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楚氏荣耀 > 第四章 燕玄
    楚昭初见李均时,楚昭还是那涪陵长公主怀中锦衣玉食的孩童,不知忧愁。李均还没有背负千重枷锁,满目憧憬。如今再在长安城中相见,一个是饱经丧亲之苦,处境艰难的少年王爷,一个是饱受磨炼之苦,锋芒毕敛的少年公子。

    楚昭忽的心中一动,低叹一声道:“你心思玲珑,应该猜到了。”

    李均涩然一笑:“清觉寺主持了缘大师曾被金陵燕氏相救,无论如何,这次金陵燕氏遭难,他必会出手。王爷故意留下破绽,引北窦人追寻王爷而来,阴差阳错发现秘密回京的金陵燕氏,从而引发兵符之争。王爷前往清觉寺,便可守株待兔。环环相扣,一厘不差。而王爷让均陪同前往青州书院,看似因均之才结交,意图发展自己的实力,实则醉翁之意不在酒。一是挟均为质,防止李豫王继叛变,二是借此掌控雁落部,三是时刻监察均是否有二心。”

    楚昭并不否认:“正是,变数太多了,不防不行。”

    李均就地跪下,玉白的额头叩在冰冷的青砖上,清脆有声:“我李均在此立誓,此生之择楚昭一主,必定万死以赴。若有分毫违背之心,定叫李均不得好死。”

    李均同谢京华一般,太了解楚昭了。

    楚昭自幼多舛,在深宫之中不知道中过多少明枪暗箭,见了多少争斗倾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迅速成长,那便只有死路一条。

    在这种艰苦之局下,楚昭还能在心底保留一处柔软,一泓仁义,一腔热血,已经实属不易了。

    正因了解,所以理解。

    李均此举不过是为了让楚昭这时敏感脆弱的心定下来。窦太后逝去,不声不响就葬在了孝陵,不许南窦族人前来吊唁,也不许天下守丧。

    楚昭看似沉默无动于衷,但心中悲痛欲绝,深恨自己的无能为力,从而行事越发偏激。

    谢京华看出来了,所以才会说那些话,问楚昭:“汝欲何往?”

    李均也看出来了,所以才会有这出欲扬先抑,说:“李均只择一主。”

    楚昭沉默半响,粲然一笑:“真是身在局中看不清。均弟起身吧,昭无妨。”

    “诺。”李均起身望向堂外风雪。

    楚昭顺李均目光看去,含笑道:“风雪如旧。”故人亦如旧。

    纵使风雪如旧,亦无退步之意。

    长安城外,清觉寺。

    梵音阵阵,佛语呢喃。掩映在雪色竹海中的清觉寺倒是难得一分清闲。寺庙后院,梅花盛放,袭来冷香。寒风呼啸中,寺门被敲响了。

    小沙弥从门缝隙中探头探脑张望几眼,见除了这些客人外,再无他人跟随,便放下心来。推开大门,合掌道:“阿弥陀佛,各位施主,里面请。”

    一众人挟着风雪寒意进了寺中。厚重的木门吱呀合上,插上了门栓。

    为首的锦衣公子抖落裘衣上的落雪,问向小沙弥:“慧永,了缘大师呢?”

    慧永道:“师父正与一位施主谈话,抽不开身,便让小僧前来相迎。住处已经备好了。”

    燕玄颔首应道:“劳烦了。”

    众人随着小沙弥前往住处,绕过了缘禅房时,门突然开了。从中走出一名孝衣少年,一头青丝披在身上,用白色绸带挽起半匝。看样子尚未及冠,不过十七左右。面若冠玉,眉斜飞入鬓,带出一丝凛冽。双眸黝黑,像迷雾笼住的深渊,暗不见底,令人心悸。一身气度全然不似藉藉无名之辈。行走间,佩玉轻叩,无半分杂乱,清脆有序。从此可以窥见,这少年绝非常人。

    孝衣少年身后半步远站着一名稚龄少年,同着孝衣,一身清傲,容颜昳丽。腰间配着一柄剑,燕玄眼尖,瞧见剑柄上那抹篆文,分明二字“长离”。

    了缘大师双手合掌道:“施主之才,老衲远所不及。”

    燕玄听见这句话,眸中划过诧异。了缘大师乃清觉寺主持,不仅精通佛理,而且书法也是当时一绝。翻阅典籍数万本,在医药,金石,古文字等方面均有涉猎。就这么一位博学大师竟说自己的才识远不及一名未及冠少年。

    燕玄问向慧永:“他们是谁?”

    慧永不自觉转着手上的那串佛珠:“那位施主是南窦族人,唤窦昭,身旁的便是青弋相李豫之子李均。”

    “南窦的人怎么会和青弋相之子一同?”燕玄喃喃道,心中似有所想。燕玄身后的燕青见燕玄陷入沉思,提醒道:“公子。”

    燕玄笑笑:“走吧。”

    化名窦昭的楚昭余光扫地一行离去的身影:“主持过誉了。叨扰主持多时。昭便退下了。”

    在门外等候的许芃上前为李均递过狐裘,移步为楚昭披上狐裘。三人行礼后,消失在走廊转角处。

    在了缘身旁听了许久的大弟子觉永目送三人离去,不由疑惑:“师父,这位施主真只是南窦族人吗?”

    并非觉永轻视南窦,只是北窦势大,朝中三分之一的臣子全然是北窦的人。与北窦的辉煌相比,南窦门庭零落,只在江南一带走动。偌大一个世族,竟无一人在朝为官。楚昭这气度这才华实在不像是南窦所出。

    了缘微微一笑,满脸和蔼,道:“既然施主说是,那便是了。”

    觉永颔首,心中了然,默然合掌低念道:“阿弥陀佛。”

    走过长廊,不期然瞧见一片梅花林,楚昭驻足。李均抬头望了眼前这风雪中怒放的红梅,道:“清觉寺有三绝,卦绝,人绝,梅绝。这梅傲骨铮铮,是为俗世不常见。绝一字当的起。”

    楚昭听言正想说些什么,忽然听见“飒——”一声破空而来,当即反手抽出李均腰间的佩剑“长离”,旋身提剑相迎。

    那人未曾想到这么一出,但立刻反应过来,虚虚收势,借力挽了个剑花,利刃寒光直朝楚昭而去。

    李均与许芃几步移开,空出位置。

    楚昭以退为进,移开几步,偏身躲过,顺势挽起剑势,拦下杀机毕露的剑招。楚昭眸光一凛,与来人匆匆一眼对视。

    两人心照不宣错开几步,齐齐剑招瞬间变换,迎了上去。短短几秒之间,两人已经过了十几招。剑影闪过,玄机暗藏。

    “铮——”一声剑鸣忽起。李均抬眸淡淡一扫。不出意外楚昭手中的长离架在来人脖子上,靠近脆弱的喉管。但来人的剑刃险险割破楚昭系裘衣的衣带。裘衣滑落,一身孝衣翩绝,青丝散落肩头,有几缕被剑刃割下,飘然落地。

    楚昭凝眸,直直望向来人。来人锦衣貂裘,世家公子模样。想来因为还没有及冠,只用了玉簪束发。身形较为瘦削,偏文弱,实在难以想象如何拿起的这重剑。眉目堪入江山画卷,容颜一见难忘。那眸仿若盛满满天星辰,璀璨灵动,让人神往。

    楚昭率先收回剑掷向李均,问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阁下这是割发代首?”。李均抬手轻易握住剑柄,反手插入剑鞘。

    来人亦收回剑,满脸讪然,行礼道:“在下金陵人文懿,一时心痒,这才冒然出手。实在对不住。”燕玄一副彬彬有礼的模样,神态自若,实在瞧不出刚刚是他先挑事。

    楚昭定定望着燕玄,直把燕玄的瞧得心里发虚。绕是他自诩脸皮厚,也不得不移开目光,不与楚昭对视,难得心里有了一点愧疚感。

    他一时技痒是假,心存试探是真。

    青弋王楚昭在深宫蹉跎这么些年,是不会武功的。据传是天生体弱,受不得劳累。但身为大将军楚禄存的儿子,体质不会差到哪儿去的。多半是圣上不希望楚家军后继有人,哪怕是一丝可能也不行。

    燕玄肯定窦昭的武功绝对不低,远超自己。应当是从小习武,练习一直不间断。但若眼前的人不是青弋王楚昭,又会是谁呢?难道真是南窦族人?是自己疑心太重??

    楚昭忽而笑道:“原来是文懿兄,这也算是不打不相识。”楚昭回礼,笑容加深:“在下会稽窦氏,窦昭,字言涣。”

    燕玄不由自主打了个寒颤。直觉告诉他,眼前这个人不简单,自己今日怕是棋差一招,自投罗网。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