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西游之万物皆空 > 第七十八话,荆箬
    “仙子说笑了,那齐天大圣最多寿与天齐,而贫道的仙尊,可是天地同寿,本领当然要比他大上许多!”

    “哟,这话让那猴子听着,估计你们这地方就夷为平地了!说吧,五庄观到底在哪?”

    她没了耐心,这座仙府建的何其之大,绕着这整座山,少说也有数公里,想那最大的女娲殿堂,仍是不及;

    一个小小的散仙,无仙神之籍,竟如此张扬,真是可恶。

    修霁见她燥脾气上头,连忙安抚情绪,和声哄道,:

    “仙子别急,其实这五庄观呐,就在万寿仙府之中,来,这不到了!”

    他推开着面前的门,可此刻他二人是站于二楼的长廊,这条长廊怪异的很,两侧无墙,能明显看到茂盛生长的翠竹,更有尖锐的荆棘刺头,好不凶险;

    前方分明无路,这门,为何延伸至此?

    对外这些道士自然是说,建了一半,后方本欲再建,怕大兴土木扰师祖修行,才架此空门在这,当个景色也罢,实则完全并非如此。

    可如今拉开这扇木门,面前已然是没了去路,剩满目荆棘斑竹,有甚的五庄观?

    荆箬抬眸打量了一眼这门后的景象,冷笑半声“拙劣的伎俩”后,唇畔轻吹了口气,这一片茂盛的竹林中竟全然消失,现出条颗颗青石所砌成的阶梯;

    且看她直接踏步走了上去,哪管身后修霁惊愕的神情。

    此等可笑的障眼法,若骗凡人,还真是唬的一愣一愣,但她自诩女娲之女,又岂是肉眼凡胎?

    待修霁醒过神来,荆箬已经走出老远,这石阶瞧着蜿蜒而上,万寿山如此之高,要走上去少说几百余阶;

    两旁斑点竹生长茂密,营造着幽静的景致,小径整洁,连半片枯叶都不落,似是勤加打扫。

    到了山尖顶上,一座不大的殿宇藏匿在巨树丛中,上方繁郁的枝叶,遮去了天空明辉,砖墙青瓦,黑匾金漆,‘五庄观’三个大字深刻在上,可这山门紧闭之兆,哪像是什么道家府邸。

    修霁上前用铜环叩门,:

    “师尊,弟子修霁,前来拜见仙尊!”

    久不见回应,可大门嘎然而开,门后空无一人,越发玄异的气氛,看的人毛发直立,寒意耸然;

    门外的修霁见大门已开,欢心一笑往里走着,但还没等跨进门,却听得从里飘来一句话,说赶又请,道:

    “仙尊有旨,汝下山便罢,还请女娲后人前往大殿!”

    “这......弟子领命...”

    得,辛苦走这一路,他什么好处都没落着,还要眼睁睁看着这美丽女子在眼前离去;

    修霁转头瞧了眼荆箬,那人当真气质不凡,寻常女子见此万寿仙府,早就被金殿圣像所折服,然她,一路高贵,连来了此仙尊府邸的五庄观,都无一丝俱意;

    若说她不是仙家之后,还真有点不信。

    在修霁一脸异样的眼神注视下,她将信将疑的走进大殿,面前那香炉供奉的男子金尊,眉目微微闭上,比起万寿仙府内的那尊,要英气许多。

    这观内灯烛甚少,檀香味泛泛,她打量着殿内,总觉有什么东西在吸引着她,尤其体内的风灵珠更是蠢蠢欲动;

    莫非,此地也有灵珠?

    “姑娘,未请教?”

    一个小小的道童从后方过来,双手奉上香茶一盏。

    “荆箬。”

    她冷颜答之。

    “您来此,是为何事?”

    “我路过金华县,听说你们这的道童带走了人家的孩子,来此地修道,你家仙尊是谁?报上名号来!”

    “这......纯属谣言,我五庄观收徒,向来是由师尊挑选,千年不得一徒,只有机缘巧合,才能入观学道,岂是什么孩子都能收的!”

    “少扯一大堆没用的,说,你们道观的仙尊到底是什么来历?孩子是不是你们带走的,我自己会查!”

    他的委婉厉词,在荆箬听来全是诡辩,握紧的拳心缓缓松开,指尖弹出小片的竹叶,顺着凌利的风,瞬间将柱上烛台削断;

    纤薄的竹叶,更是深深的镶入木柱中。

    被这么一下,道童胆战心惊的咽着口水,连忙把手里的香茶往她面前递了递,那人也悠哉悠哉的端了去。

    见这位不好惹的主,终于接了这杯迎客茶,道童说话也随和了几分,边敲定自己颤抖的心,边报上自家仙尊的名号,:

    “那姑娘且听了,太上三清乃是我家仙尊的朋友,四极大帝,是仙尊的故人,九曜星君,是仙尊的晚辈,至于那元辰,则是仙尊的下宾......”

    “说人话!”

    “额...”

    一时语塞,这人怎么如此不客气?

    却也只得恭敬,续上话,讲,:“我家仙尊乃是与世同君的地仙始祖,镇元大仙!”

    “哦,然后呢?”

    “镇元大仙!!”

    “然后呢?”

    “地仙始祖啊!能与天地同寿!”

    “切,还以为什么来历,也不过如此!”

    她将空杯摆在案台上,终于肯正眼瞧这雕像一眼,全身以纯金打造,五官及衣着气质,看着熟悉却十分陌生,也是不无道理;

    毕竟那镇元子,是个不问世事的隐仙。

    自家仙尊被如此小瞧,道童的脾气一下就上头了,愤愤不平的讨起公道来,:

    “姑娘怎是如此讲话?我家仙尊莫说是神位高贵,也与三清四御为友为故,姑娘区区的女娲后人,尤其女娲已离世上千年余,又岂能如此评价我家仙尊?怕不是会人偷笑女娲后人不懂尊卑谦仪!”

    “尊卑谦仪?哼,要是镇元子在这,我说不定还给他三分薄面,凭你一个小小道童,不及我辈分十分之一,也还想得到我的尊重?配吗?”

    荆箬横起的眉,眨眼之间眸底是风起云涌,若这小道童半句话再过底线,那她可就要教教他,他所谓的尊卑谦仪;

    先不说她对镇元子的评论有多贬义,就算女娲离世上千余年,身为大地之母的尊贵神威,哪能容许这小小道童唏嘘?

    再者荆箬自认话语不差,这道童上来就报什么三清四御,这满天诸神,任谁见了女娲,胆敢不让她七分人情?

    还由得他镇元子在此大摆门面,命个小小徒孙来训斥自己;

    是他不给人留有余地,却还想要份尊敬,在荆箬眼中是最为可笑,区区镇元子在天界无实权,沦落凡间自编个地仙始祖的名号,以为能镇得住谁?

    被这般数落了一通,道童端起空杯就气冲冲的回了后殿,不再理睬于她;

    既然她说只需报上名号,其余事情她自己会查,就随她查去,还省了徒增端倪,待自家仙尊出游归来,再看这女子如何下台。

    看小道童的背影消失不见,荆箬指尖盘气,调动体内风灵珠的灵力,在这万寿山周边产生鸣响,若此地真有灵珠,变会得到同种的共鸣;

    可时间点滴的过去,这万寿山上,完全没有丝毫的回馈,莫非?

    是她猜错了?

    荆箬侧着身子打量道童离开的门口,说是小道童,实际容貌在二三之际的青年模样,可年龄,道家之徒已然是有近几百多的岁数;

    可惜他就算年龄再大,在荆箬的眼中,也依旧是个小小道童。

    ......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