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亭所在的那一片湖泊,形似应天府的玄武湖,但只有其一半大小,所以被称为小玄武湖。
此刻,在沈漫瑶紧张的注视下,湖面突然炸起数丈高的水花,一道黑影越出水面,几个起落便落到了观潮亭前的空地上。
“奶奶的,老夫不与你打了,你这小子狡猾的很,真是晦气!”黑袍老者一边抖着身上的水滞,一边大声叫道。
不一会儿,湖面冒出了一个人头,正是玉临风,他嬉皮笑脸的说道:“红毛老头,你说的不打了,可不要等我上岸了你又反悔。”
黑袍老者闻言骂道:“放屁,俺老黑说话向来一口唾沫一个钉,跟你动手赢了又如何?切!”说完双手别在腰后,也不理会众人,气呼呼的走进观潮亭,去自己的住处换衣服去了。
白袍老者看了看玉临风,说道:“回去换了衣服再来,不然老夫可不会放你进去。”说完转身也进了观潮亭。
玉临风这时也游了过来,还给沈漫瑶展示了他的游泳技术,或仰泳或蛙泳,逗得沈漫瑶拍手大笑。
沈秀撇了撇嘴,暗哼一声,转身进屋。
只剩下岸边抚掌轻笑的沈漫瑶,和水里各种搞怪的玉临风,为了逗师妹开心,他还抓了两条大鱼,说晚上要师妹给他炖鱼汤喝,惹得沈漫瑶哭笑不得。
接下来几天玉临风和沈漫瑶都泡在观潮亭里,玉临风自然看了许多武功秘籍,心里对武学的感悟又多了一些,也对所谓境界的划分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以前他总是不太清楚境界的排列,也不懂为什么要有境界的划分,现在总算是明白了一些。
江湖中对于境界的划分,由低到高分别是:武师,宗师,大宗师,小天元,天元境,通玄境,通天境,化神境,以及最后一个传说中的成为陆地神仙。不过迄今为止,自境界被精确划分以来,还没有人达到那最高境界。
其实在很久之前,武林中人是不分等级的,大家都是通过比武较量来区分武功高低。后来中原大定,太祖登基,本就出身江湖的他,深知所谓江湖中人都是一帮以武犯禁之徒,他们有着自己制定的规矩,无视朝堂律法,这是他无法接受的,他是不会允许朱家的天下里,还有一帮子他无法掌控之人的存在。
为了减少江湖仇杀带来的社会危害,他就想出了给武林中人制定等级划分,动手之前先比境界,如此一来,就大大减少了动手的几率。比如对方是小天元的修为,你是通玄境,那么这种比试肯定是不成立的。不像以前,只有打过才知道,功夫低的人自然吃亏,只能面对被打死打残的命运,然后他的后人再奋发图强苦练十年为父报仇,就这样冤冤相报永无止境,除非你屠尽一方全家满门,不然就会给自家后人留下祸根。
但人都是有情义的,特别是习武之人,多是仗义之辈,心狠手辣的也有,但毕竟少数,倘若你报了仇以后再屠人满门,那你就会成为被众人讨伐的对象,江湖中再也没有你容身之地,那些希望成名的人都会迫不及待踩着你的尸体上位。
这些江湖里的事情说起来很复杂,本身也很复杂,但在朱洪武那里就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等级划分,就是他认为最好的方法。那些不同意这个规定的人,就是不服从他的人,不服从就是谋逆,那就得死,所以朱洪武在位期间才有了震古烁今的四大案。
这四大案分别是:空印案,胡惟庸案,郭桓案,蓝玉案。而其中蓝玉案就是发生在朱洪武给江湖中人制定等级的时候,他为了心中的完美世界,不惜马踏江湖,杀人无数。
而执行这项任务的,就是让人闻风丧胆谈虎色变的锦衣卫。锦衣卫遍及全国各地,大都是一帮武功高强且愿意听皇帝话的人,这就是太祖执行制度办法,以武制武,以杀止杀。
经过一系列的措施,武林中人以等级划分的制度,慢慢的被认可,经过数十年的沿用,大家也逐渐习惯了这个方法。
直到后来满清入关,清政府更是不择手段奴役汉人的思想,而那些不愿意受其约束的武林中人,自然是受到了最为严重的打击,光是不愿剃发留辫的,就被杀的不计其数。所以在满清时期,武林中人最高的境界也就在天元境以下,到了清朝末期,更是下降到了宗师级别。
当然了,这其中也不乏大多数师父在教授徒弟的时候,暗地里留了一手,就是为了防止以后制不住徒弟,如此一代一代的克扣,武学只能日益式微。到了民国时期,更是连宗师级别的高手都寥寥无几。
再到了我们生活的现代社会,基本连宗师级别的都没有了,武学没落,已成定局。后人只能在小说里,瞻仰武林前辈们的风范,甚至于现在,连武侠小说也都鲜有人问津了。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咱们闲话少说,书归正传。
玉临风在第三天一早,就和沈漫瑶再次坐上了那架豪华马车,离开了沈家大宅,往虎丘山方向赶去。
一路上,玉临风见到不少的武林中人,都在往虎丘山方向赶去,心下有些疑惑,难道都是去看叶剑青和飘香剑派比剑的?
其实玉临风猜的没错,当他和沈漫瑶到达虎丘塔下的时候,周围已经站满了人。
这些人大都带有兵器,一看就是江湖中人。他们或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分为大小若干阵营或坐或立,有的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老神在在沉默不语。
玉临风大概看了一圈,保守估计也有五六百人之多。他今天穿着一身红黑相间的衣袍,显得格外精神,而沈漫瑶则是一身红衣劲装,将她玲珑有致的身段彰显的淋漓尽致。两人联袂而行更是红花绿叶,相得益彰,一时间许多人的眼光,都不自觉的往他们这边看来。
沈漫瑶出自富贵之家,自幼见惯了大场面,倒是表现得镇定自若。而玉临风就要稍微有些不习惯,浑身的不自在,赶紧拉着沈漫瑶往人少的地方走去。
“师妹你看,那儿地方不错!”
沈漫瑶朝着玉临风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面石壁上刻着“虎丘剑池”四个红色大字,她说道:“听说那个地方有些古怪的,你没看这么多人都没什么人敢过去嘛!”
“哦?有什么古怪?”玉临风有些好奇。
“传言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阖闾于剑池下,那下面还陪葬了许多绝世宝剑,若是平常人走近自然是没什么感觉,但要是习武之人走近,特别是修为高的人,就会被剑气所伤,之前有许多前辈高人,还有一些手握大权的上位者,都想弄清楚剑池下的秘密,不过都是铩羽而归,而且有很多武功高强的前辈们,都葬身于剑池底下。”
玉临风听沈漫瑶说的煞有介事,有些不信,他说道:“没事儿,我们就在旁边那树荫底下,不走近剑池不就没事了嘛!”
沈漫瑶想了想,说道:“好吧,那就听你的吧!走吧!”其实她对剑池传说也是道听途说,心里也不是很相信,就没有太过在意。
两人走到剑池不远处的一颗古松下,寻了块石头坐下。
玉临风抬首看着近在咫尺的虎丘塔,只见塔有七级,高达近五十米,塔身全砖砌,塔系平面八角形,每个面上都有一扇门,由八个外墩和四个内墩支承。屋檐为仿木斗拱,飞檐起翘。威严肃穆,气势雄伟。
玉临风有些动容,古人在没有吊车、升降机等现代化设备的情况下,居然能建起如此高的建筑,真是让人惊叹不已。
就在玉临风愣神的时候,忽然听到有人在呼喊他,他回过神来,只见一群衣着华贵的公子哥正向他这边小跑而来。
领头的正是王凯斯和陈阔海,后面跟着的,是前几天在万春楼一同喝酒的吴承恩、方恪礼、徐有为和李旭。
玉临风见了几人不禁笑了起来,上前寒暄客套了几句,与众人一一打过招呼,他问道:“王兄,陈兄,吴兄,方兄,徐兄还有李兄,你们怎么都来啦!”
王凯斯道:“嗨,这两大剑派比武,可是大事,我们平时都碰不到的,这好不容易知道了,肯定要过来看看热闹啊!”他说完身边的几人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李旭看了看玉临风身旁的沈漫瑶,开口说道:“原来是沈小姐,好久不见!”
沈漫瑶对李旭点了点头,又打量了一圈众人,撇了撇嘴说道:“你们这一帮牛皮糖,恐怕看比武是假,想看看能不能见到我月姐姐才是真吧!”这些公子哥其实沈漫瑶都见过,都曾经追求过她和古月瑶,只不过自己这些年去了天柱山,就没有再见过他们了。
众人被她戳中心事,都一脸悻悻。
就在这时,沈漫瑶忽然眼睛一亮,朝着一个地方挥手喊道:“月姐姐,月姐姐,这里!”
众人转眼一看,除了玉临风之外,王凯斯等人的眼睛也都亮了几分。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