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1号楼那些事 > 物业办公室 我的妈妈是楼长
    我的母亲,常年在一座小区的物业工作,虽然现在已经退休了,可作为一个闲不住的老太太,也时常走街串巷。得益于她的热情洋溢,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和一群人打成一片,而且时不时的就要回忆一下当年小区里的各种生活往事。当然了,一般来说那些事的第一个听众都是我……

    母亲在当时是出了名的热心肠,作为一号楼的楼长,她的责任范围是一号楼中四个单元的一百零八户人家。我当时也不明白,为什么母亲一穿上那套工作用的正装就显得格外神采奕奕,反正她乐此不疲,我和父亲也倒是欣慰。说实话吧,不管是什么样的工作,只要你喜欢,那就一定会比别人做的开心,咱不管成功与否,毕竟成败的评判标准在每个人心中还是不一样的。不过就单拿母亲来讲,在这栋楼乃至整个小区也的的确确是有口皆碑。

    列位可能一年到头也找不了一次物业,当然也有的朋友一个月不找一次物业就浑身不舒服。作为连接住户和物业之间的纽带,母亲的作用显而易见,通过她传递和解决的问题,虽说她都如数家珍,但我肯定她依然忘记了不少。您想想看吧,在大家都在注重生活质量和服务质量的今天,谁又没有和物业讨价还价过呢?所以如果我和母亲交换一下工作的话,那我估计都抗不过一个星期就会疯掉了。正因为如此,她在琐碎的事务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在每个人进进出出的时候,都能回应一个微笑,我想这就应该是对她工作最好的褒奖吧。

    那个时候,我还不够成熟,远远谈不上对生活有所理解。我热衷于自己喜欢的事,也就无暇顾及母亲和她的工作,偶尔会到母亲工作的小区来溜达,可是基本上都在办公室见不到她的身影。但是,相对于母亲津津乐道的工作内容而言,我逐渐的对这栋楼里的事提起了兴趣,原本我也没这么八卦,可架不住长年累月的耳濡目染,久而久之,竟然成了我的睡前故事似的,听不到些什么消息反而不习惯了。

    工作中和母亲来往密切的,无非就是那么几号人,保洁阿姨、保安大哥、维修师傅。因为和母亲的关系处的好,所以有什么忙也都是尽心尽力,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基础,在每次的物业优秀楼长的评选中,母亲总是可以胜出,当然了,每次的奖金都不够请人吃饭的,母亲自己贴钱,倒也高兴快活。而这些人,别看工作性质简单,可他们在一起的时候,那一个个的都变成了生活时事的评论家,我所听到的事,也都大多出自他们的口中。

    人嘛,不能总是昂着头走路,昂的是头,谦卑的是心,光有昂头样子的话,容易迷了自己的眼睛。生活终归还是接点地气的好,鉴于从小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我倒是从来没有低看过这些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他们每次见到我的时候,一把瓜子、一角西瓜、一个苹果、一根玉米,总得让我手里有点东西,而我在这个时候,就喜欢待在一旁听他们讨论一号楼的那些事。很多时候,听听人家的事,看看自己的事,我们在听别人故事的时候,自己不也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吗?

    一百零八户人家,我看着这栋楼的时候,就好像自己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去看整栋楼的热闹。每到夜晚时分,一号楼里万家灯火,家的样子在每个人脑中都有不同的感觉和相同的温暖,但在每个家庭里面,却又上演着鸡毛蒜皮的各种琐事。并非谁都可以轰轰烈烈的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上飞驰,那样的故事听多了会觉得累,觉得失真,成功很难被复制,因为在过程中的差异是很难后天创造的,所以励志的故事,有时往往一句话就可以总结出来,听多了看多了,就难免营养过剩了。琐事,才是我们身边的生活,真实而真切,家长里短、人生百态,在小事中迸发灵感,在小事中参悟哲理,所谓的“接地气”也应该是这个道理吧。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抬头见面一笑,扭头唠唠叨叨。生活的点滴汇集成了河流胡泊,要说在里面不呛一口水,那也是不可能的。直到现在,我也会时常翻翻日记本里的文字,一号楼就像一个故事汇,陪伴了我这么多年。说到日记,真要是每天都能记录着自己一步一个台阶成长的话,那这个人不是即将累死就是在玩游戏,所以嘛,都是生活的点滴、琐事的合集、浅显的哲理和别人的消息……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