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是到了三月开春,万物复苏。

    街上行人褪去厚重棉袍,换上轻便春装。

    原本空空荡荡的街上,因着天气回暖,孩子们都跑了出来。

    今天日头不错,姜昕让觅春把门打开通通风。

    谁知门一开,隔壁邻居家的孩子们就都凑了过来。

    “咦,这家是什么时候搬来的啊?”

    “不知道啊,没见过呢!”

    “她家好漂亮啊!你看里面,好多花儿呢!”

    “就是就是!真想进去看看!”

    “不行,没经过主人家的允许擅自进入,那叫擅闯民宅啊!要被抓起来的!”

    “你在哪儿听的这些哦!”

    “我爹教我的!”

    这才眨眼,院门口就顿时长了无数颗小脑袋。

    姜昕恰好在外院打理中庭的假山池塘,开春了,她准备让下人把水中淤泥清理掉后买些鱼苗来养。

    听到声音回头看,便见几双亮晶晶的大眼睛正眨巴眨巴的盯着自己。

    “噗……这些都是谁家的孩子啊?”她瞧着孩子们好奇又收敛的模样没忍住笑出来侧头问觅春。

    觅春回:“不太清楚,小姐搬过来时天还冷着,家家户户都门窗紧闭,不太方便走动。”

    是啊,大冬天的也没人愿意待客。

    以前还在现代时,邻里之间几乎没有交集。

    哪怕天天打照面,也未必会请对方到自己家里坐一坐。

    现在回到古代,倒可以体验一番四邻皆友的乐趣。

    “让陈妈备些小食零嘴,请孩子们进来玩吧。另外你拿几盒香皂上附近挨户走走,问个好,就说我才搬来几日,人生地不熟,以后还请她们多多照顾。”

    “是,奴婢这就去办。”想到那日门口来寻亲的二人,觅春想了想还是问:“小姐,怎么都没听你提起家中亲朋呀?”

    姜昕放下手中小铲坐在石凳上,“我家中亲属关系淡薄,向来无交集。”

    “哦,这样啊。”

    “嗯,怎么突然想到问这个?”

    “前日奴婢同陈妈买菜回来时,见到一对母女在门外徘徊,打听后得知她们是来寻亲的。不过她们要寻之人,我们宅里都没有。”

    下意识的想到王氏母女,姜昕问:“那对母女怎么说,要寻谁。”

    “她们说要寻一个姓孟的丫头和一个姓姜的厨娘。”

    呵,还真是。

    没想到孟家人动作还挺快,这才一个月时间,就把她的住处打听出来。

    若非当初她决意改名,这会儿恐怕早都闹上门来。

    “以后只要我不在家,跟这家子人相关的,一律不许放进宅来。”

    “是。”

    哦对了,孟家二丫头孟玲华好像正是这两日出嫁。

    反正她们迟早会找上门来,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

    孟家向来见不得她们母女好,若是这会儿知道自己当初不仅没占便宜反而还助她们脱离苦海,怕是会气不打一处来吧。

    “觅春,去安排宋为买些便宜又好看的布料送到柳溪镇上孟家去,并告诉她们,这是孟小六的一点心意。”

    孟小六?难道那家人真的跟小姐有什么关系?

    可是……

    “小姐,你刚刚不是说不许她们进宅嘛,怎么还要给她们送礼?”觅春不解。

    姜昕轻笑,“我说的是我不在家时。我娘心善,若我不在,她定应付不来。可若我在,你便大大方方的把她们给我请进来,我倒要看看,她们还能有什么幺蛾子!”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