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太上狂神 > 第313章 人老成精
    陆缺闻言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他知道事实却如诸葛行之所说,自从皇帝谕旨诏书下达开始,内外两阁和朝中各部都是忙的团团转,就拿外阁来说,之前遇到紧急事宜最多急走两步的官员,现在为了节省时间,基本上都是一路小跑,甚至还会运用身形步法,再也没有了之前悠哉游哉的官员仪态。

    而外阁只是负责大乾武事,忙碌的主要都是军资粮草调度和军器兵甲打造,即便是这样外阁官员都忙的脚不沾地。而做为负责迁移南疆民众的内阁和朝中各部,不仅要派出官员去南疆十二边郡动员百姓迁移,还要负责这些百姓的吃喝拉撒,从而稳定这些背景离乡百姓的民众,将民变发生的可能降至最低。

    这段时间就是诸葛行之这个内阁首相,每日里都是战战兢兢,对发往南境的每一道政令都要斟酌再三,生怕出现什么疏漏。时隔十六年之后,诸葛行之再次感受到了当年初任首相之时的忙碌,但年过古稀,武道天赋又不是很高的诸葛行之,却再也没有当初人在盛年时的精力和体力,这短短的十数天着实给他累的不轻。

    “老丞相公忠体国,乃是天下臣民表率,不过老丞相还是要多注意身体,在这罹乱之际,还需要老丞相坐镇中枢主持大局。”看着短短几日不见,就好像又老了一些的诸葛行之,陆缺真心诚意的说道说道。

    在这洪熙一朝一共有两位首相,第一位就是现在凤鸣学宫的首座安国公洛沧澜,第二位就是眼前的辅国公诸葛行之。虽然洪熙一朝名臣不少,名帅名将更是数不胜数,但执掌内阁,梳理天下政务的却正是这两位老人。

    而这两人虽都为首相,但却截然不同,洛沧澜性如烈火、雄毅刚强,故而在洪熙初期,即便经宣帝一朝之后,大乾国力有些衰落,但在洛沧澜的支持下,大乾依旧发动了北疆大战和北征草原之战,陆缺曾听父母说过,当年的大战虽然是三军齐力、将士用命,但坐镇乾元帝都,既要平衡朝中局势,又要为大军筹措粮草,打造军备的洛沧澜却是功不可没。

    而诸葛行之又是另外一种风格,诸葛行之温润如水,持城稳重,故而在他登上首相之位后,推行轻徭薄赋之政,与天下黎民修养生息,经十余年努力经营,这才使得大乾国力,再次恢复到了文帝末期的民丰物阜、府库充盈的状态。这两人在陆缺心中都是一代名相,无所谓谁高谁低,都是一个时代最合适的选择,如果硬要区分的话,只能说得洛沧澜可行一代霸业,得诸葛行之可立三世之基。

    “臣民表率?”诸葛行之问药摇了摇头“既为大乾之臣,食君之禄,当为君分忧,如此方不负陛下信重,百姓殷望,此乃人臣之本职,有哪来的臣民表率。”

    “老丞相说的是,如果朝中官员皆能如此,这大乾天下可递百世之业,得千年承平。”陆缺看着诸葛行之眼中多了一丝敬仰钦佩,这句话的道理恐怕天下官员都懂得,但想要真正做到,又是何其之难,而能像诸葛行之这样不忘初心、一贯始终的,又是何等稀少。

    “好了,先不说这些。以你之才,是否能猜到老夫为何会在这时候到这昭武殿?”诸葛行之摆了摆手,看着陆缺说道。

    “这个~”陆缺闻言一怔,随即看了一眼一直没说话的诸葛琰,见他也是一脸不解,不由摇了摇头说道“老丞相在这月临中天之时来昭武殿,想必是有极重要的事情,但具体是什么,我却是猜不出来。”

    大乾虽然军政分离,内外两阁并立,但文治武功都是不可以孤立存在的,内阁有许多事需要动用外阁资源,外阁也需要内阁辅助,故而外阁三相去文华殿和内阁五相来昭武殿,都是很寻常的事情。而且最近朝中事务众多,内外两阁之间的帮衬配合更是极为密集,现在天色已晚,陆缺只能猜到诸葛行之星夜而来,必定是有极重要的事情,但至于是什么事,他却是猜不出来,这和他心思敏不敏锐没有关系,因为这实在有太多种可能。

    “给,这是内情司在半个时辰之前传至内阁的,你看看吧。”诸葛行之也没有卖关子,从袖中拿出有内情司暗记的绢帛递给了陆缺。

    “内情司?”陆缺闻言皱了皱眉,大乾内情司、外情司、军情司各司其职,在三司之外还有直属御前的知情司和皇家三卫,内情司主要负责的是大乾境内情报,如今大乾正在对外开战,陆缺一时之间有些不明白,在这么晚的时间,首相诸葛行之特意亲来外阁昭武殿,只是送一份内情司情报,究竟是为了什么,因为无论这里面的内容为何,都是事关大乾境内的,这似乎和外阁军方没什么关系。

    “你自己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吗,以你的官职品级,只是看一封内情司情报,也不会被别人说出什么的。年轻人心思细密是好事,但如果太过谨小慎微,未免失了少年人的锐气,这可不是一件好事。”看着陆缺看着绢帛发呆,却没有接过绢帛的意思,诸葛行之皱了皱眉,没好气的说道。

    对于陆缺,诸葛行之还是极为欣赏了,只是不知道是不是之前被封为二品军帅之时,受了许多弹劾攻讦,南疆开战以来,陆缺做事实在是太过滴水不漏,并且对于不在他职权范围之内的事,他宁可多花些功夫,也不会直接触碰,这说好听点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要是不好听就是少了一些职责担当,毕竟到了他和陆缺这样的地位,需要临机决断之事实在是太多,想要不逾越职权都不可能,如果事事都如此谨小慎微,那就什么事都不用做了。

    “好吧。”陆缺深吸了一口气,点了点头,将绢帛从诸葛行之手中接了过来。其实他并不是像诸葛行之想的那样,只不过是对除了南疆战事之外的事情不敢兴趣罢了,外阁庶务基本都是交由司职官员或者诸葛琰去处理,所以才给人留下一种做事太讲规矩,从不逾越的印象。

    “闫文晟和邱乔出现在山阴郡?”陆缺展开绢帛一看,上面写着在山阴郡发现一队可疑的人,其口音虽刻意掩饰,但某些字词还是带着天星的音韵,疑似天星王闫文晟和王后邱乔的消息。将绢帛上的文字看完,陆缺略微思考了一下说道“如果消息没错,应该就是闫文晟和邱乔了,他们这应该是想通过鸣泉关离开大乾。”

    “什么?天星王闫文晟在山阴郡?”诸葛琰显然之前是不知道绢帛上的内容,闻言想凑过来看看绢帛上的内容,却被诸葛行之伸手拦住,以诸葛琰现在的职位是没有资格看着内情司情报的,陆缺可以说给他听,但他却是不可以看。

    陆缺在这对诸葛家祖孙身上打量了一眼,摇头笑了笑,刚刚诸葛行之还说他谨小慎微,现在的他又何尝不是这样,身临高位固然是大权在握、荣耀万丈,但却不知道有多少人时时刻刻将目光都盯在身上,等着你犯错。陆缺向四周看了看,见除了巡夜的昭武殿御卫,附近并没有其他人,直接将绢帛递给了诸葛琰。

    诸葛行之见陆缺这么做,也没有再次阻拦,而是开口说道“老夫也是这么想的,你执掌南疆之战,你觉得用不用给山阴传信,将这些人抓起来。”

    “来不及了。”陆缺摇了摇头说道“这份情报是两天前发出了,我们再传信过去就需要四天,这段时间足够闫文晟他们混出鸣泉关了。自从陛下下旨迁移百姓之后,不知情的人都是人心惶惶,这段时间有许多沙海商队离开大乾,在鸣泉关没有特意防备之下,闫文晟想要利用驼队通关,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如今天星战事已定,他既然想走,就让他走吧。”

    “可是他毕竟是天星之王,闫氏统治天星五百多年,万一打蛇不死,日后恐生祸端。”诸葛行之有些担忧的说道,内阁和外阁不同,外阁在意的是守御疆域,开疆拓土,而内阁梳理国政、治理民生,最在意就是一个稳字,而闫文晟在诸葛行之眼里,就是那个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段里,会造成不稳定的因素。

    “老丞相,落地凤凰不如鸡,更何况是丢掉社稷宗庙失国之王,所谓天下之事唯民心耳,只要等渡过此次兽潮,老丞相觉得我大乾之政会不如天星旧制吗?”陆缺摇头说道。

    在陆缺眼里,只要天星灭亡,闫文晟就再也不是威胁。从已经开始施行大乾律制国政的河南七郡就可以看出,百姓对大乾这种惠民的宽松律令是极为拥护的。要知道此时凤翔军可并没有留多少兵马在河南七郡,但自凤翔军渡河北上之后,那里却没有发生过一次民变。

    等到兽潮平定之后,大乾还会在原本天星的土地上推行和大乾一样的蒙学、乡学、县学、郡学制度,甚至会在现在的众星城建造一座新的学宫与现在的九大学宫并列,到那时有了更多出路和希望的天星百姓民心就会彻底归附,即便闫文晟再如何折腾,也都无法再掀起风浪了。

    “天星之制?”诸葛行之不屑的撇了撇嘴。

    在诸葛行之眼里,无论是天星的国制,还是变法之后的南离之政,都和前代皇朝大玄差别不大,绝大多数权利依旧掌握在豪门手中,底层的寒门百姓依旧被死死的束缚在土地上,以不足国家百分之一的人口传承学识,掌握权利,这样的国制又岂能和大乾相比。不过他也明白了陆缺的意思,只要大乾能在新占领的土地上推行大乾之政,对原先的天星、南离子民一视同仁,一两代人两国之民就会彻底融入大乾,现在的王室,会彻底在他们心中被抹去,只留下大乾皇族的身影。

    “你说的有道理,那就放他离开吧。”想明白这些,诸葛行之也就不在意闫文晟了。如今河晏城已破,天星灭亡在即,现在的天星之王,很快就会变成江湖之上的落魄之徒。即便他能如天阳公主虞初昕那样建立一个组织,但要知道即便在江湖上势力庞大的刺都、暗凰,都没有被大乾真正放在眼里,又何况一个失国之人。

    “陆缺,老夫看你刚刚在夜观天象,不知道你得出了什么结论。”正事谈完,诸葛行之不由想起了刚刚陆缺仰望星空的样子,不由开口问道。

    要知道他一生之中最得意的事,并不是身居首相十数年,未来必定会名留青史,而是他继承了诸葛家先祖诸葛林那仰观天象、俯查地理的天地气运之学,他听孙子诸葛琰说过,陆缺得百里嘉亲身传授,在这一道上也涉猎甚深,只不过之前一直没有机会,现在却是见猎心喜,想要看看陆缺究竟学到了百里嘉几成本事。

    “东南王阙中宫之星晦暗,有衰减之势,天星气运再次折损,想来就如老丞相刚刚所说的那样,河晏城已经落入我大乾手中,只不过~”说道这里,陆缺再次看向南方天际,脸色却是有些不好看。

    “只不过什么?”诸葛行之追问了一句。

    而在他身边的诸葛琰也将目光投向陆缺,要知道这星象之学虽然是诸葛家家传的学问,但诸葛琰对此道却涉猎不深,在他眼里星空虽美,但太过玄奥,有那个功夫,还不如研究一下兵法,或者去歌台舞榭听曲观美来的痛快。但自身不敢兴趣,不等诸葛琰不知道精通星象气运之学是何等厉害,那几乎等于足不出户而知天下大事,家国兴亡,而祖父诸葛行之和好友陆缺,无疑都是这样的人,他也想听听陆缺的看法。

    “只不过,豪族之势弱而不灭,恐怕之前定下的以天星豪族之血得天星民心之策,要变一变了。”陆缺叹了口气说道。

    “你说的不错,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诸葛行之自然明白陆缺言下之意开口说道“如果兽潮真的会爆发,平灭天星之后,我们就必须借用这些豪族之力尽快稳定局势,做出些许妥协是必然的,再说之前的办法虽然一劳永逸,但毕竟杀戮太过有伤天和,这样的结果也不无不可。”

    陆缺闻言看向诸葛行之,眉头却在无意之间皱了起来“老丞相依旧对兽潮之事存疑?”

    “虽然惜缘泽中有煞气冲空而起,但没有发生的事谁又知道呢,老夫之所以当初支持你,只不过是以防万一罢了,费点事总比生灵涂炭要强。”诸葛行之也没有掩饰自己心中想法。他对惜缘兽潮爆发之事确实存有疑虑,只不过他不敢赌,因为只怕有万一的可能,这个后果就没人承担的起,至于天星豪族,他从来没有真正放在心上,大乾勋贵、世家、寒门三足鼎立的格局已定,这三方都不会放任原来的天星豪门在大乾依旧享受之前的权利的。

    “老丞相倒是坦诚,不过时间会证明我们今日所做的是对是错的。”陆缺闻言却是笑了,虽然内外两阁和朝中各部都在为即将爆发的兽潮忙碌,但对此存有疑虑将信将疑的人必定不在少数,只不过只有诸葛行之说出来而已。

    “希望如此吧。”诸葛行之叹了口气,看向陆缺说道“老夫一直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这么针对天星、南离两国豪族,甚至想要血洗其族,以其过往劣迹收的民心呢?”

    “因为他们传承久远,自有求存处世之道,成为大乾之臣后,必然会演变为新的世家,而我们大乾不需要新的世家了。”陆缺眼中闪过一丝寒芒,内忧远比外患造成的伤害更大,世家之患已经到了不得不去解决的时候,不然让世家继续发展下去,就会如同跗骨之蛆依附在大乾身上,直到将大乾的血液吸干,从而改天换日。

    “原来如此。”诸葛行之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能在陆缺这样年纪,就看的如此长远的人,确实不多见,就这一点而言,陆缺为年轻一代第一人,确实名副其实。即便被他寄以重望的孙儿诸葛琰,在眼界和思虑上,比陆缺也要稍逊一筹。

    “老丞相可有解决之法?”陆缺闻言却是眼中一亮,所谓人老成精,诸葛行之说的如此轻描淡写,说不定心中早有定计。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功业,这件事是太子、天香公主、你陆缺,还有大乾新一代俊杰们需要去解决的问题,老夫又岂能越俎代庖。如果什么事我们这些老骨头都做完了,未来的天下,对你们这代人来说岂不是太过无趣。”诸葛行之笑着说道,在他心里现在还不是解决世家隐患的时候,这件事要等凝聚天下大势之后的虞天香和陆缺来做,所以哪怕他又解决的办法,也不会说出来。

    “陆缺受教了。”陆缺闻言也没有在意,正如诸葛行之所说的那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功业,解决世家之患的契机在未来,而不是现在。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