    训练骑马的目标,是能够长时间的驾驭马匹,迅速到达指定地点。

    作战的时候不要求骑马,所以,这种兵种的准确叫法,应该叫做骑马步兵,或者叫做龙骑兵。

    罗三的任务是马,罗七的任务是马厩,而罗五的任务则是在县城里找一些逃难的人来玉泉新村这里做工。

    赵振又带着罗家三兄弟来到玉泉新村的工地。

    现在的工地上已经是热火朝天,因为知道很快会有一批人赶来,所以,赵石和牛叔决定先建好一批临时的竹棚子。

    这些竹棚子有屋顶和地板,但是周围并没有什么遮挡。因为比较简单,这种简易竹棚已经搭了10多个,按照估算,容纳一两百人睡觉的没问题。

    赵振看了以后,认为这个做法非常好,现在的天气虽然还有点凉,但是毕竟已经是春天,不会太过寒冷。

    跟赵石一起确定了马厩的位置,确定建设的细节要求。

    赵振围着新村走了一圈,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这么一群人过来,吃饭问题怎么解决呢?

    之前的村民,每家都有自己的房子,虽说物资也不丰富,但是总是有地方吃饭,有地方睡觉。

    现在马上要来一群人,他们身无长物,所以一切都要考虑到,否则来了就会一团糟。

    赵振把爹、牛叔、牛力、虎子、猴子,还有罗家三兄弟都叫了过来,开了个现场办公会。

    他把之前那个规划图纸拿出来,所有人一起把功能分区,公共设施重新一起确认一次。

    一番讨论后,在原来的基础上,完善了新村的规划。现在的新村,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了。

    首先,最西边是校场,也就是少年团操练的地方,校场的旁边规划了军械库,兵营,然后是合作社办工的地方、粮仓。

    中间区域是居民区,学堂和仓库。东边则是马厩、作坊。

    大家一致认为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弄一个城墙,现在毕竟流寇很多,只有这样才安稳。

    这个规划里,重点规划了几个事情,分别是饮用水,生活污水处理,厕所和集中式的化粪池,共同垃圾桶,最后就是沐浴的地方。

    所有人一致认为厕所不用那么讲究,而沐浴的地方这些都没啥必要。

    而且,生活污水的处理非常麻烦,要从各家挖出暗渠,然后通到一个统一的大池子,然后再从下游送入河里……

    但是,赵振却非常的坚持。

    一群人聚居在一起,最大的隐患就是传染病,所以公共卫生才是重中之重。

    相对于吃进肚子里的东西,更大的麻烦在于我们排泄出去的东西,如何处理。这个难题,直到后世也都是一个大麻烦。

    不过,现在的世界,相对于后世,空旷太多了。在没有大工业的前提下,环境对于这些污染的承受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因此,最大的难题是如何保持好聚居地的公共卫生。

    看到这个规划,所有人都不说话了,这可不是30-40号人,两三个月能做出来的活计。

    赵振看看大家的样子,笑了笑说:“光靠现在我们自己的人手,怕是不够。

    不过,等白秀才带了人来,人手应该就够了。现在先集中人力,优先做好粮仓、厕所和化粪池,臭气熏天、屎尿横流的地方,没人想待着。”

    现在所有人都以赵振为首领,既然首领已经决定必须这么干,下面就是执行。赵振又详细的把生活污水处理,公共厕所和化粪池的要求再三强调。

    “沟渠必须有这个深度……要是没有这个斜度,这些脏水就会倒灌,下雨的时候就会更加严重

    ……暗渠现在先挖好,这个阶段所有人的生活污水,先不走这个水渠,都先直接到下游倒入河里……我会烧一种叫做水泥的东西,等有了水泥……”

    散会后,赵振把罗家三弟兄留下,交代了几句。

    一个是开始采购粮食,以糙米和面粉为主,二是找一些泥瓦匠来,最好从逃难的人家里找,这些人里,如果有懂得开窑烧砖就更好。

    几人领命而去。

    简单看了看操练,两天过去了,现在所有人都能站军姿超过半个时辰,进度已经超过了当初的计划。

    流动红旗现在在猴子他们那个组,之前猴子他们那组的成绩最差,经过猴子的棍棒教育以后,现在是后来居上。

    看到站军姿已经有一些成绩,赵振决定加快进度,要求三个小队,2天内达到站军姿一个时辰的目标。

    而站军姿的好处,也开始慢慢展现出来,这些参加训练的少年,无论是身体姿态还是精神状态,都非常的昂扬挺拔。

    看到少年团自己已经可以自己进行训练,赵振决定不用整天盯着,隔几天过来检查一遍就好。

    回到家里,看到在院子里又搭好了一个竹棚,竹棚靠屋顶的部分没有封死,而是留下了一尺高的缝隙。

    竹棚里面已经做好了三个灶台,正在烤火硬化炉膛。

    这些炉灶按照他的要求,灶台有一点倾斜,锅摆上去就可以斜斜的搭住,这样一来,炒茶就更加方便了。

    这么重要的工序,他可不放心放在其它地方。

    不一会儿,张梅花来了,还带来了今天的茶叶,一共是三大筐,这是七八个女孩一天的劳动成果,又差不多二十斤重。

    赵振拿出账本,在他们的名下,记下了没人的茶叶数量。这个是凭证,将来一斤茶叶50文,月底就会一次结清。

    处理完了茶叶,看看灶台已经基本烤干,赵振卷起袖子开始炒茶。

    他炒茶的时候,除了几个信得过的人,他把所有人都隔离开来,这个阶段,说实话,他还没有足够的手段,让这个秘密能够保持下去。

    而一旦这个秘密泄露,自己的敛财大计必然付诸东流。现在能一起炒茶的,只有赵振的娘。自己的娘都信不过,恐怕也没人能信了。

    两人连续炒了几锅,终于炒完了今天的新茶。炒好的茶,正好赶上爹,牛叔他们从新村那边回来。几个人三下五除二,很快就装好。

    通常,三到四斤茶叶,才能做出一斤的干货。这二十斤青头,看上去很多,真正炒出来,也就是六七斤的样子,半两装一筒,也就是差不多200筒的样子。

    如果孙大夫的饥饿营销法能够成功,那就意味着几十万两银子的进项,有了这些钱,赵振就能够大展拳脚了!

    第二天,罗七就领着十几个人来到赵振家。

    “赵爷,这是三家人,这个会烧砖瓦,还会烧瓷器,这家是木匠,他是泥瓦匠……都是从济南府那边逃难过来的……都愿意跟着爷出力干活。”

    “小人叫李德盛,会烧窑,砖瓦,瓷器都会,俺们一家都愿意在赵爷这里干活,只是求有口饭吃……”,说着就跪下,连连磕头,其它所有人也都一起跪下。

    赵振看着这群人,连忙道:“大家只要好好干活,不偷懒,在我这里,一定能让大家吃饱穿暖,决不会亏待大家。

    你们全部的人,从今天开始,就是我赵家的人了,我都收下了,起来吧!”

    听到赵振这样爽快的答应收留所有人,无论男女老幼,各个都感动不已。

    在这个时候,虽说也有一些人家愿意雇工,可是一般都只是雇佣成年工匠,对于他们的家人,却决计不会负责的。

    因而赵振这样的做法,让这些工匠和他们的家人都感到非常温暖。

    看看就快中午,赵振就让老娘赶紧做一些稀饭,分给这些人,看上去他们好像很久都没有吃过一顿像样的饭菜了。

    吃完饭,就带着这群人来到工地。赵振让三家先选了一个竹棚,然后让他们赶紧进山砍些竹竿,把周围封闭一下,先将就着住一阵子。

    有了小家,才能建设大家,这是赵振的理念。一个连家人都没法照顾的人,是不可能做的好工作的。

    至于吃饭就由村里统一安排,跟少年团吃同样的饭食。

    由于多了许多人,就干脆在河边的一处空地,搭了炉灶,让新来的这些人中的女眷,跟着赵振的娘一起做吃的。

    下午的时候,罗五和罗三,两车粮食来到村子里。现在新村的粮仓还没开始建,这些粮食就暂时放在里长家里。

    老里长家里人口简单,房子比较多,而且他是村里的耆老,威望极高,放在他那里,大家都放心。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那些新来的工匠和家属,看到一袋袋的粮食堆满了屋子,心里说不出的踏实。

    看到这一幕,赵振心想,以后新来的人,全都带到粮仓参观一下,哼哼……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