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奇怪的问道:“”那太平道的圣女是谁啊?
之前张志还在为张宁的身份感到难办,毕竟太平道的身份属于见光死的。相信雒阳城里肯定有一份“太平道生死录”,若不是张角在巨鹿这边一手遮天,张家村众人恐怕早就迎来第三波杀手了。
“太平道从来就没有圣女,那只是阿翁传道的手段。用左师傅的话就是阿翁应该和于吉老道换换身份。他还说……”张宁欲言又止,面有难色。
“说吧,阿翁对生死早就看开了。”张志随意道。
“左师傅说,于吉每天都在作死,阿翁一生都在求生,但天意弄人,每个人都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那左老道说过我吗?”张志好奇道,实在是“汉末三仙”太神秘了。张志想探探这汉末道教的水有多深。
“当然说了,不然我这次铁定回不来的。左师傅说你生死多有波折,所以一直不让我来见你,还说什么一见面就气运相连,难以改变了。不过年前,左师傅说你已经死中求生了,气运大增,然后就放我回来了。而且还送我一本很奇怪的书,里面有很多图画,每个图画都有两个小人纠缠在一起,看起来就让人脸红。”张宁说着从怀里掏出书帛。
张志此刻心浪轰然而开。自己不就是由死转生的嘛,而年前张氏已经决定举族迁往辽东。一次改命,一次改运。难道真有仙人?
“不对,汉末三仙齐名。现在南华被张角杀了,于吉以后也会被孙策杀了,仙能死就还不是仙。”张志不断的推想着。
“宁儿,左老道让你回来前,可否收到过什么书信或者见过什么人?”
“嗯,我想想,对了见了马元义师兄,师兄还带了阿翁给左师傅的信。
“原来如此,吓坏我了。还好我有两世的经历,不然还不得对齐推崇备至,敬若鬼神。”张志抹了一把汗,这道家中人真是难以揣测。
“好了,不说左老道了,叫花鸡熟了,宁儿尝尝看。”张志把叫花鸡递给张宁,顺手拿起张宁取出的书帛。
“我靠,左老道居然送小黄书,太无耻了,我靠还描绘的这么清楚。咦,怎么还有穴位描写。”张志翻到最后的空页,上面写着很小的一段文字。
“看到这段话的肯定就是十三郎这个小混蛋了,老道猜测你肯定正在心里骂我,你这个小混蛋不要瞎想。看到书帛上记录的穴位了吗,配合书上的姿势。这是老道师门流传下来的真品,可以促进阴阳交合,提高修炼品质。书帛夹层里有配套的养气口诀。这些算作宁儿的嫁妆了。记住一定要好好对待宁儿,否则老道可是有数万徒子徒孙的。”
“原来真有阴阳双修啊!看来得快点把宁儿娶过门了。”张志心里想到。
“你看懂了吗?上边画的是什么?”张宁迷糊道。
“这是左师傅送给我们的修炼图画,得入洞房后一起修炼。到时候我教你。”张志嘿嘿直笑,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走吧,我们回去,现在开始你就是真正的族长夫人了。”张志紧紧握住张宁的小手,不给她逃离的机会。
“大白,前边带路。”
“嗷……”
张宁看着张志坚毅的面孔,心中甜蜜异常。她终于要融入一个男人的世界了。
素日,学堂内,张氏所有的重要人物齐聚一堂。
“阿翁,可是官印买回来了。”
“买回来了,孟然是辽东郡丞,孟卓是沓县县尉,仁重是黄县县令,仁信是安市县尉,仁愚是牟平县长。一共花费3000万钱。”
“这皇帝的生意就是好做,铁打的官位,流水的官员,卖一批再罢免一批,谁有钱,谁做官。怪不得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张孟然愤怒的说道。
“皇帝不昏庸,我等坟头早长草了。”张宝赞同着说道。
“我等的结局也不会太好,不过有这大汉四百年江山陪葬也不枉此生。”张梁开怀道。
“三弟说的不错,我等这一辈族人除了孟然和孟卓其他人都必死无意。不过我等不能白死,我等要为我张氏下一代的崛起多坚持点时间。”
“二弟,明日你返回幽州,主持幽州太平道。三弟,你去主持青州太平道。在仁重、仁愚到任前,清理一下阻碍。”张角平声说道。
“诺!”
“虎儿,辽东没有太平道,但管亥熟悉太平道,你可以自己掌握。”
“知道了,阿翁!”张志答道。
“阿翁,我说下我们的安排,请您给我按摩斧正。”
我们分南北两路:
北路:十五叔领十兄并20黄巾力士和40童男走右北平去辽东襄平;二兄领九兄和十二兄并20黄巾力士和40男童去走右北平去安市县。
南路:大兄、六兄那里有三叔帮忙应该没有问题。三兄、十一兄长随大兄领20黄巾力士和40童男去黄县;四兄、八兄领20黄巾力士和40童男去牟平。剩下的随我一起走南路走青州,经黄县乘船出海去沓县。
“没有什么大问题,你要发展海商,我送你一只商队,准确说是一只200余人拥有十数条大小船只的海盗。这只海盗的首领就是管亥的兄长管统。”张梁笑着道。
“有了船,这次迁徙就没什么问题了。”张志肯定道。
张志手指在辽东半岛最南端。
“我称这里为大连,去连接南北之意。张氏将在这里繁衍生息,等待时机。”
此时的大连岛还少有人居住,说是不毛之地也不过分。但却是很好的海商中转地。
“我们要花几年时间彻底打通大连到安市,大连到东莱,大连到冀州,大连到三韩,东莱到徐扬二州的的水路。然后积蓄钱粮、兵甲,控制沿海岛屿以之为中转基地,汇聚流民,训练兵士。”张志意气风发的在地图上指点江山,弹指间整个东北都在其双手之下。
“不出十年,张氏将成为整个东北的霸者。如此进可攻退可守。张氏百年基业无忧。”张志自信的说道。
“为了张氏百年基业,诸位请继续努力坚持下去。”张角看着张志还略显青涩的脸庞,叹息道:“幸亏有吾儿,不然张氏必将从此沉沦,此天赐张氏荣耀机遇,诸位当谨记。”
“诺!”
“如此,各自散去,准备迁徙吧!”
“到哪里了?”
“少主,已经过了北海国进入东莱郡,再有两天就可到达黄县。”周仓答道。
现在周仓和裴巨带着20黄巾卫士作为张志的亲卫。管亥带着剩下的100黄巾力士和张仁畏等十数名张氏族人,组成新的黄巾营。剩下的童男童女,200女童编入张柔(大姐)和张宁的娘子营;40名男童则送到工匠营做学徒。
张志把男童分散到各地方的本意是想让黄巾力士把他们培养成伍长和什长,相当于一个随军武校。这样以后再扩军就不会缺少基础军官。
女童则完全是为这帮粗汉准备的媳妇。这样有军功的可以娶媳妇对他们也是一种激励。
等到了大连稳定下来,张志还要继续大量的购买童男童女,形成一个良好的人才培育循环。
张志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辽东郡这地方什么都缺,但最缺的还是读书人。幸好离天下完全大乱,还有十年时间,张志可以安心的建立学校自己培养人才。
第二天,张志刚吃过早饭就看到带着张玉走了过来。
“十一兄长怎么过来了,大兄那里怎样了?”
“十三你是不知道,最近东莱有多乱,数万流民居然杀进了黄县县城,郡守和郡都尉被杀了,其他大小官员要不被杀,要不挂印而去,城中大小豪族几乎死尽。黄县都快成一片废墟了。”张玉激动的说道。
“奥!”张志点了点头,继续问道:“大兄可曾掌控住局势?”
“大兄现在基本掌握了局势,幸好带的20黄巾力士都还认识一些字,暂时充当吏员,不过还是官吏。”张玉看着张志希望可以得到一些帮助。
“我这里还有十几个和我们一起读书的族人,你自己去黄巾营里选吧,最多五人。”张志警告道。
不是张志不舍得给,而是没想到三叔这么给力,等下张愚那边定然也会来要人。
“还是人才不足啊!以后只会更缺。是时候造纸印书了。”张志开始庆幸自己前世船厂干过两年,还开过造纸厂。不然辽东这种开局,马上就将变成地狱模式。
“十三,你是不知道……”
“八兄不要说了,缺人对吧?”张志直接说道。
“非常缺人,大兄是不是也派人来了。”张福猜测道。
“刚走,你也去黄巾营选人吧,最多五人。”
若不是女人不能为官,张志都想将娘子军派出去了。
进入黄县范围,张志发现这里不但流民少了,而且各村庄也没有多少人,还都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
“看来这乱民的危害真的很大。”
张志都难以想象一旦百万黄巾开始暴乱,会死多少人。
张志不敢想,也不愿去想。只能安慰自己这是历史的必然。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