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之云剑 > 3.01 羊入虎口
    公元一一二七年八月,柔福与一干亡国奴被押解着到了上京南门外。

    金都上京,傍阿什河,依大青山,土地肥沃,草丰水甘,恬处北隅,惟南是瞻,一年四季,三季皆寒,易守难攻,天赐之选。上京城仿汴京而造,设南北二城,均长方形,周长二十二里,夯土以为城墙,砌青砖以为装饰,又修敌台九十二座,环城四门皆设瓮城,护城壕深如沟壑,引阿什之水满注之。

    “水仙,我们总算到了大地的尽头!”柔福对身边一个少女说道。

    那个唤作水仙的少女年方十六岁,乃是原阳县知县蒋兴祖的女儿,蒋兴祖与入寇金兵数战不降而死,金人屠城后,将所有妇女押解北上。水仙才貌双全,曾题《减字木兰花》词于河北雄县驿站,词曰:“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完颜宗贤见她温婉可爱,便赏赐给柔福作婢女,柔福待之如姐妹。

    水仙惶恐中驻足遥望,但见前有一河,混沌浩渺,好似黄泉路上忘川河;河上一桥,宽广绵长,宛若奈何桥;桥之尽头,现一座城池,城墙彪悍,五色旗嚣张,几多戍卒纷纭城门外,俱张弓搭箭,狰狞欲射,全然丰都模样。

    “三千里折磨,十之二苟活。熬至鬼门关,方悟错错错!”前有达官悔泣道。

    “必是本王前世积德太厚,乃至今生受用太过,故而坠此地狱道,阿弥陀佛,错在‘因果’不在我!”后有显贵幽怨道。

    水仙低头不语,走到桥中时,忽对柔福道:“公主,奴婢一路之上受尽屈辱,所以苟活至今,为的是不绝祭祀,今观此城,好似兽笼,旦入其中,绝无性命,与其受虐横死断血食,不如投水自尽以挽先父英名!”柔福吃了一惊,待要劝阻,只见水仙银牙一咬,纵身跳入护城河内。

    “有人投水了!”吊桥上一阵大乱。

    敌台之上早已望见,随即号角声起,一干亡国奴正狐疑间,忽听震天一声巨响,护城河水骤然下陷,好似地裂一般,现出一条巨大的河沟,瞬间便将水仙倒吸其中!可怜见,将门忠义之后,年方及笄,初晓情事即厌人世,只留下一首怨词,便投奔伍子胥去了。

    众人凄凄惨惨戚戚,过了护城河,又穿过两道瓮城,方在守卫们对男俘拳打脚踢、对女俘动手动脚的所谓“严密搜身”后,由狭小的右阙门入了上京城内。

    柔福悲伤之余,觑金都戒备森严,有进无出,心下好生鄙夷:“这般小家子气,防贼一般,毫无豁达的胸襟,怕是难以脱逃了!”原来,柔福自立下“救父归乡”的誓愿,担忧九哥怀私、金主冷遇,难以成全己志,故而一路之上,竟是反复筹谋南遁之策。

    上京城内土路扬尘,建筑粗陋,少有屋庐而多坎居,好似穷乡僻壤。城内住宅一律朝东,便于取暖;店铺一律向西,以示敬佛。

    早有许多女真百姓聚拢上来,指指点点,如影随行。几个天真无邪的少女,冲着众俘啐口痰、掷石块、污言秽语、幸灾乐祸,仇恨或妒忌的天性自然流露,丝毫不加掩饰。也有菩萨心肠的,不知念了多少佛,真挚地祝愿这些垂头丧气的“南来客”们早死早解脱。

    柔福留意观察,只见两旁的女真男子俱辫发裸垂,呆头呆脑,犹如刚出土的蝉虫一般,盯着眼前这群掳自教化之国的战利品,不知作何幻想。而妇女们则个个头顶盘髻,身穿白色团衫,腰束色带,足登高筒乌皮靴,说话露齿,笑不掩口,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众女的双足,似乎在说:“这样的小脚,晃晃悠悠,怎么能追回离群的牛羊?”

    柔福等人刚被驱赶到皇宫门外,一群悬望多时的留守金将,便纷纷抢入“花丛”,恣意上下其手。

    正狼藉间,一个报事太监走出喊道:“鹰主传语,所获人畜钱物,自会论功行赏,严禁滋扰!”群蛮这才悻悻而退。又听太监道:“鹰主责令所献汉人皇后及后妃、宗室、诸王、驸马、公主、大臣等立刻到太庙行‘牵羊之礼’,其他庶民之流暂时关在‘羊圈’之内。”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