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玉琰刚刚一出宫,就见沈小棠带着小莹坐在花哨的马车上,正百无聊赖的瞪着他下朝,见他出来兴奋的冲过去:“云深!”
“咦,小棠,你为何在此处?”宁云深好奇的问。
“我这不是没什么事儿吗?就来接你下朝咯。”沈小棠笑嘻嘻的道,将他拉上马车,两人并排坐着,沈小棠问,“怎么样,是不是觉得格外幸福?早上走时我送你出门,晚上下朝时我来接你。”
“嗯,很幸福。”宁云深摸了摸沈小棠的头发,她像是讨糖吃的姑娘。
“那你觉得幸福的话,为何不向我爹提亲啊?你不是说回来就提亲吗?”沈小棠话锋一转,忽然问,这才是她最关心的问题。
宁云深神色变了变,还没有说话沈小棠又问:“是不是冯先生不同意你入赘啊?”
“嗯。”宁云深顺着她的话茬接下去,其实只是不想耽误她一生,最初他不知道天煞克星的威力会有这般强。
“那怎么办?”沈小棠撅着嘴,“我爹说,沈府的规矩绝对不能坏了的,这下子可怎么办?”
“过段时间兴许就能解决了。”宁云深道。
但沈小棠并没有听,而是又反问:“云深,你觉得咱们私奔怎么样?我们私奔吧,好不好?”
宁云深哭笑不得:“咱们私奔了,你让玉琰怎么办?你让楚国的老百姓可怎么办?”
沈小棠小声嘀咕:“说的好像你是救世主一般。”
宁云深无奈的摇摇头。
地宫中,金毓和鬼面军师在下棋。探子常规来报。
金毓问:“皇宫中可有什么异常?”
“并未有什么异常,可以看得出楚王偏向立楚玉琰为储君之事已经非常明显,但是楚玉政在皇宫中根深蒂固,大臣都一致推举楚玉政,楚王也不能忤逆众人,所以此时正僵直不下。”探子道。
“从何看出楚王偏向楚玉琰?”鬼面军师问。
“楚王对楚玉琰身边的大臣宁云深格外器重,他病愈回朝之后还特意赏赐,不过宁云深只是让楚王允许他去藏书楼。”
鬼面军师落下黑子时下手颇重,他拧着眉小声低喃,“哦?藏书楼。”
金毓也分外好奇:“藏书楼?高官厚禄不要,只是要去藏书楼里看书?”
“是。”探子答。
“莫非藏书楼里有什么奥妙?”金毓问鬼面军师。
鬼面军师道:“都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兴许真的有什么是我们不知晓的吧。”
“好生盯着。”金毓道。
探子退下。
皇宫中,楚玉柯在皇后宫中不停地绕来绕去,他拧着眉道:“母后,你说此时可怎么办啊?父皇对楚玉琰这般好,我多半是没有希望了。”
皇后端庄的坐着,一副母仪天下的样子。看着儿子焦躁的在堂下转悠,她宽慰:“孩子,若想成为一国之君,第一件事就是要沉得住气。”
“都火烧眉毛了,我怎么沉住气啊!”楚玉柯生气的吼叫,让皇后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孩儿,你不妨去请教一下你舅舅。明日你舅舅要到我宫中来探视,你也来坐坐不就好了?”皇后道。
楚玉柯听完,觉得也只有这样了。
翌日,皇后在宫中和哥哥说一些体己话。
“妹妹,后宫深院,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你行事要多加小心。”尚书大人道。
“多谢哥哥提醒,妹妹身在后宫,对其中的凶险亲身经历,自然会小心应对。”皇后道。
两人正交谈时,忽然宫殿外响起楚玉柯的声音:“舅舅,你已经到了?竟然比我还要快,我不过就去宫殿里换了一身衣裳。”
尚书大人连忙起身,对楚玉柯行礼:“臣见过大皇子殿下。”
楚玉柯连忙拉起他的手:“舅舅说得什么话,都是一家人,何须多礼?”说完就拉着尚书大人到皇后身边坐下,皇后也道,“哥哥不必对柯儿多礼,这是你侄子,将来还指望你调教他呢!”
“不敢不敢,妹妹折煞我了。”尚书大人连忙说。
楚玉柯紧接着说:“一切都听舅舅的。”
这是,尚书大人才开始说起正事:“殿下,现如今皇上确实比较喜欢楚玉琰,但咱们并不是完全没有优势。支持楚玉琰为储君的大臣都是一些芝麻官,并没有多少话语权,但是支持殿下你的,就大有不同,都是写说话有分量的朝中重臣,现如今只需要殿下做一些事情,就可以完全压制住楚玉琰了。”
“哦?什么事?还请舅舅提点。”楚玉柯连忙问。
“殿下,你可曾想过,楚玉琰是如何上位的?”尚书大人又问。
楚玉柯嗤之以鼻:“还不是凭借从宁云深的谄媚功夫?”
尚书严肃反问:“殿下以为,光光凭借宁云深就可以得到皇上的宠幸吗?”
“那舅舅以为?”楚玉柯又问。
“是百姓。”尚书道。
“百姓?”楚玉柯反问,“可向来父皇就以暴政压制,从来不把老百姓当做一回事,这……为何楚玉琰讨好老百姓,就能得到父皇的宠爱?”
尚书眉目紧蹙,叹了口气:“此时说来复杂,但也不复杂。都说君心难测,这便也是为官的不容易。最近百姓动荡,有人揭竿而起,怕是戳中皇上的心事。你可知从前是如何有的楚王朝?如何有的如今的帝国?”
楚玉柯听完,顿时也明了不少:“舅舅是说,前些时日的暴乱让父皇忌惮?”当初楚王就是农民领袖,只怕不顾民意,一意孤行下去,楚王朝到时候也会成为下一个金王朝。
“殿下聪慧过人,一点即通。”尚书道。
楚玉柯点点头,便是明白了:“那舅舅是建议我,也效仿楚玉琰,讨好老百姓?”
尚书大人点点头:“可以尝试一下,也不必多太多的事情,百姓大多愚钝,只要做一点面子工程,他们便会有所动摇。”
楚玉柯听完,点了点头。
从皇后那处离开后,楚玉琰立马就吩咐下去,让众人准备一大锅粥,翌日到楚京的皇城之中,专门给吃不上饭菜的人粥喝,然后还带了一些干粮,接济他们。
这样一连做了三日,但也不见什么效果,楚玉柯有些气馁,但尚书大人劝他:“殿下,此事不必着急。你也可以找些人去传消息,让他们暗地里夸赞您,煽动情绪。”
“舅舅说得有理。”楚玉柯分外欣喜,立马让人去做了。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