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已近夜,除了鸡冠山方向隐约还能传来几声兽吼,天地陷入一片黑暗的静寂之中。而在龙蟠山的督帅府的正堂中,此时依旧有烛火闪动,不是有翻阅纸张卷宗的声音和轻微的谈话声从屋子里传来。
南疆冬季的天气本就湿冷,再加上不远处就是水量丰沛的丹水,而这石城山寨又出于龙蟠山山顶,故而这个夙夜之交,会让人感觉温度比之白天又冷了许多。故而此时正堂之中门扉紧闭,在正堂之中也成品字形放置了三个炭炉,为了防止炭气,里面燃烧的是品质极高的兽金炭。
而在三个炭炉之中铺着一张柔软光滑的兽皮大氅,御灵兽小白此时正安静的趴卧那里,除了偶尔抖动一下的耳朵证明了它并没有完全睡熟之外,其余的和一只酣睡的狸猫没有任何不同。
而此时正堂之内,则分别坐着三个人,首位上的陆缺在翻看着从南疆各地传来的军报,而左首边的顾倾城和右首边的诸葛琰则在辅助他处理这些千头万绪的军务,诸葛琰这半年多一直在外阁行走,以他的才智对于这些事情早已做的极为熟悉。而顾倾城本就是凤鸣学宫最顶尖的那批学子,这大半年的时间又亲自领军四处征战,对于这琐碎军务,她甚至比陆缺和诸葛琰了解的还要细致。
只不过此时的诸葛琰似乎有些心不在焉,时不时的抬起头看一眼趴在三个火盆中间的御灵兽小白,他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这宛如一只狸猫一样的小东西,竟然是在人族各种文籍史料中留下浓墨重彩的御灵神兽。只不过诸葛琰的心性还算不错,经过初时的惊讶,也勉强接受了这个事实。
只是当他把目光看向御灵神兽爬卧的那件火红大氅时,嘴角不由又抽搐起来。大乾立国两百五十余年,礼制已经极为成熟,各品各职都有详细的规定,非皇帝加恩是不得逾越的。
而现在如同普通兽皮褥子一样平铺在青石地面上的火红大氅,乃是由一张成年温炎兽的兽皮经过许多道工序精制而成。温炎兽,一般生活在地热之气聚集之所,因为其性属火,故而用温炎兽皮制作的皮裘大氅,乃是冬日防风御寒的极品。
但因为温炎兽数量稀少,生存的环境对于人类来说也极为恶劣,故而其皮毛也极为名贵,而像这样能够制成大氅的整张兽皮,更是万金难求。而且即便有人拥有这样极为完美连箭孔刀痕都没有的大氅时,也不敢制作成衣物穿在身上。
按照大乾律制只有一品或从一品武职,才有资格穿着温炎兽皮制成的大氅,而在现在的大乾军方,只有五个人有这样的资格,分别是军事府军相——中阳王虞元朴,元帅府军相领北疆督帅——威国公陆淳,统领府军相——定国公顾怀仁,以及之前出任北疆督帅的武安侯白奕,和面前这位现任南疆督帅陆缺。
这件无数名帅、名将梦寐以求的大氅,此时竟然被铺在地上,作为一只小兽的休憩之所,即便这只小兽是御灵神兽,诸葛琰还是觉得心中有些不自然。自小生活在大乾的他,即便生性跳脱,性格又放荡不羁,但像这样约定速成的规矩,早就已经扎根在他心里,而且他在年幼之时,也曾想过自己能够有朝一日能够站在武将巅峰,拥有一件这样代表身份权位的大氅。
而此时的陆缺,在看过一份飞鹰传书之后,随手将那张写满文字的绢帛,放在一旁的军务卷宗之上,看着似乎睡熟了的小白不由微微一笑,现在这样的情形像极了几年前在不归山湖心岛的山洞的情形,小白当时也是这样睡在放置在火堆旁边的兽皮上,这样的情景让他的内心感到极为安宁。
可是当他看到放置在小白身周的三个炭炉,闻着从炭炉中飘出的兽金香气时,眉头不由轻轻的皱了皱,也不知是想到了什么,双眼看着那香气袅袅的炭炉愣愣出神。
“陆缺,你怎么了?发生了什么紧要的事吗?”顾倾城此时也正好批注完一份公文,微微活动了一下手腕,正待去看下一份的时候,却发现陆缺居然在发呆,不由有些奇怪的问道,现在镇南关战事已经暂时停歇,除了一些细微之事,应该没有什么事能够让陆缺露出这样的表情。
而诸葛琰闻言也放下手中的毛笔,将目光看向陆缺,等待着他的答复。
陆缺能够感觉到顾倾城和诸葛琰的奇怪的眼神,不过他的眼神却丝毫未动,依旧看着炭炉说道“倾城姐姐,诸葛,你们二人都是从小生活在京城帝都,又都出身于地位显赫国公府邸,应该知道这炭炉之中燃烧之物是什么吧。”
“这不就是兽金炭吗?”诸葛琰有些奇怪,也有些不解的说道“兽金之炭,燃有异香,炙热持久,每年冬日内廷司都会向各大重臣勋贵府邸送上一些,在民间这可能是稀罕之物,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也不算是多么难得。你现在是从一品南疆督帅,又是威国世子,点上几炉这样的炭也不算逾矩。而且即便逾越了,也不会有人拿这件事情说事的,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我倒不是担心逾越不逾越的事情。”陆缺摇了摇头说道“就像你刚刚说的,兽金炭在民间极为稀少,只有重臣府邸才能用得,那么现在炭炉中燃烧的又是哪来的?”
“我们的大军后勤,在我们率长青军到达这里之前,就已经从清泉城的南境仓调拨过来,这些想必是柳相亲手为之吧。”诸葛琰想了想说道。
“倾城姐姐,你怎么看。”陆缺闻言点了点头,将目光看向顾倾城问道。
“兽金炭虽然在我们三人家中算不得什么,但也算是奢华之物,现在是战时,一切都应从速从简,按理说这样的东西根本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如果是柳相故意为之,他能够在万千军资名单中注意到这一点,确实值得深思。”顾倾城自然明白陆缺的意思,闻言不由露出思考的表情。
“陆缺,你指的的是什么?”诸葛琰眼中精光一闪,看向陆缺问道。
“传闻柳相缜密细致,无论如何繁琐之事,交到他手里都会被处理的井井有条。如此事无巨细的人,如果这兽金炭不是他特意为之,我是不信的。但柳相越是如此,我就越担心。”说着陆缺在桌案上翻了翻,拿出一副大乾南境郡县地图平铺在桌案上,看着地图上清泉城的位置默默不语。
“你是觉得这兽金名炭是柳相故意讨好你,还是背后有着某些目的?”诸葛琰挑了挑眉头,摇了摇头继续说道“这样的担心有些多余吧,先不说你是长公主和威国公之子,就是你现在的身份地位,也足以用这兽金炭了,柳相应该不会如此不智,想要用此事借题发挥吧。这显然是不可能成功,他又为何会这么做?”
“陆缺不是这个意思,他也不是在怀疑柳相。”没等陆缺说话,顾倾城就开口说道“所谓事无巨细者,必是生性谨慎之人。现在清泉城的南境仓储备着南疆所有军团的军资,虽然我们和中阳王那里,没有物资输送也可以坚持三月以上,但镇南关的四十万大军,还是要靠着南境仓物资输送。而此时几乎整个南疆十二边郡的世家,都云集在清泉城,作为清泉的第一人,必须要有处置决断之力,如此方能震慑住局面。”
陆缺闻言心中微微一动,顾倾城果然是最了解他的人,所思所想无不与他不谋而合。顾倾城所说的,正是他心中最为担心的。
诸葛琰闻言皱了皱眉头,有些不以为然的说道“陛下不是授予柳相临机决断之权了吗?而且陆缺也把言正和长青军三个战营留在那里,再加上几大凤凰卫和即将到达的武安侯白奕,谁又有那个胆子,敢在那里造次?”
“问题是,现在武安侯还没有到达清泉城接手军权。”陆缺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想了一会,有些疲倦的揉了揉眉心说道“柳相出身世家,即便陛下和我都相信他的品行,但他在真正面对世家的时候,难免会有些顾虑。我怕他当做决断之时,依旧顾虑重重。”
“你的这种考量不是没有道理。”顾倾城点了点头“据我所知,柳相从知县到郡府,再到部阁,一路以来官声都很好,而且登上亚相之位在朝中却少有政敌,能做到这样的人,要么长袖善舞,要么心计颇深,要么深通明哲保身之道,要么就是~就是一个真正的老好人。如果是最后一种,那么着实让人担心。”
听到顾倾城的话,诸葛琰也回想了一下亚相柳不疑的生平,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就飞鹰传书给言正吧,留在长青军的三大战营,共有三万六千人马,只要言兄足够敏锐小心,这些人足以震慑局面,将时间拖延到武安侯到来了。”
“只能如此了,诸葛,你一会以南疆杜帅府的名义写一道行文,以战时的名义,临时加封言正为南疆督帅府检校副军师,命此时已经到达的左右鸿鹄卫暂时调至他麾下听命。”陆缺思忖了一会,做出了决断。
“南疆督帅府副军师?”顾倾城和诸葛琰闻言同时发出一声惊呼,四疆督帅都是从一品官职,其下的副帅和军师,一般都会有正二品的军帅出任,而督帅府副军师,虽然不比前三者位高权重,但究其官位也在正三品到从二品之间,言正现在不过刚有品级的东宫侍读,即便只是事急从权,如此擢升速度也很是让人侧目。
要知道在洪熙一朝,迁升速度最快的就是陆缺和顾倾城二人,但是这两人都是有实打实的军功在身,言正此时可以寸功未立,这如何能够让人心服,更何况左右鸿鹄卫的统领也都是从二品的军职,万一发生什么不和,岂不是坏了大事。
“倾城姐姐、诸葛,我听说左鸿鹄卫统领邬猛曾担任过顾相的副将,而右鸿鹄卫统领马元觉也曾担任过诸葛军帅的副手,与你们两家关系匪浅,我希望你们能够写一封私信给他们详述此事,让二位统领尽可能的配合言正。”
“没有问题。”诸葛琰点了点头,马元觉乃是他父亲的副将,可以说没有诸葛家族,马元觉未必就能做到一卫统领之位,毕竟上一代的将才实在是太多了些。既然两家的关系几乎整个大乾都清楚,他也没有什么好避讳的。
“邬叔父虽然外表粗犷雄豪,但却是明理之人,这封信我会写的,他的权位之心并不重,想来会予以配合的。”顾倾城也是点了点头。
陆缺闻言终于将心放了下来,如果能得到左右鸿鹄卫的配合,再加上长青三营,那么言正手中就有了十万兵力,有这样的兵力,足以镇压清泉城的一切不轨之徒了,至于言正有没有这个能力统领这么多兵力,陆缺从来都没有担心过,如果说上一代人最出色的是寒门三杰的话,那么在年轻一代中,叶知秋就是当年的百里嘉,而言正则像当年的计之恒,这二人的才学并不比他弱,只是偏重不同罢了。
“对了,陆缺。”见陆缺已经做出决断,顾倾城和诸葛琰也就没有多说什么,当顾倾城看到陆缺又拿起一分卷宗要去批阅的时候,突然开口说道。
“倾城姐姐,怎么了?”陆缺将刚刚低下的头又抬了起来,有些不解的问道。
“这是河阳王的飞鹰传书,现在靖海军依旧在南疆督帅府的统辖之下,故而河阳王向你请示对于之前的天星海军船队,要如何处置。是直接收编,还是在打散重组之后另立一军,维护南疆海域稳定。”顾倾城说着,站起身,将一卷绢帛平铺在陆缺面前的桌案之上。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