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斩金 > 第五十二章 会面
    赵振一行来到蓬莱的时候,已经是第三天的下午了。

    不管周围人如何劝阻,赵振可以说是一意孤行。从这些零散的信息里,赵振感到这个对手不是一般人,他们到底是什么人,想做什么?这一切,他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确认。

    猴子手下的探子查到,这两人并不是孤身在此,他们的同伴至少有200人之多。这些常年行走在外的商队,武力值可都是不低。

    这样一来,就必须有足够的人手才可以了。毕竟,这次赵振并没有打算真的给他们一个水泥匠带走。

    白秀才、牛力、猴子几人认真的研究了,安排了不下300人来确保这次行动的安全顺利。

    本来还想安排更多,被赵振制止了。

    “这里是有官府的……他们这点人,翻不起什么大浪……发现不对,就赶紧通报官府……就说,就说他们强抢官员家眷、意图强奸、扰乱治安、辱骂当今圣上……反正什么罪名大,就说什么……”

    众人一脸黑线……

    傅存厚带着赵振,来到临江楼。

    此时的临江楼,实际上已经被两边来的人给占满了。楼上的单间,左右都是猴子安排的人。

    赵振几人推门进屋,房间里还是那三个人。

    那个中年书生拱手道:“敢问可是玉泉村的水泥大匠?”

    赵振并不说话,只是盯着坐在座位上的两人,上下的打量了许久,然后对牛力说了几句话。

    不一会儿,牛力和另外一个人,拎了七八罐十斤装的仙酝酒放到了两人的面前。

    赵振道:“欢迎从草原上远道而来的朋友,祝你们牛羊肥美,风调雨顺!”

    不等那文人说话,两人脸色微微一变,交换了一下眼神。

    赵振看到二人表情,知道自己猜对了,又道:“草原来的朋友,咱们聊天只需要美酒和歌谣,难道还需要其它人来帮我们做翻译吗?”

    那年老的大汗哈哈大笑,起身挥挥手,中年文人立刻退了出去。

    赵振也摆摆手,牛力和傅存厚也离开了。

    赵振一进门就知道,这两人身份不一般,再玩虚的,已经没有必要,干脆直来直去,真刀真枪更好。

    只听那年长大的大汗哈哈大笑,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汉话说道:“果然英雄出少年……朋友聊天,还需要那么多人伴随左右吗?”

    在13世纪初年的东亚地区,文化上依然是以中原为尊,南宋自不必说,汉话本就是官方用语。就连蒙古、西夏、吐蕃、大理、甚至西辽等国的上层人士,也都多少懂得说汉话的。

    原来老头子什么都知道啊,果然不是普通角色。

    赵振大喝一声:“猴子,都撤了吧!”

    就听得两边稀里哗啦,丁零当啷,伴随着一阵嘈杂的脚步声,听起来两边的房间里至少又三四十人!

    那年轻的,明显有点压不住火气了,正欲发作。旁边年老的那个大汗显然养气功夫了得,依然是一脸的微笑。

    只见他一摆手,作了一个邀请的姿势:“既然有好酒,那么就是我们草原人的朋友,来,这位朋友,请入座吧!”

    赵振拱拱手,一屁股坐下,然后从旁边地下拎起一坛酒,排掉蜡封、泥封。顿时,一阵酒香弥漫整个房间。

    赵振将桌子上的酒碗摆好,一人斟了一碗酒,然后端起一碗,一饮而尽。接着用挑衅的眼神看着两人,将酒碗反过来,表示全部喝完。

    那两位蒙古汉子对视一眼,也都一饮而尽。

    这跟后世谈事情喝酒一个道理,要是连这样的挑衅都不敢接招,定会被人看不起。那两人当然不肯在这时候认低服小,于是,就算明知此酒刚烈无比,已然要一饮而尽!

    那个老汉子酒量了得,喝完也是面不改色。年轻汉子有点顶不住,干完之后,连连咳嗽。

    赵振还要倒酒,那年老的知道赵振还要来,害怕年轻汉子会顶不住。于是,他拱手问道:“你不是造水泥的大匠吧?”

    赵振受伤没停,问道:“你们也不是蒙古商人吧?”

    那老汉哈哈大笑:“明人不说暗话,在下赤老温!”

    那年轻人忍住咳嗽:“托雷!”

    赵振手一抖,酒洒了一桌,差点冲口而出:“你郭靖安达可还好啊……”

    想想好像槽点不对,赶紧把酒坛子放在桌子上。

    赵振想了想,还是确定一下为好,就随意道:“原来是四王子和怯薛长大人啊,赵振这厢有礼啦!”

    两人一听,吃了一惊。蒙古崛起虽然也是重要的事情,但是,这千里之外的一个乡民,怎么会知道的这么清楚。

    看着二人的表情,赵振确认了两人的身份。

    这年青人就是刚刚一统草原的成吉思汗的四子,托雷。而那个老头,则是成吉思汗的爱将,蒙元的开国功臣,现在是掌握着蒙古最精锐的怯薛军的四人之一,也是蒙古“四骏”之一的赤老温!

    这两个人可是蒙古国的重量级人物,如今为何出现在山东地区,难道成吉思汗会很快对金朝用兵吗?赵振心中升起无数疑问。

    赵振看着这个年方十六的中二少年,再过几年,就会跟随他爹东征西讨。他有着极高的军事天赋,但也极其嗜杀。屠城、烧城,纵兵劫掠,那都是常态。

    那个赤老温乃是蒙元开国的四大功臣之一,如果铲除,应该也会少一些杀戮吧。

    赵振偷偷的摸了摸随身携带的竹筒火药弹,心里盘算着是不是帮后世除去一害。

    正在思量之时,只听那托雷有些不满道:“你这汉人,好没道理,既然已经知道了我们的身份,为何还不表明你的身份!”

    赵振听到这话,心中晒然一笑,这娃才十六岁,还是个毛头小子,并不是那个罪恶深重的蒙古大将军。

    一想到一个人要为自己未曾犯下的罪行而受死,感觉总还是有些说不过去。而且,除去这些人,历史可能会导向另外的方向,到时候,恐怕只会让局面变得更加不可控。

    想到这些,赵振抬起头,脸上堆满了笑意,朗声道:“赵振……”,犹豫了一下,不是自己不想说,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描述自己,想了一下,说道:“整个玉泉村,听我的。”

    两人一听,眼睛登时一亮。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