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边观战的魏王立刻笑了,知道这是女儿的鬼把戏。
不久,整场比赛踢完,比分为10:0。如果不是子诗和姬灵故意针对魏晴,比分会拉得更大。
有了打死公子行队的这场比赛后,季蔡的骑服队亮相时,大家便没有多少新鲜感了。
不过都感觉:这衣服穿着踢球,干净利落,轻松自如,人也精神。
......
晚上,魏楚赵韩宋五王聚在一起,这次没叫姬行。
魏王先发话:“本王之所以邀各王前来,是想让赵宋两新王见识下公子行能力。至于楚王和韩文,不用本王多说,应早已对公子行有所了解。”
赵王还是非常不解:“未见其有特别之处,这服装也不过是对胡服进行改进而已。”
魏王没有回话,而是让人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长剑,送给赵宋两王每人一把。说道:“这是公子行军中士兵的佩剑,你们拿自己佩剑比试下便知。”
两王立刻拿出佩剑来试。
试验结果让两人目瞪口呆,并都惊问:“士兵也能配此剑?”
韩王这时回道:“公子行早已量产,我韩国与楚国皆不敢占郑国之地,便是此原因。”
楚王也说道:“公子行士兵,若全配此等材质武器,以一敌五不成问题。”
魏王说的更夸张:“军中将士若再配上今日所见服装,恐以一敌十也不在话下。”
赵宋两王都在惊恐的点头。
宋王不觉得公子行不如自己了,认为其壮大后,必先拿宋国开刀,因郑国周边国家,只有宋最弱。于是忙诚恳的问道:“魏王,可有应对良策?”
魏王没有单独回话,而是对众王说道:“本王此次邀请各王来新郑,目的有二:一是想挑拨公子行与郑王之间关系,但公子行低调,难以成事。幸好各王皆带了重兵,顾本王想提前实施第二步,直接对公子行进行打击。”
众王惊问:“魏王之意是灭了公子行?”
魏王摆手道:“那倒不至于,我等五国合力灭公子行,会被其余列国笑话。何况我等是来聚会,若突然灭国,其余国家谁还敢与我等邦交。”
韩王还有求于公子行,立刻支持:“是不能灭公子行。”
楚王也不想灭公子行,还在打他武器主意,便问:“魏王之意何为?”
魏王回道:“我计划是,以帮郑国解决内乱之名,偷偷灭了大梁。然后将一座空城送于公子行,我等不占一寸土地。如此对外也好交代些,各国也信我等是帮公子行统一郑国。
最重要的是,郑国势力将失去一半。公子行就当与郑王统一,也只有新郑几万士兵,想对外扩张也无能为力。
何况郑国被我等几国包围,只要严加防范,公子行便永无出头之日。”
楚王、韩王、宋王立刻点头赞同。
不过赵王有点犹豫,认为郑国与赵国不相邻,没必要趟这趟浑水。
魏王见赵王不为所动,便问:“赵王,若公子行将郑国统一,十几万士兵全用此等材质武器,你赵国能高枕无忧?”
赵王听后有点担心起来,不好再推辞,便道:“好,我赵国参与,但不主战。”
“行。”魏王答应,然后又对各王说:“我等明日开始,偷偷遣人去新郑与大梁边界,见信使和士兵便抓,断了两边信息往来。
然后本王从国内调五万兵攻打黄池城,引大梁城军队去支援。
接着赵王带大军堵在大梁与黄池之间,我与宋王带二十万大军去攻大梁。
楚王与韩王带大军守在新郑城外,不让公子行派兵支援。”
宋王立刻喜道:“如此甚好!”
接下来,五王一起商量细节。
......
比赛第三天,来的观众特别多,大家都想看打死公子行队的比赛。目的有二:一看服装,二看美女。
魏晴在子诗与姬灵的强烈要求下,把啦啦队口号改了,谁进球都夸对方厉害、漂亮,不许搞特殊化。
这样,比赛时魏晴能拿球了。
......
三天后,整个小组赛比完。由于姬行的故意安排,五国的十支队伍都进了十六强。
当然,打死公子行对和骑服队也进了十六强。
休息一天后,进行淘汰赛。
姬行又故意做了安排:一、各国不能内战;二、让打死公子行队对阵宋国弱队,骑服队对阵宋国强对。
心想:郑宋两国死拼,可能各赢一场。必须把面子留给其他各王,自己谁也不得罪。
淘汰赛第一天,进行了八场比赛。
轮到打死公子行对比赛,在比赛最后阶段,稳操胜券之时,姬灵又给魏晴做了一球。
魏晴打进后特别兴奋,直接举起双手,冲向了场边的姬行。
姬行以为她想与自己击掌庆祝,便也举起了双手迎合。
哪知魏晴冲到姬行身前后,直接跳了上去,抱在他身上。
这下,整个场面沸腾了,大家都惊愕的看着两人,并发出很大的喧哗声。
子诗肺都快气炸了,但有这么多人在,又不好发火。
楚赵韩宋四王这时都看向魏王,意思是问:你让我等合谋公子行,自己女儿却与其这等亲热,不是耍我们吧?
魏王立刻黑起了脸,大声呵退了魏晴,并劈头盖脸的把她骂了一顿。
魏晴很无所谓,竟对魏王做了个鬼脸,然后接着去比赛了。
魏王无奈的摊了摊手,与众王解释道:“这女子已疯,根本无法管。”
各王见此情景,又有点理解了,认为魏王再怎么样,也不至于指使女儿做这种事。
......
当天,八强出来了,分别是:魏国两队,楚国两队,赵国一队,韩国一队,打死公子行队和骑服队。
姬行很想不通,骑服队为何能胜出?这是送分队啊。
不久,季蔡来找姬行,说道:“行公子,有一事不解,今日比赛,按我队实力,根本打不赢。但宋国队好像未尽全力,故意输球。”。
姬行听后,也是非常疑惑,这是为何?
两人左思右想,终不得其解。最后只得作罢,决定走一步看一步。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