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池山上古称常羊山,位于成州上禄城南。高约数百丈,山顶平坦如舟船状。四面皆为红岩石壁、险要无比。西汉水由西北绕山脚南下,洛峪河自东南沿山麓西来汇流于山下,成三面环水,一面衔山天险之势。
相传上古三皇伏羲、神农、轩辕皆生于此。
老乞丐行走在仇池山陡峭崎岖的山路之上,他虽跛了一条腿,可是借助着手中的拐杖,攀行在这杂草丛生,突兀不平的山路上,却异常灵活。箩筐吃力地跟随在他的身后,早已累的气喘吁吁。
此时已是傍晚时分,天空中阴云密布,只剩下天边一线,露出残阳斜照。没有一丝风,树梢草叶纹丝不动。闷热的空气如同凝固了一般,使人呼吸都觉得困难。四下没有一点声音,只能听到两人脚步声和呼吸的声音。
“师父,这里是什么地方?荒无人烟的。”箩筐四下张望,有些焦虑地问道。
“仇池山。”老乞丐淡淡地答道。
“仇池山?没听说过。我们来这荒山野岭做什么?连个人影都没有,天眼看着就要黑了。”箩筐扭头看着夕阳,开始后悔和老乞丐一起上山来了。可是不来,又有些担心老乞丐一去不回,又把他一个人扔下不管了。
“小胖子,本来就不让你来,你非要跟着,这回后悔了吧?”老乞丐微笑着说道。
“不是呀,我只是问问。我看快要下雨了,咱们还是回去吧?”箩筐还是嘴硬。
“不行!要回去,你自己回去吧。”老乞丐坚决地说。
“我自己怎么回去,到底什么重要事呀,非去不可。”箩筐低声抱怨道。
老乞丐没有理他,继续向前走,而且越走越快,箩筐几乎有些跟不上了。
随着夕阳落山,最后一丝余晖随之消失,四下里猛然变得昏暗起来。忽然,一阵冷风迅疾袭来,吹得树影摇动,枯叶横飞,箩筐不禁打了一个寒颤。耳边隐隐可以听到,天边远远传来滚滚的闷雷声。
走了一段路以后,山路越来越狭窄,路边一侧的崖壁越发陡峭。而山路另一边则是深不见底的悬崖。箩筐不得不扶着崖壁行走,两条腿都不觉有些颤抖起来,那里还能跟得上老乞丐。只能是不是向走在前面的老乞丐喊道:“慢点!……慢点!……等等我!……”
“真是个累赘!”老乞丐无奈,只得走走停停,等着箩筐赶上来再继续前行。
又走了不多时,山路变宽了一些,老乞丐没有再沿着山路走继续下去,而是踩着乱石,向崖壁下蹒跚而去。
老乞丐来到崖壁下,前面已经没有路了。老乞丐贴着崖壁,走向一道崖壁凸起的侧面。等走近了才看到,凸起崖壁背后竟然有一条裂缝,仅能容一人通过。这道裂缝,在山路上绝对是看不到的。
这时天色彻底暗了下来,四周昏黑一片。
老乞丐摸索着走了进去,没走多远,眼前猛然一亮,一道奇亮的闪电划破了天际,闪电瞬间照亮周围的一切。
他们此时正好走出裂缝,眼前是一片不是很大的平地,平地四周都是悬崖峭壁。闪电过后,眼前立刻一片黑暗。
紧接着,一声巨雷,在这个大天井的上方炸响,由于四周崖壁的拢音效果,雷声震耳欲聋。
箩筐赶紧从怀中,掏出火折子,并将其点燃。
没等箩筐借助火折子的光亮,看清周围的景物时。豆粒大的雨点倾盆而下,火折子一下子就被大雨浇灭了。
箩筐只得收起火折子,忽然感觉脚下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险些被绊倒,他弯下腰伸手去摸,摸到的东西粗糙干枯,如同树皮一般。
而此时,又是一道闪电闪过天空,箩筐猛然看到,自己的手摸到的是一具干尸的脸。
箩筐“啊!”的一声,吓得魂飞魄散,一屁股倒坐在地上。
巨雷声又一次响起。
“怎么了?”老乞丐问道。
“有……有……有死尸!”箩筐牙齿打颤地说道。
黑暗中,箩筐正惊慌失措之时,眼前忽然出现了一个金色的光团,照亮了四下的一切。
金光是老乞丐手中的拐杖上发出来的。
箩筐赶紧跳起来,躲在老乞丐身后。“安全第一、安全第一……吓死我了师父,你快看看,”
平地上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干尸,这些干尸的服饰与唐人大为不同。它们都是肢体破碎,有的身首异处;有的四肢不全;有的拦腰截断,形状都是恐怖之极。
“哎……还是来晚了。”老乞丐懊悔地说道。说着,举着拐杖四处查看这些干尸。
“师父……他……他们都是什么人呀?”箩筐哆哆嗦嗦地跟在老乞丐身后。
“刑天看守,他们都是‘马王爷’的后代,世代在这里看守刑天的头颅和武器。”老乞丐说着向崖壁下的一个洞口走去。
“是三只眼的‘马王爷’吗?”箩筐好奇地问道。
“嗯。”老乞丐走进山洞,山洞两边也同样躺着干尸。
走到山洞尽头,是一个宽敞的洞府。洞府中央有一个圆形平台,平台上刻着一个大五角星,五角星中心摆放着一个方形石盒。
在平台后面的洞壁十分平整,洞壁上有两个生锈的铁钩,铁钩上没有挂任何东西。
老乞丐看了一眼那两个铁钩,然后走到石盒边,俯身仔细查看了半晌。最后,确定石盒没有被打开过,才直起身。
“盒子里是什么?”箩筐问道。
“刑天的头。”说着,老乞丐在怀中掏出一个油纸叠成的纸鹤,然后放在嘴边,低声说道:“我得到刑天看守的讯息,说干戚忽然震动不安。等我赶到,刑天看守已被邪物杀死,并带走了刑天的干戚。看来,是针对你的。”。
说完,向空中抛起纸鹤,纸鹤竟然扇动起翅膀,向洞外快速飞走了。
“走吧,我们回去吧,明天我们要赶往并州。”老乞丐对箩筐说道。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