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找个大国抱大腿 > 第三六章:何不击其半渡
    子庆认为有点不妥:“大梁能战士兵本就不多,抽走一万岂不是更加空虚。”

    姬行说道:“骑兵优势是野战,用于守城是以己之短对搏人所长,何况黄池距大梁才一百里,骑兵一个半时辰便可赶来支援。”

    子庆听后又点头赞同:“好,我现去安排。”

    姬行又吩咐道:“大梁城外定有许多韩军细作,你每天半夜派两千人出城,今晚开始行动。”

    姬行认为每天晚上分批出发,韩军斥候虽也能察觉,但肯定摸不清具体情况。

    ......

    子彦回去后也睡不着,便叫来子诗:“你帮爹办件事,把行公子会议室的椅子偷偷搬两把回来,我与你娘一人一把。”

    子诗非常鄙视:“你刚才还不肯坐,现却想偷。”

    子彦回味道:“唉!哪知那椅子坐下后,腰特别舒服、腿又不受罪,简直一大享受!”

    子诗又很不解的问:“让行公子送你两把不就得了,何必偷偷摸摸去拆别人会议室,多不好。”

    子彦立刻叹道:“你不知为父的苦啊!我必须时刻与王上保持同一立场,不然王上一人被孤立,会感到孤单。因此才让你偷偷的拿,若王上发现,你千万莫要出卖爹。”

    子诗有点感动,没有想到父亲的顽固不化,是在替王上着想,于是爽快的答应:“好,明天去拿三把过来,我自己也要一把。”

    子彦立刻反对:“拿多了不好,你的可直接让行公子送。”

    子诗想想也对。

    ......

    第二天大早,姬行去了冶铁坊,交代冶铁技师,用新材料突击打造一批长剑,并按子诗和姬灵的身材,打造两套盔甲。

    姬行又找到娘,交代她加快速度生产军中骑服。

    ......

    韩王早有准备,使者昨晚才回去,今天便亲自带兵出发了。而且军队早已屯在郑国边境,一天时间就到了新郑。

    姬郑没想到韩军如此之快,韩国使者昨日才走,韩王今日便带八万韩军到了。于是传令下去,集齐军队,明日出发。

    姬郑也不傻,知道新郑人心还不太稳,自己不能出城。便让心腹带了两万士兵,跟着韩王征战。

    季蔡主动向太子请缨,想带兵征战。

    但太子没同意。

    季蔡心里气道:这小子竟提防我,若不是怕这两万郑军被韩王利用,拿来与公子行死拼,我还懒得管这事。

    于是,韩王带着十万韩郑联军,浩浩荡荡的向大梁逼近。

    ......

    大梁城,晚上,姬行收到斥候回报,韩郑十万联军已从新郑出发。便立刻又把大家招来商议。

    这次,郑康公没有意见了,知道姬行不是不尊重自己,只是想让大家坐得舒服点,因此非常积极。

    到了会议室后,姬行发现椅子少了五把,心道:这六人,吴骁定不会私自拿,子庆是昨晚第二次来后带走一把,其余四人应是偷偷拿的?

    不过也懒得说什么,直接叫士兵去旁边房间搬来五把补上,并笑道:“吴将军若喜欢,等会带两把回去。”

    “好,我正有此意。”吴骁早就想要了,但不好意思开口。

    “姬不行,原来你准备了这多啊!害我自己都不敢要,等会再带走一把。”姬灵气道,觉得自己吃了亏。

    子诗马上问道:“你也是送于父亲了吗?”

    郑康公和子彦都有点不好意思,不过相互看着笑了起来。

    姬行立刻理解了,是二老让她们来拿的,这两傻女人若要,才不会掩掩藏藏的。便笑道:“两老人家好不容易托你们办点事,才一天功夫,就被你两出卖了。”

    郑康公也无奈的笑道:“托女人办事太不靠谱,我们先谈正事。”

    姬行立刻把韩郑十万联军出发之事说了一遍。

    子彦想了会后,建议道:“行公子,新郑到大梁,中间有条河,是必经之路。我们可派人去拆了桥梁,然后在岸边设伏,击其半渡。”

    郑康公也点头赞同。

    姬行却不同意:“这河不宽也不深,毁了桥梁,也不能阻挡多少时间。且我军新兵居多,能战士兵少,伏击也无多大成效,反而显得我们害怕。万一伏击不成,定会损兵折将,不如守城实在。”

    郑康公和子彦认为姬行说得比较在理,但都担心姬行没有真正打过仗,是否有能力指挥这样的大战?

    郑康公便试探性问道:“此次战役,将士当如何调度?”

    姬行回道:“吴骁领兵三万五千守城,上将军为副将;子庆带领一万骑兵去黄池,对敌军形成一定牵制;我与子诗、姬灵带兵一万策应。”

    郑康公和子彦都认为姬行的安排非常不妥,不全力守城,却抽走一万精兵,还让两女子跟着胡闹。

    郑康公犹豫了会后,说道:“行儿,要不此战让上将军指挥?”

    姬行知道,上将军指挥就等同于父王指挥,便摇了摇头,坚决反对:“不行,你两定会死拼!但我们目的不光要守住大梁,且还要保存实力。”

    子诗和姬灵也不赞同:“你两太死板,让你们指挥便没我们女人上场的份。”

    郑康公也不客气:“这女子上战场,本就是天下奇闻,安能成事?”

    姬灵也不服:“上次擒韩王,不就是我与子诗的功劳。”

    郑康公很不以为然:“若没有你两,上将军也行。”

    姬行不想他们继续争下去,马上劝道:“大敌当前,不说这些了,还是继续商议御敌之策吧。”

    于是大家又继续商量起来。

    ......

    三天后,子庆已分批调了一万骑兵去黄池,自己也随最后一批人过去了。

    同时,韩王也带着十万联军抵达大梁,在城外5里处扎营。

    姬行立刻派人出城,要求与韩王会谈。

    韩王虽然对上次会谈还心有余悸,但还是同意了。

    姬行便带着剩下的两千骑兵出了城。

    韩王这次带了四十人到中间地带,而且与姬行保持了一定距离,防止其故技重施。。

    这样,两人对话便只能大声吼。

    姬行先吼道:“韩王,你报仇是假,灭郑是真。你也知光凭韩国实力,真枪实刀的干,灭不了郑。固想通过此战消耗我与太子之兵力,然后坐收渔翁之利。现我已识破此计,你不如回带兵去吧。”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