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实自从当上了乡民代表,每个月都要去玉泉新城那边开两次会,还帮着邹家庄的村民办成了几件大事。
现在,他在邹家庄也算是一号人物。加上他待人实诚,办事有公心,大家伙对他也是服气的很。
今天是玉泉“璧人会”招工公告的第二天。以往这时候,他要在村里的打谷场,跟乡民解释公告,安排乡民报名。
但是今天,他却是一张长条凳拦在屋门口。
“你啥都不用说了,不许出这个门!”赵老实气咻咻的大声道。
“爹,家里有二哥还有三弟在,我在家也帮不上啥忙……这个招工的工钱,转正了一个月起码有八钱银子啊……”说话的是一个面色稍黑的女子,五官说不上精致,但也端正。她是赵老实的三女儿,名叫赵桂枝。
“不行!”赵老实打断了她,“那银子会那么好挣的?你看隔壁铁蛋,去了铁匠铺当学徒,一个月也就是五六钱银子……一你一个女子,为啥开这么高的工钱?……肯定不是啥正经工……你还没嫁人,去那种地方,以后怎么找得到好人家……”
赵桂枝皱了皱眉道:“爹,不会吧,你以前不是常说,这玉泉村的营生,都是好营生,不会糟贱人,不会欺负人的吗?怎么今天就说不正经了?我看……”
赵老实气不打一出来:“你看啥!你看啥!我走桥比你走路还多,我吃盐比你吃饭还多,我会看不出这里的弯弯绕?今天这事儿,没得商量!不能去!你要是再说去,我就打断你的腿!”
“老头子,你这是弄啥哩!喊打喊杀的,有话不会好好说啊……”说话的是邹氏,赵老实的发妻。
“爹……娘,你看爹,他,他不讲道理……”女儿看到娘进门,赶紧跑过去拉着撒娇。
邹氏安慰了女儿两句,就把赵老实拉到一边,问道:“到底咋回事?玉泉招工,每次都是好好的,咋这次就不行了?”
“那不一样……那以前都是招男子,这次是招女子……”
邹氏一听这个,眉头一挑:“女子咋了?女子就不能做工了?那杨四娘子还领兵打仗哩,你咋不说?你女儿去做个工,咋就不行了?”
“那不一样,咱村那陈秀才都说了,哪里有女子正经工开这么老高的工钱的?还有,连账房,班头,全都是女子,除了青楼,哪里见过?他还说……”
邹氏冷笑几声:“哼哼……怎么,是他去过青楼,还是你去过青楼,为啥这么清楚啊?!”
“这……”赵老实被妻子这么一问,当场语结。其实,不要说他自己,原本不过是女真贵族手下一个奴隶而已。就说那个陈秀才,也是落魄的很,哪里会去什么青楼。
“他陈秀才孤家寡人,膝下无儿无女,整天价胡乱说话,也就罢了。你这个当爹的,还是乡民代表,怎么连这点事情也看不透。你就说说,赵大人给咱们找的营生,可曾坑过咱们?”
赵老实被她这么一说,自然的摇了摇头。
“那这次,为啥要坑咱啊?”
赵老实低头不语了,确实,这还真没啥道理。
“我看你这样,你要是担心这里头有啥弯弯绕,那你就干脆带着咱庄子这些报了名的女娃子,一起到玉泉新城那边,当面问问清楚。要是觉得不妥了,咱们就回来,要是没啥,那就留下……你说好不好啊,老头子……”
赵老实是上门女婿,那邹氏本家就在这庄子里,也算是大户。所以,两夫妻之间,倒是也没太多男尊女卑,很多时候,也是有商有量。
加上这次,其实是那陈秀才出言挑拨,才让赵老实乱了心神。经过邹氏这么分说,心中自是清明了不少,当下也就点点头,搬着凳子,到一边去坐着自个闷着了。
那赵桂枝知道娘说服了老爹,自是高兴的一蹦三尺高,飞也似的跑了出去。
她这次是约了三个同伴一起去报名的,其他三人据说都已经拿到了面试的资格,这会儿也都等着她的消息。
她这会儿要赶紧跑去报名,别耽误了时间。
三天后,赵老实干脆挂了辆板车,带着七八个女娃一起到玉泉新城那边面试。
到了面试的地方,看到那面试官全都是女子,只有一个大胖子是男子。
赵老实是认得孔之黎的,当下上前打了招呼,问起了之前的担忧。
孔之黎哈哈大笑:“老赵啊,咱家主做事,从来都是正经八百的赚钱。你就放心好了,你家女娃在这里,那是干正经工,赚正经钱,要是有人敢欺负她,那可是有玉泉军在后面撑腰呢……再者说了,这璧人会所,全都是贵人来消费的……“
孔之黎故作神秘的小声道:”连那公主王妃,都会来的……你说,要是这里不正经,那是不是说公主王妃全都不正经?所以啊,你的那些担心,自己关起门说说就算了,要是被人举报了,那就是诽谤,诽谤那些个贵人,可是了不得啊,是要下大狱的……”
听到孔之黎一番话,赵老实寒毛直树,连连应承下来。
另一边,赵桂枝的面试已经结束了。邹家庄这八个女娃,一共过了六个。过了的,就由那管事的大婶子带着,到集体宿舍去认了认床铺。
路程远的,就直接去领了衣服和个人用品,住下了。赵桂枝她们算是近的,就可以回家一趟,跟家人道别后,回来再领那些个人用品。
行李什么的,全都不用带。每个人有两套工服,一套被褥,还有洗漱用品,脸盆,杯子,牙刷,牙粉,毛巾,甚至还有一块肥皂和扎头的头绳。
肥皂可是个稀罕物,洗东西最是干净,玉泉这边也是刚刚开始有。大部分还是玉泉军内部在用,外面发售的少,而且价格很高。现在没人手里居然有这么一块,各个都是高兴的不行。
一众女子拿了东西,都叽叽喳喳兴奋个不停。
过两天就是正式的培训了,培训一共是三个月,跟会所的建设周期差不多能衔接上。培训期间全都是集体生活,每日学习训练,晚上还有熄灯的时间,完全没有探亲的假期。平日里,也只有每个星期有半天可以在玉泉墟附近走走。
赵桂枝认了床铺后,想了想,就没有领东西,还是打算先回家去跟娘和哥哥弟弟道个别,再回来参加培训。
所有通过面试的人,都领了一个小本本,上面印了领用物品的记录。领了的,就会有一个红色的圈圈。
赵桂枝认得一些字,是她大哥学了以后,教给她的。她大哥在玉泉军中服役,除了训练,也会有文化课。现在,据说大哥驻扎在莱州那边。
她看了本子上,大概能读懂上面的意思。这个本子的一个位置上,写明了自己现在的月例是“纹银五钱”。至于转正的那一栏,则没有写。
因为在这里做工,以后的住宿和吃饭,都是会所全包,所以这些钱就是能存下来的钱。
赵桂枝看着那个月例,心里已经开始盘算,多少交给家里,自己存下多少,当作自己的嫁妆……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