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太上狂神 > 第329章 蓄气御气 上
    好像要应验皇后陆沁的话一般,就在他话音刚落,整座皇宫都是微微颤动起来,这种颤动极为细微,修为没有大劫境界根本就感觉不出来,但是陆淳和虞初晴却是能够清楚的感受到,随着这种蕴含着奇特韵律的震动,偌大的乾元帝都之中的灵气都被调动了起来,如同百鸟归巢一般向着皇宫聚拢,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帝都周边的灵气也都被抽取而来。

    就在这时陆淳和虞初晴感觉到一股熟悉的气息出现在皇宫上空,两人不用抬眼去看就知道那是御灵神鼎的气息,显然御灵神鼎已经感觉到了灵气浓度的变化,主动隐匿在虚空之中开始提纯天地灵气。

    “妙儿,你和陆缺比较熟,你说他这次会突破几品?”坐在另外一张石桌旁的舞云裳伸出一根手指捅了捅正低头饮茶,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的乐妙儿小声问道。

    以她们二人的修为,并没有感受到脚下灵丘那细微的震动,因为这种震动是由阵法运行产生的道韵造成的,换句话说就是这种震动并不是灵丘皇宫真的在震动,而是在神魂感知中的一种震动。

    刚刚皇后陆沁、威国公陆淳和长公主虞初晴说话时,并没有避讳她们二人,所以当舞云裳听到皇后居然为了陆缺开启太祖皇帝遗留下的聚灵法阵时,不由心中惊骇,她知道陆缺身具大势,但没想到皇族对陆缺的已经到了如此程度。据她所知,大乾建立以来,陆缺是第一个用皇宫聚灵法阵突破的外姓人。

    乐妙儿闻言心中微微一颤,但脸上并没有表现出来什么,而是没好气的看了舞云裳一眼说道“什么叫我和陆缺比较熟,你和他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的次数,可比我多多了。”

    “好了,别藏了,你看陆缺的眼神与看其他所有人都不同,傻子都能看出来那份情谊,以你对他的关注,你知道的肯定比我多,他几个月前以不到十七之龄突破御气境时,你可是既欣喜,又哀愁,颇有一些深闺怨女顾影自怜的味道,还说不是喜欢他。”舞云裳笑嘻嘻的看着乐妙儿,那种带着仿佛合于桑林之舞的奇妙身姿律动,为舞云裳平添了一种难言的魅力,即便是同为女子的乐妙儿也不由抬头仔细看了舞云裳一眼。

    舞云裳虽然因为对于音乐的理解更趋于红尘之曲,所以和夜咏曲家的曲欣然走的比较近,但乐、舞两族从老祖宗那一代开始就是世交,舞云裳和乐妙儿更是自小相识,所以说话并没有什么顾忌。

    “瞎说些什么。”乐妙儿脸色一红,轻推了舞云裳一下,随即微微抬头向着另外一张石桌看了一眼,见皇后、威国公、长公主都将目光看向天空那逐渐形成的灵气漩涡,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舞云裳刚刚所说的话,不由松了口气,随即没好气的又白了舞云裳一眼。

    而就在乐妙儿转过头的时候,原本看向天空的三人,在一瞬间交换了一个眼神,在这面积并不是很大的花厅之中,即便舞云裳说话的声音再低,也无法瞒过三人的耳朵。只不过威国公陆淳脸上露出一丝奇怪和诧异的神色,皇后陆沁则是宛如少女一般向兄嫂调皮的眨了眨眼睛,而长公主虞初晴则是想到了不久前他和陆缺的对话,微微叹了口气。

    在皇后陆沁看来来来,虽然皇帝已经下旨将顾倾城赐婚陆缺,但是并不等于陆缺不能再娶,毕竟为了子嗣兴旺,三妻四妾在勋贵世家中是很平常的事。而且陆缺如果能在顾倾城之后将乐妙儿娶进门,无论对于威国陆家,还是陆缺本人都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论姿容颜色乐妙儿不如顾倾城那样名传天下,但在年轻一辈中也可以排进前五,如果说虞天香是雍容华贵的牡丹,顾倾城是明艳光彩的芍药,那乐妙儿就是冰河中的无暇白莲,在那沉静幽冷的外表之下,蕴藏的却是绝世的芬芳。并且乐妙儿出身朝歌乐家,要知道天音家族,可是一个不显山不露水,但在世家排名中一直排在前三,甚至经常被列在第一位的大家族。

    有了定国顾家和天音乐家的支持,在加上陆缺本身就是威国公府世子,身上有带有一半皇族血统,他的地位将固若金汤,让那些心怀叵测之人再也无法撼动。只是这么好的婚事,陆沁却在兄长陆淳脸上看到一丝不以为然,而在嫂子虞初晴脸上则看到一丝无奈苦笑,显然这两人都没有这种打算,或者说那位异于常人的侄儿,没有这方面意思。

    就在陆沁在心中考虑要不要以皇家的名义促成这桩婚事的时候,只听到不远处的乐妙儿又低声说道“以陆缺的资质,只要积累足够,突破几品都是正常的事,再说这件事你应该比我清楚,诸葛琰这段时间一直在外阁参赞军机,几乎每日都和陆缺在一起,以诸葛琰对你的心思,这种算不上什么秘密的事,只要你问,他就会告诉你。”

    舞云裳没想到乐妙儿这么快就反戈一击,将火烧到自己身上来,脸色不由微微一红,如果说乐妙儿对陆缺抱有好感,只有她们这几个走的比较近的人才知道的话,那诸葛琰喜欢她,几乎整个凤鸣学宫,甚至整个京城的年轻子弟都知道。

    并且去年年节之时,家里人还为这件事提醒过她,毕竟像乐家、舞家这种由女人担当家主的家族,对于家族的继承人,只有入赘之婿,绝没有嫁出去与人为妻的道理。除非她放弃家主继承人的身份,作为舞氏一族一名普通族女,才有可能能嫁入诸葛家。

    “陛下驾到~”

    就在舞云裳想要开口反击的时候,内侍总管王赞的声音从花厅外面传来,随即花厅的门被从外推开,乾皇虞元栩从外面走了进来。

    “参见陛下。”

    见皇帝驾临,花厅内众人纷纷起身见礼。

    “不用多礼了。”虞元栩摆了摆手,走到皇后陆沁所在的石桌旁坐下说道“听说缺儿今晚要突破境界,朕过来看看,观虚空灵气走向,应该还没有开始吧。”

    “缺儿应该在梳理气血真元,做最后的积累。”长公主虞初晴点了点头,有些担忧的看着那紧闭的偏殿殿门。虽然明知道御气境界的突破,最多也就是因为真元不济突破失败而已,并不会有什么危险,但是作为一名母亲,她还是感觉悬心,甚至比她自己即将要面对的道心劫都要担忧。

    “长姐放心,以缺儿的资质,不会有问题的。”见到虞初晴的表情,虞元栩开解道。

    “那就借陛下吉言了。”虞初晴笑着说了一句,不过她的眼神始终在殿门和天空中汇聚而来的灵气间打量。

    而此时在景翠宫偏殿中盘膝静坐的陆缺,也正如虞初晴所说的那样,正在调动血窍气血和丹田真元,对自己的身体做的最后的梳理。血窍境和御气境都是不断强化身体的境界,只不过区别是血窍境提升的是脏腑血脉,而御气境提升的气血经脉,随着境界的提升,身体会越来越强大,同时六识五感也会相应的提升。

    《元胎大同真经》并不是速成的功法,他对根基要求的极高,如果根基不稳,即便强行冲击下一个境界,也没有丝毫作用。这也是为什么明明在进入御气境后不久,就感受到下一个品级的陆缺,在积累了几个月,将根基彻底夯实之后才选择突破的原因。

    陆缺知道,在武道修行这条路上最重要的因素有四点,排在第一位的是心性,没有一颗不惧无悔的武道之心,即便再好的资质也是枉然,而排在第二位的就是资质,筑基境界的品级,决定了一个武者的下限,就像筑基二十四品的资质,如果不夭折,早晚都能进入灵台境界,大劫可期一样。

    排在第三位的则是适合自己的功法,要知道这世间的功法千千万万,有走中正之道的,有剑走偏锋的,有需要极高悟性的,也有需要一颗坚毅的心用水磨功夫一点点积累的。天地玄黄四阶十二品的功法并不能说明一切,最重要的是适合,也就是一个人和功法的契合度,或者说练就功法的人和创造这门功法之人的相近程度,自古以来在同等阶中修习天阶功法的人,败在修习黄阶功法之人手里的事情,并不是没有发生过,这就是人与功法的契合。一本低阶功法来到真正契合它的人手里,所发挥的威力远不契合的人强练高阶功法要强。

    而排在第四位的就是机遇了,武道修行之中,机遇必不可少,无论是天才地宝,还是功法秘籍,亦或是上古遗泽,都能使一个原本并不起眼的人逆天改命,成为举世瞩目的存在。就像宣帝朝的申不平,原本他只是一个治国理政的大才,武道天赋并不算高,年近五十修为都没有迈入灵台门槛,但就是在天命之年时,他无意间得到了一本先贤的手札,从里面悟出一套最适合他自己的功法,只用了十年的时间就从御气高阶破入大劫境界,在心火劫降临之前致仕归隐。

    所以对陆缺来说,心性、资质,功法和机遇,他都不缺,《元胎大同真经》更是仿佛为他定做的一般,从修行这套功法开始,就从来没有出现过瓶颈,如果他不是不断的压制修为,用气血、真元锻造他在西皇古墓的天音雷鼓之下练成的赤血琉璃身的话,他此时的修为至少在御气五到六品,甚至突破七品也不是不可能。

    要知道御气境虽然叫这个名字,但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六品为蓄气,就是将天地灵气纳入身体之中,炼化变成真元,归入下丹田气海之中,然后用这些真元打通修炼功法所需要的经脉和经脉上存在的气穴,直到御气六品打通任督二脉,彻底贯通经脉之枢。

    而七到十二品为御气阶段,如果说御气境的前六品是积累的话,那么七到十二品是在继续积累的同时,是体内真元运行的如有臂使,而这又以御气七品时的反假还真为标志。只要到了御气七品,体内真元就可以真正的外放,这种外放和御气初期能够发出的剑气、刀气、枪芒还略有不同,他可以不带有丝毫攻击性。

    而御气七品反假还真的意思,就是外放的真元可以在控制之下,形成各种形态,譬如一只完全由外放真元所化成的小鸟。这只真元小鸟可以在人为的控制下在天空飞舞,做出各种精细的动作而凝聚不散,至于小鸟的真实程度就要看将他凝聚出来的人,对体内真元的控制程度了。一个控制精微的人,除了不能真实的模拟出小鸟的颜色和叫声,其余的所有姿态和形态,全部都可以惟妙惟肖的模拟出来,哪怕是一个最细小的绒毛。

    现在的陆缺就处在蓄气的阶段,但是让他无奈的是《元胎大同真经》实在是太过苛刻,一般的功法运行的经脉不过一两条,整个蓄气阶段只要打通几十个穴位就可以,而《元胎大同真经》不仅包括了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和任督二脉,以及这些经脉上的所有明穴和暗穴,就连并不在经脉上的经外气穴也包括其中。

    也就是说想要达到御气六品的蓄气圆满境界,陆缺就要打通周身一千多个穴位,并且还要贯通周身的所有经脉,这是陆缺已知的其他功法都不曾出现过的,如此宏大而精密的工程,让陆缺将突破的时间向后拖了又拖,因为只要一个不注意,他在血窍境辛辛苦苦打下的根基,就会动摇松动,而这则是他绝对不允许出现的。

    此时的陆缺双手之中结出一个静心印,而在他脑海之中则观想着那早已记得滚瓜烂熟的周身经脉穴位图。

    按照《元胎大同真经》上所载,人之一身自成道体,合于周天之数,就像五脏血窍三十六处,为周天天罡之数,六腑血窍七十二处,暗合周天地煞之数一样。人身体内的经穴也是合于周天之数,只不过和血窍境的小周天不同,经脉气穴是合于大周天之数,其中明穴三百六十个,暗穴也是三百六十个,而不再经脉上的经外奇穴还是三百六十个。

    在青木大陆,虽然有青木法则限制,使人无法突破圣境,但也是因为这无处不在的青木之力,在一呼一吸间不断的改善着人的体质,这种改变对于普通人来说极其细微,但对于武道修者来说,却有着极大的助益,故而在青木大陆中想要打通修炼功法所走的体内经脉并不是一件难事,即便是纵贯人体的任督二脉也是一样,但是想要将经脉上的穴位如同星空之灯一般一一点亮,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说血窍境以中丹田心内祖窍为枢,那么御气境就是以下丹田气海为根本,但是在气海之外的其他穴位,无论是明穴,还是暗穴,亦或是经外奇穴,每贯通一个,由天地灵气经气海转化而成的真元与自身就会更契合一分,真元的数量也会成倍增加。

    比如说一个人修炼的功法在御气境时只走手太阴肺经,而另外一个人的功法既走手太阴肺经,又走手少阳三焦经,在两人都将所修功法经脉上的穴位贯通之时,后者在体内蓄积的真元要比前者多出几倍,甚至十几倍。

    而品级越高的功法,真元游走的经脉就越多,这其中包括了已知的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和任督二脉,也包括了联系经外奇穴的经筋和络脉。

    据陆缺所知父亲陆淳修炼的《云水经》在达到御气巅峰之时,一共可以贯通六条正经,六条奇经,再加上任督主脉共十四条经脉近两百处穴位。母亲修炼的《乾元御世功》则是可以贯通全部奇经八脉和八条正经,再加上任督主脉共十八条经脉上的三百多个穴位。因为《云水经》是天阶中品的功夫,这也是为什么陆缺一直认为皇族传承的《乾元御世功》是超越天阶的功法的原因。

    而陆缺也知道,父亲和母亲在看过《元胎大同真经》的经文图解,与自身互相映照之后,也一点点的重新开辟贯通之前没有涉及的血窍、经脉、穴位以及神藏秘所,使修为可以更加圆满。

    由这两点可以看出《元胎大同真经》要比《乾元御世功》还要高出一截,但也因为如此《元胎大同真经》的修炼难度也远在《乾元御世功》之上。贯通经脉的上的气穴,或许还可以用水磨功夫一点点打熬,但是贯通经脉必须要一蹴而就,不然就是前功尽弃,这也是陆缺为什么明明早就可以突破,但却依旧压制修为积累底蕴的真正原因。不是他不敢,而是不能。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