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寒武前游记 > 第015章 三派相争
    “艮星撞日“这一预言随着岳林的论文上报到国际太空探险信息中心并得到相关学者的评估,研讨后,即成了众多专家学者所担以的问题。这不只是学术报告,而是涉及到整个人类命运的大事。相关专家自然严重关注。

    岳林虽然在论文中提出不出艮星百年就坠毁的预言,但专家学者认为这个论点的论据不足,要岳林继续研究,拿出更有说服力的论据来。

    不过,国际太空界通过反复论证,最后一致通过决议,由国际合作机构发出利用全社会的资力应对艮星撞日带来的末日效应,也就是末日灾难。

    末日观在避难方案上却形成了三种不同派别,而且随着矛盾的激化,冲突也日益激化,发展到互相争夺人员与资力。

    地球派主张集中全社会的人力与物力大搞地下建筑,争取赶在末日灾难前将人类全部转入地下,靠地下工程求生存。

    “将人类全部转到地下生活的想法,完全是毁灭人类的行为,不值得一提。“以韦向群为主要代表的火星派针锋相对地与地球派展开辩论,通过大量论据否定地球派的主张。

    “转入地下是一种相当现实的可行性方案。因为地下工程可以用现有的设备时行施工,是一项就近解决人类生存问题的较为理想的避难方案。成本低,见效快。“地球派以欧尼斯特为代表。欧尼斯特是国际太空信息研究中心内行星动态信息统计处(四科)主任。他虽然是专业搞内行星动太信息统计处的一名资深学者,但他的心思却不在星际,而在地面。

    “你的提法全无道理。“韦向群站起来批驳道:“如艮星撞日后内行星轨道真的象岳林预言的那样内缩的话,地球就有可能转到金星轨道上,到时地球大气在炽.热的阳光照射下,其大气成份将发生变化,最终变得象今天的金星一样昏浊,到时人类即失去在地面上活动的能力。转入地下后,生存条件的保障即成为难以解决的问题。到时原有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链与食物链将消失。即使通过人工再生,但在地下不具备完整地再现的。这样,人类也就慢慢走向灭亡。“

    “我不同意韦院长的观点。“白杨倏地站起来,激动地说:“我们不能仅凭一个圈外的外行人士的论点把臆测当现实。我看先还是看情况,如艮星真的进.入不稳定运行阶段,我们再研究对策也不晚。“

    白杨只是对岳林抱有成见,至于地球派与火星派及太空派的主张,他都不赞成,认为现在研究对策,完全是庸人自忧,劳民伤财。

    “要是等艮星运行不稳定时才研究对策,那黄花菜都凉了,你就是想跑都来不及了,只能等死。“韦向群瞪了白杨一眼说。

    “那你认为哪个方案最好呢?你不认同转入地下的主张,那就等于认同移居火星或进.入太空,飞向深空。但我认为这些方案大都不现实。“欧尼斯特不以为然。

    “不现实不等于不可行。“韦向群严肃地说:“根据多数专家的论证,如地球转入金星轨道,那火星就移到地球轨道上。火星是一颗有大气层的行星,其大小与地球差不多,更重要的是,他的表面有很多特征也和地面相仿。而地球轨道是唯一的适合生物繁衍的轨道。因而,火星转入地球轨道后,其大气层的化学成份在阳光的照射下慢慢改变,各元素的分布也接近地球大气。如我们想办法对其大气层进行改良,那将加速其短期内转化成与地球大气一样适合人类居住。“

    “你这些,现在只能是评估阶段的假设,不是现实。把近二百亿的地球人,全部迁往火星,并非易事。“欧尼斯特的观点,倒是很有现实意义:“相比之下,地下工程,就是我们常见的地面工程的延续,技术与资力都不成问题。可以说,是用现实手段,显而易见地实现的工程。“

    “你反复强调已讲过多次的道理,有什么意义呢?“韦向群火了:“我已说了,工程容易,但生存容易么?一旦地球因转到金星轨道上,地球大气变混浊,人类无法再在地面上活动,你把二百多亿人转到地下,岂不自寻短见么?到那时想再想办法,为期已晚,非全部闷死、饿死不可。“

    “你别把事情说得那么严重,我们可以搞地下大气再生工程,发展地下种养,从特提斯海引水净化等,完生地下生存环境的良性循环,人类照样继续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你这种想法,表面上貌似很有道理,实际上行不通。不然,地球人早就在金星上搞地下太空宫工程了。实事呢?至到现在,别说搞,就是进.入金星大气都难。“韦向群好无客气地批驳道:“一旦地球人在地球进.入金星轨道前离不开地球,等地球大气变浊后再想逃离,为期已完。足可见,地球派的主张,是人类走向灭亡的前奏。“

    “你别把事情说得那么严重。“白杨又站起来唱对台戏。他与韦向群虽是同一个单位里的天天见面的人,表面上天天笑脸相迎,但一旦到了学术争论,他们就双双判若两人,争执不休。

    “你少跟我唱反调。“韦向群对白杨老跳出来否定自己的见解大为光火:“你否定'艮星撞阳'与'轨道内缩',只能表明你的观点跟不上形势,只能拖死人类。“

    “你那想法,都是些庸人自忧的想法,没有一点实际意义。听信一个连专业院校都未进过的行外人的外行言论,就以为人类马上灭绝了?天方夜谭!“白杨寸步不让。

    “白杨先生的话也不无道理,“一直坐在会议桌中心位置上沉默不语的国际太空信息研究中心主任特拉维斯此时抬起头,慢斯条理的接过白杨的话头说:“虽然那个小伙子的论文经论证得到大多数权威的认同,但目前仍处在假设阶段,不能当现实来搞我们力所不及的行动。“

    特拉维斯是太空派,并不支持地球派的观点,对火星派亦抱有怀疑的心态,虽然火星派与太空派都倾向于让地球人类逃离地球,移居太空或火星上。但火星派与太空派的主张毕竟不同。

    “这是涉及二百亿地球人类命运的大事,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的不能当现实的行动。明白么?“韦向群毫不客气地怼自己的最高上司。

    “让二百多亿人类运到火星上,需要多少艘飞船呢?“白杨得到最高上司的支持,很是兴奋,又站起来质问韦向群:“完全是异想天开的幻想。“

    “这不是一、两天办完的事。根据岳林的推测,艮星坠毁,还有百余年时间。百余年内,把地球上的整个人类转移到火星上,绰绰有余。“韦向群的话铿锵有力,不容白杨半点否定。

    “百年的事,现在急着办,为期尚早。“

    “不,“韦向群的话,斩钉截铁:“现在已没有多少时间了,如不立即行动,情况一有变,我们就没有足够的应对时间了。“

    “你想把全球资力都用到你那处徒劳的事上么?不太可能。“欧尼斯特的表情有点夸张,又是摇头,又是摆手:“我们地球派不会答应。“

    “不答应又如何?事关全人类的命运的大逃亡,你们能阻止得了么?“韦向群反唇相讥:“你们想用全人类的有限的资力,用来拖延时间,让人类跟着你们走上死亡之路么?休想!“

    “我不支持地球派,也不表明就支持你们火星派。“白杨缓和了口气说:“我认为你们的想法,全是劳民伤财的徒劳的事。“

    “那你对太空派有如何看法呢?“特拉维斯希望白杨能加入自己的行列里,支持太空派,让更多的人进.入太空,建造空间站,在地球轨道上建满“空中楼阁“

    “对不起,主任。“白杨向特拉维斯笑着说:“我更不支持太空派的主张。“

    “为什么呢?“特拉维斯脸上闪现失望的神气:“难道我们太空派的主张不现实么?实事是,就是现在,在地球轨道上已有数十座大形空间站。如我们在末日灾难来临前大搞太空城建设,让人类全部转入太空,住进太空城是完全能办到的。“

    “可以说能办到。“还未等白杨表态,韦向群接过特拉维斯的话题批驳道:“人类可以全部进.入太空。问题是,太空中集聚如此庞大的人群,他们的饮食问题难以解决。“

    “这有什么难解决的?“白杨批驳道:“现在各太空城里已培植大量植物,也养殖成功为数不少的牲畜。太空人饮食并不是大问题。“

    “你说的只是少量人的饮食问题。但末日灾难中,我们面临的是整个人类,近二百亿人。这么多的人的长期饮食,并不象你们想象的那么容易。更何况进.入太空后建材来源亦中断,再造太空城的材料也难找,根本满足不了那么多种养基地的空间的打造。“韦向群说。

    “可以继续利用地球矿山资源在太空中冶炼来实现建造更多更大的太空城。“白杨有意气韦向群。

    “你错了,“韦向群毫无留情地说:“到时人类无法再进.入地球大气层里,更不用说在地面上开采矿产资源了。“

    “你别把问题说得那么严重。“白杨抢白道。

    “那行啊。“韦向群不无讥讽地冷笑道:“你进.入金星大气中,到金星表面开采一下看看。“

    “这,“白杨一时语塞。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