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早。
张志压在何贵人身上,一边驰骋,一边拍打着何贵人肥硕丰满得臀部。
“服不服!”
何贵人咬咬牙就是不说话,不过身体是真的老实。
其实何贵人早就服气了,只是放不下贵人的面子罢了。像旁边的小鱼儿就没有受多大的伤,因为她早就服气了。这个男人太强了!简直不是人!
“啊……”
“我服气了,再也不敢了,你饶了我吧!”
“啪!”张志又是一巴掌,毫不留情,“重新说!”
“主人,婢子服了,饶了婢子吧!”说罢,眼泪都流下来了。
“哼!你也来!”张志看了一眼正看笑话的小鱼儿。
“主人,婢子来了,主人是最强大的。”
一个时辰后!
“准备马车,送我回去,注意保密!”张志吩咐道。
待小鱼儿走出去,张志一手一个桃,“什么事都不要去查,年前你就要封后了,不要因小失大,知道吗?”
“主人,我知道了!”何贵人依偎在张志怀里,对于张志的随时随地动手,已经不敢再反抗了,反正也是享受。
顺利的出了北宫,张志感慨万千!
果然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变化是真的千变万化!
现在张志的主要任务已经变成彻底调教宫中二女了,不然会出现反噬。张志还会在洛阳不到二十天,任务很重,很有挑战性!
“对了,把乌骓忘记了。”
张志只得重新返回东明门。
守门卫士看到张志从宫外回来取马,也不在意,还以为昨天张志有事耽搁了,且这些事情时有发生,并不稀奇!
回到家中,张志却发现府中没有什么人。顿时想起,今天是英雄楼开张。
又是小半个时辰过去,等到了金市,寻到英雄楼时。张志已经是略略有些饥饿了。毕竟劳累了差不多一天,又不敢随意让人进宫内,只吃了一点点糕点,不饿才是奇怪的事情。
“他娘的,果然是名人经济啊,刘宏一道圣旨,这英雄楼就彻底火了。”
此时,守卫在一楼入口处的韩广等人已经看到张志了。
“张公子,来的太晚了,可是错过了一场大戏!”
“哦?什么好戏?”
韩广小声说道:“一大早的,就有数十太学生过来捣乱,说什么宦官祸国就已当诛,如今又与民争利种种,我等在旁看的是目瞪口呆!一家酒舍居然能和大汉兴亡联系到一起,实在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只是后来就有趣了!”说罢,韩广笑了起来,卖起了关子。
张志也是知道这些太学生的品行的,被煽动起来,可没有那么容易平息。
“后来如何!”
韩广面带笑容,语带讥讽,“后来,太学生骂的正痛快的时候,张君侯身边的左黄门前来宣读圣旨,英雄酒成了贡酒,陛下要与天下共同分享!你是不知道那些太学生的反应,一个个都是张目结舌,面如土色。尤其随着四世三公袁本初和袁公路兄弟,还有五色大棒曹孟德等一干年轻党人人杰的到来,那些太学生更是战战兢兢,都成了惊弓之鸟。”
张志也不由得笑出声来,这些太学生都是些愤青,从来不会追本溯源,考虑问题出现的始末和根本所在,只是为了批判而批判。
这些人应该就是世家大族重新培养的新一批清流了。不过还是太年轻,只能为刀俎!袁本初、袁公路、曹操、张邈、何颙等人才是世家门阀真正选定出的年轻一代握刀之人。
想不到来了这么多人物!
“韩兄,我还有有事,先告辞了!”
此时张志只想找严双问问具体的情况。韩广毕竟是个武夫!
“张公子随意!”
韩广等人的小日子过得可是很爽,小酒喝着,小菜吃着,屁事没有!
张志直接来到英雄楼后面的院子里。
“公子,你可来了!”严胖子满头大汗迎了上来。
“嗯,先上些吃食!”
过了一会儿,张志开始狼吞虎咽起来,“说吧,可是有什么问题?”
“大事没有,只是今天所卖的酒太少了,只能卖给各大世家还有朝中的三公九卿!因此很多人愤懑不已!甚至有些人出言恐吓!”严双也是被一群人吓得不轻。
辽东三族不过是家中出过两千石而已,这雒阳城随随便便就是两千石,更不要提那些出过三公的世家。
太恐怖了,严双现在的还记得那些人报的来历:太原王氏,汉中李氏,颖川李氏,颖川荀氏,弘农刘氏,河南种氏……一大堆各地世家门阀。
还有日渐落寞的几家外戚势力和刘氏皇族,简直不让人活命!就这还是因为当朝三公还有九卿早已分配好的缘故。
“有恶意捣乱的嘛?”
只要没有恶意捣乱,都可以随他们去,日久天长。
“除了开始的太学生外,一切都还顺利!”
“袁绍等人怎么回事!”
这些人才是张志关注的重点。
“他们只是来喝酒!后来赵管家告诉我不用去管他们!”严双说的有些莫名其妙。
张志确实明白袁绍等人肯定是事先就得知了内幕,今天只是来捧场而已。
张志没有准备去和这帮狠人见面,现在还不是时候,况且现在还顶着个宦官身份,见面会比较尴尬。
就是曹老贼,张志有心结交一番,就怕还是袁绍小弟的曹老贼不会理睬自己。
罢了,不如归去!一切才刚刚开始。
张志咧嘴一笑,“胖子,给袁绍他们送一坛酒,就送谢谢捧场!若是问起身份就说是御用酒徒。”
“另外,接下来三天,每天卖酒五十斤,买过者,不可购买第二次!之后恢复正常。”
“诺!不过我们的酒只能支撑到年前。”
张志面带笑意,“这不正好给大家时间回味一下,胖子,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今年以后,来年三月再开始卖酒!”
“公子太黑了,这是要憋死那些酒鬼啊!”严胖子心里想着,不忘恭维张志一句“公子高明!”。
“元福,领着兄弟们跟我回去吧,这里不需要你们了!”
“诺!”
此后数日,整个雒阳城再次因为英雄酒沸腾了起来!
上到看见了财源滚滚的刘宏和十常侍,以及喝酒喝爽了的三公九卿,下到只闻其名,不知其味的街头小民,都过得挺有滋味的,逢人便要问一声“你知道英雄酒吗”。
不过张志却开始猫在府中,尽量不引人注意。
低调才能长远!
直到八月初一,赵福再一次来到张府。
“仁志,这么年轻就开始修心养身了!”赵福调侃着说道。
“赵叔,就不要揶揄小子了,小子也是不得已啊!”张志摊摊手,目露无奈。
张志也不想蜗居啊,他也想纵马奔驰,自由自在,可人总要学会选择。
“知进退,不容易!走吧,你这些日子的表现没有白费!”
总算是没有白费,张志就知道这些肉食者没有那么简单。
千言万语,唯一等;千秋霸业,唯一等;千山万水;唯一等。
一个“等”字就是最好的考验。
张志目露精光,这次应该是稳了。
“见过君侯!”
赵忠微微抬头,面带笑容,看了看张志,“仁志表现的不错!我们都看在眼里!以后不要让我们失望!”
“多谢君侯!”张志面露激动,躬身九十大礼拜下,心里却没有一丝涟漪。
张志可不会成为真正的走狗。互相利用罢了。
“本来陛下是要让你直接加官的。但我替你推辞掉了!”说到这里,赵忠略微停顿,看了看面不改色的张志,继续说道:“只是举了孝廉,不过赐予你一次进入皇宫内库的机会。你不是缺少武器吗,内库中有很多历代皇帝收集的宝甲神兵,总有适合你的。”
这次张志是真的有些感动了。虽说直接做官也是不错,但举孝廉才是正途,才会被清流接纳,才会有更好的前程。
举孝廉,是大汉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孝廉,是功名,有功名便可实授官职。被举孝廉后的任用升迁情况,在中央以郎署为主,再迁为尚书、侍御史、侍中、中郎将等官;在地方的则为令、长、丞,再迁为太守、刺史。
察举孝廉,为岁举,即郡国每一年都要向中央推荐人才,并有人数的限制。
人口满二十万每年举孝廉一人,满四十万每年举孝廉两人,以此推之;人口不满二十万,每两年举孝廉一人;人口不满十万,每三年举孝廉一人。
而对于幽州、并州、凉州的边郡地区,人口满十万每年即可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每两年举孝廉一人,五万以下每三年举孝廉一人。
被举人的资历,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
赵忠这是拿张志当做心腹培养啊!
可惜,都是徒劳!
不过戏还是要演的。
“君侯大恩,志无以为报,从今往后,但凭君侯驱使!”说罢,张志单膝跪地,合手下拜!
赵忠估计也是个演戏的高手。
瞬间,赵忠起身跨步,来到张志面前,扶起表面激动异常的张志。
“仁志,今后当称我伯父,为我子侄!不需再小心翼翼行事了!”说罢,赵忠拍拍张志的肩膀,可惜只怕胳膊上面,略显尴尬!
“伯父!”张志打蛇上棍,豪无丝毫羞耻。
“好!来陪我喝一杯!”。
接下来,张志有心之下,不过一顿酒功夫,两人已经亲如真正叔侄。
赵府门外,张志回头看着“赵府”二字,“只剩下宫里的两条美人蛇了!是该用些特殊用具了!”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