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在每个人身上抽佣一年,再加上运作经费,每个人为我们创造超过800美元的利润。如果能从国内招聘超过10000名技术人员过来呢?”
??卡里克夫斯基问季米洛夫。
??季米洛夫也瞪大了眼睛。
??张大的嘴,能塞下一个拳头。
??10000名技术人员!
??尤其布里维奇。
??更是目瞪口呆。
??这想法,太疯狂了。
??“不可能!他们根本用不上这么多技术人员跟技术工人。”
??季米诺夫不相信地摇头。
??开玩笑呢。
??刘春来现在的产业虽然大,可技术岗位有多少?
??“不,他们涉及的产业很多。即使刘春来用不上,他们县里其他的单位难道用不上?咱们前几天参观蓬县各种产业,工业基础太薄弱,技术力量太差……如果有大量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参与到技术发展中……”
??卡列科夫斯基没有继续说下去。
??他的意思,两人都明白了。
??刘春来不一定能用到上万名技术工人。
??整个蓬县呢?
??甚至,果城市甚至山城。
??这市场太庞大了。
??这么庞大的市场,贩卖十万技术工人过来……
??“所以咱们这边的人,没有得到良好的待遇。那么,谁还愿意到这边来帮我们赚钱?”
??10000人。
??那可是600万美元!
??这比任何业务都更挣钱。
??布里维奇觉得不可思议。
??他有些反应不过来。
??苏联国内有多少技术人员?
??几千万!
??要是……
??他不敢想下去了。
??“那这……”
??布里维奇呼吸有些急促。
??“以后对他们好点,改变你对他们的态度。在这边,只要不影响刘春来太大利益,尽量帮我们的人争取利益……他们不仅是给我们赚钱的同志,更是我们的同胞。”
??卡里克夫斯基再次叹了口气。
??如果不是国内经济情况恶化,很多工厂停工。
??技术人员们连饭都吃不起。
??谁愿意背井离乡,跑到上万公里外的中国来工作?
??“你去跟几名负责人沟通一下,调整策略,合同这块,重新做,告诉他们……”
??季米洛夫对着布里维奇吩咐。
??布里维奇丝毫都不拒绝。
??之前对技术人员们态度确实不好,可他也没有特别过分。
??这还没开始呢。
??第一批过来的人员不算多。
??及时作出调整。
??这些人是给他们挣钱的。
??管理团队,有20%的佣金分成。
??对于布里维奇跟其他管理人员来说,这已经是非常庞大的一个数字。
??为了避免在工作中,让刘春来等人指出毛病,所以他们才采取这样的态度。
??布里维奇走了。
??去找其他管理人员,跟他们商量如何调整态度。
??季米洛夫等他走了,才问卡里克夫斯基:“关于飞机的价格,你怎么看?”
??“之前商量的价格不行,刘春来很抵触……”
??卡列科夫斯基摇头。
??刘春来实在是太精明了。
??“他们找到了买家,要不咱们直接跟那边谈?”
??季米洛夫舔了舔嘴唇。
??川航的人,他们已经接触过。
??虽然不深入。
??完全可以就此展开谈判。
??如果跟对方搭上线,直接把刘春来这个中间商抛开。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川航少支付一些。
??他们得到更多利润。
??卡列科夫斯基看着季米洛夫,脸上浮现玩味的笑容,却什么话都没说。
??“怎么?难道有问题?这样对我们跟买家都是好事。”
??季米诺夫说道。
??在他看来,刘春来这个中间商太狠了。
??“问题很大!刘春来明知咱们可能会抛开他跟买家接触,依然还让咱们直接接触买家,你觉得,以他的精明,会没有任何后手?”
??卡列科夫斯基的话,让季米洛夫愣了。
??想到严重的后果,额头上冷汗瞬间冒了出来。
??他们能跟刘春来达成协议,是以货易货的贸易方式。
??中苏两国政府都缺乏外汇。
??要不然,川航可以直接用外汇到苏联购买飞机。
??更没他们什么事情。
??他们一旦干了这事,跟刘春来达成的贸易协议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刘春来的货,都是苏联国内极度缺乏的。
??他们能搞到飞机,其他人在苏联国内只要有人脉关系,也能搞到。
??“如果真那样干,咱们失去的可不仅是跟刘春来的合作。未来庞大的收益,还有咱们跟国内那些官员间的关系,都会失去……”
??卡列科夫斯基严肃地说道。
??后果太严重。
??他们根本就承受不起。
??“可他把价格压得太狠,咱们根本就没有多少利润。”
??回去不好交代啊。
??哪怕货物运回去有很高的利润。
??飞机价格太低,确实不太好交代。
??“之前合作,他同样在压低价格,不管是咱们,还是公司,吃亏了吗?”
??卡列科夫斯基问季米洛夫。
??季米洛夫摇头。
??猛然想起,当初刘春来说,在公开合作中,他们谈的在都属于国家的。
??只有个人得到的,那才是实在的。
??何国华等人没有在葫芦村留着。
??这几天一直住在蓬县,商讨后续的发展。
??山城轻工局跟其他几个县已经达成了协议,瓜分了刘春来的配套厂。
??对双方来说,皆大欢喜。
??甚至,山城轻工局拿到核心厂后,还大方地拿出一些效益不是很好,技术不是很先进的厂,给几个县来充实技术基础。
??“以目前的情况看来,咱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技术人员,随着后续的发展,技术人员缺口问题将会变得更加严重。”
??听完几人的汇报,何国华眉头拧成一个川字。
??刘春来跟蓬县的发展,紧密联系着。
??一直以来,都因为技术人员培训跟不上发展需求,严重影响了所有产业的发展。
??其他三个县,将会增加不少工业产业。
??技术工人这块,山城自己都不够。
??面临的缺口更大。
??不解决,后续会出现很大麻烦的。
??“刘春来引进的芯片厂及正在筹建的VCD厂,都是新建,技术人员在整个市里,都找不到几个。山城能提供的也有限……”
??许志强点头。
??赞成何国华的看法。
??随后提议:“何市长,咱们可以向刘春来学习,跟苏联人交易,让他们提供技术人员。”
??刘春来缺人,一直都没有得到解决。
??无奈下,开始从苏联买技术人员。
??“对!苏联的技术人员成本要高些,不过他们在苏联国内温饱都成问题,到咱们这边上班应该没问题,温饱解决了,钱还不少挣。前期由他们支撑,让他们帮着培训技术工人……”
??吕洪涛也是这样的想法。
??即使把全市所有出去的人招回来。
??也没多少。
??要专业对口,就更难了。
??明年果城大学才会进行第一届招生。
??县里的中专扩招,也得等到明年。
??以大学跟中专的人才培养周期,根本就来不及。
??总不能等三四年吧。
??等不了那么长的时间。
??“这样能行吗?”
??何国华有些忐忑。
??国内人才缺口太严重了。
??前几年如果解决了缺口问题,果城市都不知道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有什么不行的?”许志强可不管眼前是上级领导,“刘春来从苏联运搞回来的技术人员,已经投入到生产岗位。而唯独麻烦的,就是对翻译要求比较高……不过嘛,技术人员,大体上能通过图纸进行交流……”
??这两天,他一直在观察。
??刘春来第一批引进的技术人员,只过来了100多名。
??有部分属于专家级别的。
??直接投入到了天府机械厂的汽车设计研发团队中。
??这为他们打开了一扇解决人才缺口的门。
??在国内,什么地方都搞不到这么多技术人员。
??国内不行,国外可以啊。
??相比香江招聘的人员,苏联技术人员价格更低。
??“刘春来弄的那些人,都向达科集团支付了一笔佣金的……”
??何国华很清楚这些技术人员的来历。
??之前还笑话刘春来,搞人口贩卖。
??哪里想过,有朝一日,他们也会学刘春来。
??走这条路子?
??“这样能解决我们目前面临的难题,为什么不能用?人才,才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刘春来面对一帮领导的询问。
??很难理解他们在想什么。
??国内搞不到人。
??国外能搞到。
??这有什么好犹豫的?
??“难道你们担心泄露机密?”
??刘春来见几人不吭声,问道。
??他都感觉这事情好笑。
??整个果城市,有什么军事机密泄露的?
??从苏联过来的人员,即使用工单位不干涉。
??苏联过来的管理人员,也会干涉的。
??他们安排的人员如果不努力工作,没法创造价值,会影响到后续的人才交易合作。
??至于机密?
??果城市一个农业市。
??机械加工厂都没有几个。
??没有军工厂,也没有军工科研单位。
??不存在泄密的。
??至于经济状况啥的,更是不用担心。
??地处西南腹地。
??本来就是贫困地带。
??“这么说来,这是目前我们解决人才缺口最好的办法?”
??何国华问刘春来。
??“你之前早就在打这个算盘了吧?要不然也不会现在这样突然加快发展速度。”
??吕红涛倒是考虑得多一些。
??缺人。
??不只是他们缺。
??全国都缺。
??恢复高考后,国家经济快速发展。
??即使每年都在扩招。
??培养人才的速度,跟不上发展需求的。
??“倒不是早在打这主意。那时候都不知道具体情况呢。”
??刘春来竭力否认。
??“苏联的技术人员,最顶级的或是设计到军工系统的,咱们别指望。普通技术人员跟研究员,问题不大。他们也得吃饭……现在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翻译。”
??“这个好办,先找一批学外语的。明年果城大学,招聘一批俄语专业。”
??何国华说道。
??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一开始规模肯定不会太大的。
??“扩大技术人员交易规模?”
??季米诺夫听完刘春来的新交易,诧异地看着卡列科夫斯基。
??这家伙难道有未卜先知能力?
??以前的卡列科夫斯基可没有这样敏锐的洞察力。
??“这不叫交易。他们需要工作养家糊口,给你们国家赚外汇,而我们恰好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
??刘春来可不会承认这是生意。
??“费用呢?”
??季米诺夫问道。
??这可是大生意啊。
??果城市这么多工厂,搞几万人,都没问题。
??每个人八百美元。
??多么庞大的一笔数字!
??“老规矩,你们抽成,只能抽一年!”
??刘春来说道。
??两人顿时大喜。
??这是他们自己的生意。
??组建一个劳务公司,每年往这边输送人员。
??那是多么庞大的收益。
??“春来同志,这一年可是六百美元,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占他们收入的三分之一。”
??何国华有些担忧。
??“而且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外汇。”
??果城市除了刘春来这边,只有丝绸等产品出口。
??外汇额度不多。
??“用产品支付就可以。这个可以后面谈。要是把价格压得太低,季米诺夫他们也不会有太高的积极性的。另外,我们需要考虑把这些技术人员长期留下来,没有对比,他们怎么知道谁更好?”
??刘春来说道。
??技术人员,那可是财富。
??看起来,他们需要支付不小的代价。
??这些技术人员未来能创造的价值,远超过这个数。
??“那么,一年内,数量多少?我们可以把抽佣降低到八个月。”
??商量后,季米诺夫等人跟刘春来重新坐在了一起。
??双方需要签订合同。
??“还有就是支付的问题。”
??卡列科夫斯基说道。
??他们已经表达了足够的诚意。
??“支付,两种方案,我们可以用产品来支付他们的工资,也可以直接支付外汇……”
??“我们需要产品。”
??季米诺夫毫不犹豫地说道。
??什么外汇不外汇的。
??庞大的苏联,不缺这么每年几百万美元的外汇。
??他们捏着太多外汇,也没有多少作用。
??产品支付,能得到的利润更高。
??“先期提供两千人,能进行简单中文交流最好;半年时间内到位;至于后期,我们会根据自身的发展以及他们的工作成果来考虑新的数量……”
??何国华说道。
??这是市里的决定。
??介绍费这块,这些人员,将会由市里负担。
??而人才的分配,则是优先刘春来这些产业。
??钱不多。
??市里为了表示支持,在没钱的情况下,依然愿意承担这部分费用。
??发展起来,创造的税收,都远不止这点。
??“没问题!”
??季米诺夫欣喜地点头。
??“我们将会在这边成立一个办事处,主要用于管理这些人员……”
??卡列科夫斯基也表示,要加大合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