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鬼才王爷安天下 > 第三十一章 户籍
    夜色降临,安宁村渐渐喧闹起来。

    家家户户扶老携幼走出家门,有的人手里提溜着一串腊肉,也有的人家抱着一罐子酱菜,更有几个小孩小心翼翼的用干净棉布包裹着烤熟的野鸡野兔。

    大家边说着家里的收成边往祠堂走去。

    祠堂中人声鼎沸,大人欢笑,小孩雀跃。厨娘们招呼众人前来取食,学舍成员则帮忙引导场内秩序。

    安全嘿嘿笑着从怀里摸出五六个鸟蛋塞给一个小胖子,小胖子则又将鸟蛋放到安全身后小孩的手中。

    安嫂子把手中的罐子递给张全,张全打开罐子深深吸了一口气之后交给吕蔓儿。

    和前几日并无不同,等村中人都吃上了之后,五十多个小孩各有所思的围坐在一起,刘质拿了吃食往孩童聚集之处过去。

    “小蔓儿,这几日可有收获。”看到吕蔓儿一脸的忧愁,刘质走过去询问。

    吕蔓儿起身给刘质行礼之后说“刘先生,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心里很乱。”

    刘质眼中快速的闪过一丝怒意,有好言安慰“用完饭食就去书堂看看书吧,读书之人切记心思浮动。”

    侧身又问吕枝“吕枝小哥你呢”

    吕枝抬起头望着天边开始闪烁的繁星“想做些什么,可不知道怎么做。”

    还不等刘质再开口,有几个孩童朝他走了过来。

    贾诩一行人恭恭敬敬的对刘质行礼后才开口“刘先生,”

    刘质微微点头,让众人坐在自己身侧“可有什么疑问。”

    身边十多位孩童皆是欲言又止,期期艾艾。

    过了半响,终于有一个陌生的大孩子站起来“刘先生,我可以来你们学舍做事吗。”说完话,他双拳紧握,低下了头。

    刘质认真打量了一番,徐徐开口“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安康……”。大男孩身体微微有些颤抖。

    “进学之事由烨世子说了算,我只是一个教习,并无收录之权。”刘质缓缓的说“况且你若是真心求学,我倒是可以推荐你去另外的地方进学。”

    “哦……”说完,安康就退下了。

    “康哥儿,你怎么突然想进学?”贾诩一伙中的张顺开口询问。

    “我不是想进学,而是……”话未说完,安康不再开口。

    贾诩将手中剩余的面饼递给吕布,站起身“大男人,要做啥就光明磊落的,娘们似的。”

    安康抬起头看着贾诩良久,深深叹了一口气。

    “是个爷们就站起来跟我走。”说完,贾诩也不理会安康,转身朝赵烨所在的正堂过去。

    祠堂正屋只见赵烨、杨素、安老伯几人都在,贾诩转头看到安康跟在自己身后,咳了一声上前说“贾诩求见小王爷”。

    听到声音之后,堂中几人停下讨论。

    “进来吧。”赵烨开口。

    贾诩带着安康恭恭敬敬的走到堂中一侧,赵烨吩咐下人给两人取了两个草团子,两人就着草团坐下。

    “安老伯您继续。”赵烨示意安老伯继续说。

    安老伯看了安康一眼,又才开口“当年王爷允许我们在这里居住耕作,却没说明税赋之事。小王爷在此,若是可以,是否能将税赋之事定下。”

    “此事我也不知道啊,没人来收取粮税不好吗?”赵烨一脸不解。

    自古以来都有苛政猛于虎之说,可今时不同往日。定居安宁五年以来,村中百姓生计虽说渐有起色,可其实众人内心深处一直悬着。

    不曾纳税、不曾缴粮,是不是说明王爷并未把自己当作治下之民。哪有种地不纳粮之说,除非是野户、流民。

    这几年来,安宁村不止没有纳粮缴税,甚至朝廷也不曾有人前来登录户籍,这让整个安宁村都人心惶惶,深怕有一日被当作流民又被驱赶。

    一旁喝茶的杜平开口了“当然不好了,没人收取粮税的话,就说明王爷并未将此地居民看作本地民户,只能算作流民,流民没有户籍,不受管辖不受制约,同样的也不受保护。”

    “没有户籍,不得入城,不得进学,就连耕作的土地亦没有田契。”杜平嘿嘿笑着说。

    “不过王府之下税赋也不重,只是十取其一而已,也有劳役可抵消赋税。”杜平紧接着说。

    “十税一……是呐,还请小王爷帮帮忙……”安老伯颤颤巍巍的起身给赵烨行礼。

    经过几日的相处,安康老伯觉得赵烨平易近人且心地善良,若是请求赵烨,应该能将此事解决。

    “莲儿姐,这事你知道吗?”赵烨不曾听过这方面的讯息,想着家里很多事莲儿是知道的便转头询问旁边的莲儿。

    在旁边坐着绣花的莲儿抬起头“不知道,要不问问我家的刘质,当初我爹爹也是给他落了户籍的。”

    赵烨让下人去请刘质到堂中,莲儿则去侧室给刘质抬了一张椅子过来。

    “刘先生,你可知朝衙户籍造册之事是如何运作”赵烨很直接的问刘质。

    刘质拱了拱手“当不得先生之名,户籍造册之事是朝衙管理,不过其中如何运作小人却是不知。”

    “我知道。”墙角的贾诩起身开口。

    赵烨一脸好奇的问“哦。你怎会知道的。”

    “我听我爷爷和几位王府管家说过。”贾诩回答。

    赵烨对着贾诩招了招手“过来给我们说说。”

    “我曾听爷爷说过,流民之事关系甚大,王爷不愿干涉外迁之户,曾说不会主动为其登记造册。”贾诩侃侃而说。

    “若是外迁之户愿意落户本地呢?”赵烨又问。

    贾诩回答很是干脆“去城中找朝衙登记便可。”

    “四年前便前往朝衙登记,可至今也没有任何消息”安老伯颤颤巍巍的说。

    “……”众人兼沉默不语。

    赵烨开口“若不然我让季管事帮忙去问问?”

    “麻烦小王爷,老朽先在这里谢谢小王爷,谢谢季管家了。”安老伯连声感谢。

    坐在角落的安康也不由得神色激动。

    “安老伯,不知道附近想落户云贵的南迁之户多吗。”赵烨问。

    “多啊。隔壁的几个村子都日日夜夜盼着落户造册呢。”安老伯一脸激动的说。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