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斩金 > 第一百四十九章 轮子
    白秀才的这些小心思,赵振自然是没啥察觉。这会儿,他的心思全在那羊肉煲上了。

    饭点快到了,其他人也陆续到了,大家聊着闲话,等开饭。

    砂锅里的羊肉已经够了火候,肉香弥漫在屋里,让人食指大动。赵振用筷子夹了一块,放入口中,那带皮的羊肉,味道醇厚,肉质软糯,入口即化。赵振一边哈气,一边嚼着咽下,露出满足的表情。

    “味道好极了……哎,别围在这里啊,赶紧的,去拿碗筷,开吃了啊……”

    吃饱喝足,大家也懒得收拾碗筷,就这样瘫坐着喝茶聊天。

    四轮马车是近期的明星产品,大家的话题很快就集中到这上面了。

    “……要我说,这马车确实是高明,比之前那些马车好多了……”

    “不过啊,这马车还是要在水泥路面才走得好,要是走其他路,还是不能跑太快,颠得慌……”

    “你就知足吧,咱们这还能小跑,你回头坐坐那些旧式马车,只能慢慢挪……”

    听着大家七嘴八舌的聊着,赵振突然来了一句:“你们说,咱这四轮马车,回头把价钱降下来,一家弄一辆,那才美啊!”

    牛力疑惑道:“一家一辆,怕是不行吧,谁用的起啊……”

    猴子也摇摇头附和道:“就算马车能降价,那拉车的马也不是家家都有的……城里也就是富商和官老爷家中能养得起马……要是到了乡下,一条村也才那么几头大牲口,那都是要下地干活的……”

    白秀才沉吟了一下,想到这么简单的道理,家主没理由不知道,为何还要提出来呢?

    于是,他没有说话,等赵振自己来解答。

    赵振听了一会儿大家的议论,点点头道:“是啊,家中有马,买得起四轮马车的,那都是百里挑一的富户,有家底的。也就是说,咱们玉泉生产了这么好的马车,但是,真正能够用得上的人,其实很少啊!”

    白秀才点点头道:“这不就是家主要发展公共交通的目标吗?”

    赵振摇摇头道:“公共马车,那也只能解决一小部分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没有那么多骡马,没有骡马,就算有了马车,还是用不上啊……”

    众人一时语塞,这骡马的问题,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而正如赵振所说,四轮马车无论是载人,还是载货那都是一流,没有了骡马,也都是镜花水月而已。

    就算马车的价格降到极低,也都是没办法普及的。

    赵振看到大家不说话,这正是他希望达到的效果,要引导这些骨干们学会观察和思考,从而有能力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嗯,咱们换个角度,我问你们,现在咱玉泉的工地上,要是想运点东西,一般要怎么运?”赵振问道。

    猴子想了想道:“看东西多不多,一般那就是自己背着,要么就是用扁担,要是一个人拿不动,就两个人一起扛,再不行,那就是用小车来拉……”

    这小车,可不是小汽车,而是独轮车的意思。中国独轮车发明的时间很早,西汉时期已经有这方面的记载。三国时期,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据说就是一种改良后,适用于山路行驶的独轮车。

    而且,中国人还发明了带帆,也就是利用风力助推的独轮车,非常的“拉风”。

    可是,跟许多中国发明一样,中国人自己应用的,并不是那么普遍。

    赵振接着道:“是啊,不要说马车了,现在就算咱们玉泉的工地上,独轮车都不多啊!这明摆着就是节省人力的好东西,为啥还没有好好用上呢?”

    “再说说咱们这大马路上,大部分走的都是人,独轮车,两轮板车都不多见啊!”

    白秀才思索了一下道:“恐怕还是没钱……”

    确实,赵振穿越过来,还不到一年。虽说各项事业那是如火如荼的开展,可是大家毕竟家底薄,独轮车也好,大板车也好,那也算是大件。才刚吃饱饭没几个月,这会儿能置办起来的人家,确实不多。

    就连玉泉建筑队,手上也没多少这种车。

    赵振点点头道:“各位,你们可知道,用车,和不用车相比,可以省多少人力?”

    牛力闷声道:“那省的可多了,要是肩挑手抬,也就是个一两百斤,也就是到顶了,还走不远……可用上小车,六七百斤都能拉得动!”

    “要是用上咱造四轮马车的那些零件,那些技术……”赵振引导着。

    一直没说话的文茂才,眼睛一亮:“要是用咱们最新的车轴、还有那轴承,再加上几个弹簧,车架子再弄上两条钢条加固,我看啊,拉个千八百斤的,也没问题!”

    文茂才越说越兴奋:“咱们这种车,比旧时的那些独轮车,肯定要好用很多倍啊!对了,咱们再用上润滑油,呵呵,肯定是顺溜得很,不会一推起来就吱呀乱叫!”

    以前木制得独轮车,因为阻力很大,没有轴承,又没有润滑,推起来全都是吱吱呀呀得乱叫唤,跟公鸡似得,所以得名“鸡公车”。

    白秀才斟酌了一下,道:“这样一来,会不会更加买不起呢?”

    赵振剔着牙,对白秀才道:“老白啊,要站高一些来看这个问题啊……”

    白秀才嘴角抽抽几下,他今天被赵振给狠狠的灌输了一轮公共服务的道理,现在脑子里还是一大堆新概念,这会儿根本反应不过来。

    难道,这也是公共服务,也要玉泉村来倒贴不成?

    赵振看到白秀才疑惑的眼神,大概猜到他的想法,就呵呵笑道:“没错,推广和改良独轮车也好,大板车也好,都不能算是公共服务……嗯,至少不能全算……研究的费用,可以算作公共开支,但是每家每户,每辆车,那还是要人来买的,不可能全都送……”

    “可是,咱们都知道,有了车子就能马上提高生产效率,能赚到更多钱……现在,他们只是现在没钱买车而已,如果他们能先用上车,然后肯定就会比之前赚到更多钱,到时候再还钱,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几人眼睛一亮:“贷款!”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