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回到西汉的历史研究生 > 第五十四章:路有冻死骨
    “桀桀桀桀桀,别累坏了,吾等力气充足,可以好生的帮助几位!”领头之人撸起袖子,兴奋的看着眼前被他们划为猎物的马车。

    云轩惊恐的回过头,看着包围了马车的人,惊呼一声:“你们是什么人!”

    他又急忙的对困在车厢中的白墨传递消息,道:“掌柜的,不好了!我们被一群人包围了!”

    放完望去,周围起码有十三四位身强体壮大汉。

    他们衣衫破烂,他们手中还带着武器。

    武器的种类多种多样:有的是锄头,有的则是铁锹,还有的拿着一把斧头。

    只有领头之人拿着一把大砍刀。

    砍刀上面还有猩红色,已经风干的血迹。

    看他们来势汹汹的模样,恐怕今日要凶多吉少了。

    一般这种人,不是山贼,就是流民。

    总之,都是一群杀人不眨眼的亡命之徒。

    为了能够活下去,他们什么都敢做。

    车厢中,

    白墨眯着眼睛,眉头紧锁,对车厢之外的领头大汉大呼一声,道:“阁下是何方好汉?若吾等有得罪之处,还请海涵。”

    为首的大汉大笑几声:“桀桀桀桀,好说好说,吾等只为钱财,绝不谋害性命。只要尔等好好配合,大爷吾保证尔等可以活着离开!”

    白墨的一句好汉真是说到他心坎里去了,顿时感觉浑身暖洋洋,心跳加快。

    “既然各位好汉索要钱财,那么吾等自然会配合你们。”白墨毫不犹豫,当机立断,迅速的在黑暗的车厢中摸索一阵,将装有马蹄金的钱袋拿了出来。

    “老褚,一定要把身份掩盖住!要不然,恐有性命之忧!”白墨小声嘀咕,对一旁的褚大说到。

    自古以来,山贼都会有选择的打劫。

    一般来说,没有多少山贼,会像《水浒传》中的晁盖吴用一样打劫官员。

    官员代表的是皇家的颜面,如果打劫了,迎来的必定是军队镇压。

    万一真的不幸,碰巧打劫了官员,那么山贼的做法很统一。

    先杀了再说。

    杀了之后,就没人去通风报信了。

    所以白墨才会提醒褚大别忘了隐瞒身份。

    褚大点点头,严肃的说道:“为兄知道,一切都交给贤弟了!吾会尽量保持沉默!”

    “善!”

    商量好之后,透过车厢的窗子,白墨将手伸了出来,大呼一声:“这里面是吾等所有的钱财,请各位好汉收下,买点酒水!”

    “掌柜的!”云轩神色焦急,轻呼一声。

    白墨在车厢中,将准备的刀子暗中的拿好,然后递给褚大一把,对着外面继续喊着:“无妨!相见即是缘分!”

    “很好!”大汉点了点头,给了身边手下一个眼神。

    立刻有一个壮汉越过云轩,走到车厢的位置,接过白墨手中的钱袋。

    抛起来掂量了一下,然后他一把扯开钱袋的口,小心翼翼的向里面望去。

    钱袋中金灿灿的光芒,哗啦啦的响声,让他的心头一震,浑身一颤。

    “一块,两块……六块!”

    大汉咽了一口唾沫,双手不断的颤抖,激动的对着领头大汉呐喊,道:“大哥!马蹄金!这里面竟然有六块马蹄金!今天碰到肥羊了!”

    “什么?”领头之人一脸惊愕,呆滞了几个呼吸。

    反应过来之后,随即大笑的的同时,泪流满面。

    “哈哈哈!天不亡吾等!天不亡吾等啊!呜呜呜……”

    这六块马蹄金能买到一大批粮食!

    现在的粮价大约是六十钱可以买一石。

    这六枚马蹄金足足可以买一千石!也就是十一万九千斤!

    如今,边疆士兵每月口粮是“三石三斗三升粟”,平均一天11升小米,而且还是没有脱壳的小米。

    折合今天120毫升,11升无非也就1.32公升而已。

    1.32公升没脱壳的小米,能出一斤五两小米就不错了。

    所以说,四口之家一天大约需要吃一斤半的粮食。

    这几块马蹄金购买的粮食,足够他们身后的乡亲们吃上接近两个月!

    “大哥!他们怎么处理?出门竟然带着这么多马蹄金,看来是个大户!”

    “哈哈哈,既然是大户。吾等更应该好好的和车厢中的贵客交流交流。”领头的大汉一边笑着,一边将原本环绕在胸前的双手放了下来,并且在身前轻轻鼓掌。

    “广帅!”

    刚才去拿钱袋的那一个手下猛的拱手,道:“在!”

    “汝先组织兄弟们将人救出来,另外派人立刻进城采购粮食!记住,不要吝啬,把马蹄金给我全部换成粮食!”

    “诺!”李广帅激动的抱拳。

    “家旺!”

    “在!”

    “汝立刻赶回营地,让乡亲们赶紧组织人手靠近黾池城,准备接应广帅购买的粮食!”

    朱家旺大喜,道:“诺!”

    大汉将手中的大砍刀高高举起,大喝一声:“哈哈哈!兄弟们!今日吾等可以饱餐一顿了!”

    “大哥威武!大哥威武!!”

    “大哥威武!”

    “大哥威武!”

    “好!停!”大汉挥挥手,打断众人的喝彩,“立刻行动,此地不宜久留!待会儿如果碰上巡逻的汉军,可就大事不妙了。”

    大汉们大大咧咧的说道:“诺!”

    …………

    一炷香之后,白墨与褚大被从车厢中救出来,三人被这一群人围住,向黾池城外比较偏远的里赶去。

    【里:城外居住地,闾:城中居住地】

    白墨一边走,一边对领头之人询问:“兄弟,尔等有手有脚,为何还做这种苟且之事?”

    有了大量马蹄金收获的大汉心情大好,笑着与白墨聊天,道:“吾名陈永平,不知阁下怎么称呼?”

    “吾名白墨,凡夫俗子一位。”白墨介绍完自己,又指了指身边的两位,道:“这位是褚兄,读书之人。这位是云轩,吾的伙计!”

    既然目前跑不掉,不如和这群人套套近乎,拉近拉近感情,万一他们被感动,把自己放了呢。

    白墨抱拳,道:“陈兄,吾已经将钱财交与诸君,为何还不放了吾等?”

    “哈哈哈,白兄莫急。说了保证你们性命安全,吾定然说到做到。只不过,还需要几位看一些东西。”

    “看什么东西?”白墨眉头一低,强忍着怒意,询问到。

    “兄台有所不知。自去年大旱,又逢蝗灾,吾黾池之地颗粒无收!周围的东西,除了树皮和草根,都已经被我们吃的差不多了。山中猎物绝迹,家中米缸见底。吾侪,实在是撑不住了!”陈永平的眼睛通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他看着白墨,大吼一声:“整整三个月!大量的乡亲们死在了饥饿中!汝见过整个里中,超过一多半的乡亲们,瞪大眼睛,躺在家门口去世的场景吗?”

    “旱蝗!”白墨两眼呆滞,喃喃自语。

    脑海中突然闪过一段《资治通鉴》中记载的资料。

    公元前129年:

    夏,大旱,蝗!

    竟然是天灾!

    “吾请兄台三人前往吾侪之里,就是想让各位见识一下惨状而已。”陈永平惨笑道。

    他希望借助天灾惨状,让白墨几人放弃报官的念头。

    都是生活所迫,不然谁会做这种事情?

    在此之前,他们打劫过很多过路的旅客。

    那一些旅客见识到里中之惨状,无不潸然泪下,痛哭流涕。

    更有甚者,还想将一些家传之物质换,换去粮食,对灾民施以援助之手。

    看着前方若隐若现的村落,白墨的内心越来越沉重。

    难不成,自己要亲身见识一下杜甫曾经描述过的路有冻死骨的场面?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