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是大金帝国最早被列强打开的门户,所以,来自世界各国的人员极其的庞杂。
石先生初到羊城,便住在他的一个亲戚家。
这个亲戚名叫钟南山,是一名常年游洋的商人。积蓄了很多家产,号称是羊城首富。
钟南山见石先生满腹经纶,很是高兴,心想,石家有福,生出这样一位杰出的学子,这一次的科举一定能金榜题名。
就在钟南山信心满满为石先生准备大考时,羊城总督衙门忽然传话过来,说钟南山在海外经商时,暗通光复会,着令即刻交出光复会的组织,否则,立即抓捕入狱,财产充公。
这对于钟南山一家,不啻是晴天霹雳。
钟南山立即着人打点,无奈,总督衙门一口咬定他私通匪类,如果再不主动交待,那么,只好大刑伺候了。
石先生当时就拍案而起,这样莫须有的罪名真是何从说起啊。他奋笔疾书,写下了无数的小海报张贴在羊城的街头巷尾。
谁知这一下,更加触怒了总督衙门,他们立即派人封锁了钟南山的府第。
当时的羊城总督名叫郑经,他一本正经的发出公告,说钟南山在海外早已加入了光复会,这次回国就是为了在羊城发展成员,意图暴动。
最让人气愤的是,郑经居然诬蔑石先生是光复会派来的激进分子,假借科考之名,准备在羊城筹划复兴大业。
幸好就在郑经派人来抓捕钟南山的时候,他在总督衙门内的一位好友悄悄向他透露了消息。
钟南山大惊之下,立即与石先生弃家逃走。
他们一路奔波一直逃到了江城,却仍然没有躲开了郑经的追杀。
其实,郑经这一次是必欲杀死钟南山以绝后患的,只是因为,当时我父亲恰好在江城筹划光复会实施暴动的事。
偏偏钟南山与石先生逃无可逃,竟然一头撞进了我父亲的秘密会所。
我父亲一班人大为震惊,还以为石先生他们是大金朝派出来的密探,可是在略一试探之后,他们便排除了。
石先生见我父亲他们在江边大举集会,一个个都是慷慨激昂,不明白他们是干什么的,还以为是大金的爪牙。
双方不免发生了一场误会,好在郑经的爪牙终于出现了,双方终于冰释前嫌。
我父亲指挥一班仁人志士,将郑经的爪牙一举歼灭。
石先生终于从郑经手下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郑经早就觊觎钟南山的偌大家产,一直在寻找机会,企图霸占。
这一次石先生贸然出现,正好授之以柄,公然诬蔑钟南山与石先生是光复会的成员,然后大明大白的将钟南山的万贯家产收归国厍,当然了,十之八九,都被郑经中饱了私囊。
石先生一听之下,气愤之极,他发誓要到京城告上金鸾宝殿,也要讨一个说法。
我父亲却笑了,“石涛先生,现在的大金帝国,早已是病入膏肓,积重难返,皇帝表面上励精图治,实则上却是暗中纵容那些贪官污吏。”
石先生有点奇怪,他对我父亲说:“刘先生,我不是听说当今皇帝对那些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吗,而且,他执政初期,便曾一举拿下了前朝几大贪官,可以说是大快人心啊。”
我父亲便笑着告诉石先生,“小涛啊,你有所不知,这正是金世宗的高明之处,他因为国厍空虚,政府财政入不敷出,所以才想出了这样一个快速敛财的法子,先将那班贪官养肥了,然后一一杀掉,将他们的家产充入国库之中。说到底,这些钱财仍然是来自广大民众的。这样一来,我们广大的劳苦大众就更加的悲惨了,而大金朝却渐渐恢复了一点元气。然后,金世宗又反过头来,利用这些横财来镇压不满的民众。”
石先生在听了我父亲的一席话后,终于恍然大悟,他拍案而起,“这样的狗皇帝,这样的世道,必须杀之而后快。”
我父亲见石先生一腔热血,不禁感慨,“小涛啊,这并不是杀死一个皇帝一个贪官的事,这根本上就是腐朽的制度在作祟。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救广大的民众,只有大家一起起来,砸烂这个吃人的社会,广大民众才能有一个辉煌的明天!”
“砸烂这个制度!”石先生沉默了良久,终于向我父亲伸出了他的大手,“刘先生,我愿意加入光复会,我们一起驱除鞑虏,振兴大陆!”
“驱除鞑虏,振兴大陆!”也成了光复会最响亮的口号。
从此以后,石先生便与我父亲并肩作战,他们二人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后来,我父亲发现石先生天纵英才,高屋建瓴,展现了卓越的领导才能,所以,毅然决定将光复会的会主之位让给了他。
果然,光复会在石先生的直接领导之下,终于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挫败了大金朝一个接一个的阴谋,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渐渐成为与大金朝分庭抗礼的一大组织了。
金世宗恼羞成怒,他得知这一切都是因为郑经觊觎钟南山家产所引发,立即将郑经革职问罪,更是顺理成章的操了他的全部家产,然后,以这些家产又作转化为军费,大举进攻光复会的基地。
然而,这时候的大金朝已经是苟延残喘,他们在光复会的打击下,节节败退。眼看光复会的军队便要来到了京城城下。
金世宗争怒攻心,就此一病不起,临危之际,他忽然决定启用原京城总督段明。
对,就是当今复兴政府的元首段明。
段明以前一直是大金的总督,只是后来金世宗感到他尾大不掉,渐渐无法掌控,才找了个借口,削去他的兵权。可是,金世宗还是忌惮他的实力,不敢对他赶尽杀绝。
这时候,光复会兵临城下,金世宗在垂死之际,忽然招来段明,让他出任大金总督,统领军队前去消灭光复军。
金世宗在交出兵权之后,便即神秘的失踪了,谁也不知他去了哪里,与之一同失踪的,还有他三岁的太子金雷。
段明在金世宗失踪以后,便开始深沟高垒,坚守不出。
石先生与我父亲多次商量,京城是我们大陆上有名的文化名城,不到万不得以的时候,绝对不能强行攻占。
所以,他们多次派人与段明接触,希望他以大局为重,主动与光复会合作。
可是老奸巨滑的段明却利用光复会的这一心理大做文章,他先是放出风来,扬言效忠大金朝,决不与光复会妥协,然后,又假意说为了不让生灵涂炭,他愿意有条件的接受光复会的提议。
就这样,段明一步步的对光复会施压。给人们造成一个假象,段明是忠于大金的,同时也是同情光复会,更是关爱广大的民众的。
石先生自然看出了段明的险恶用心,他与我父亲协商,只要段明承认光复会建立的复兴政府,我们可以答应他的一切要求。
其实,这正是段明所迫切想要得到的结果。
所以,当光复会的特使出现在段明面前的时候,不等特使宣告什么,段明已经将一份早已拟就好的公文递给了特使。然后,他得意洋洋的说:“请你转告石先生阁下,这就是我们诚意。”
特使将那份公文递给石先生的时候,我父亲正好在那里。
我父亲接过公文看了看,立即勃然大怒,“段明,你这个王八蛋,气人太甚!”
原来,段明居然向石先生提出,要想自己承认复兴政府,那么,必须由他来代替石先生复兴政府元首的位置,否则,战场上见,到那时玉石俱焚,石先生就是千古第一罪人。
我父亲说什么也不答应,可是石先生权衡再三,复兴政府刚成立不久,对于八方诸侯还没有很大的号召力。
虽然八方诸侯都在观望之中,但是,他们都是墙头草,哪一边的风大,他们就会歪向哪一边。
现在,光复军与大金军队旷日持久,早已是精疲力竭,而大金军虽然是固守孤城,但是,由于金世宗早有准备,京城之内粮草充足,再坚持上一二年,也没有什么问题。
光复军实在是耗不起了。
所以,石先生权衡再三,还是决定同意段明提出的条件。
从此石先生与我父亲一起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迄今为止,我们依然没有他的一丝音迅!
刘诗萌一路之上将石涛的故事大略说给了夏雨,后者听得热血贲张,“好男儿,好气魄,够英雄,做人当以石先生为楷模,为国为民,不计虚名,不图私利!”
姬凤芹却是幽幽叹息一声,“可是,这个世道就是这么不公平,光明磊落的受到暗算,阴险毒辣的小人却活得光鲜亮丽。石先生一隐十几年,也不知是生是死。就连我舅舅也不得不隐居忘情谷。而段明那个窃国大盗却在京城内搅风搅雨。十几年来大搞个人独裁,弄得大陆上四分五裂。”
刘诗萌说:“这还是微不足道的,最可气的是,这位段明元首居然与东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大东方友好协定》,也正是因为这个协定,东瀛人才可以在我们大陆自由的布防。现在,我们大陆上到处都有东瀛人的影子,他们甚至于开始左右各方诸侯。”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