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半年未收到岳林一丁点信息的吕宾鸿这天突然收到岳林从艮星上发来的其论文补充函,请他立即上报到国际太空信息中心。
“他怎么跑到艮星上去了呢?”吕宾鸿看着岳林从艮星上发来的论文补充函,感到不可思议。
论文补充函通过更有利的数据把原来认为的艮星百年内撞阳坠毁的论点通过新近收集的艮星数据,精确到四十五年左右。
“时间不多了。”吕宾鸿不由倒抽一口凉气。四十多年对一个人来说,虽然不算短,但对于整个人类而言,瞬息即逝。这么短的时间要让数百亿史前文明时期地球人迁移到火星,并非容易。
那岳林是怎样计算出这么高的精度的数据呢?看着论文所列证据,吕宾鸿对岳林的敏锐的洞察力感到吃惊,他通过历史上的数据与艮星上的一段时间的磁场变化,最后准确地算出艮日距离不断缩短着的规律性变化,加上艮星逃逸速度的反值,最终指出艮星将在四十五年后的某天撞向太阳,从此消失。
吕宾鸿立即把这一情况上报到亚陆国太空探险总局。
总局局长林平山看罢,立即召集相关专家论证并对市太空探险分局所附加的避难方案与规划进行了评估。
吕宾鸿之所以附上一份规划,主要是结合其本市的情况,供总局作为典型考虑,率先争取项目资金,早点起步。
岳林所列新的论据,尤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再次使三派就避难方案陷入激.烈的争论。
白杨看过总局在会场发的报告副本,没再提反对意见。他开始佩服岳林的细致的观察与研究作风,对其所列论据,认为都是头头是道,没法批驳。
白杨的三派所争的避难方案问题上,现在的立场也有了根本性的转变,表示支持火星派。他的这一变化也使得让国际太空信息研究中心内行星动态信息统计处主任欧尼斯特大惑不解。
白杨与任欧尼斯特早就认识,白杨所向侯梦支所提供的信息,多来自这个任欧尼斯特。
那白杨明知任欧尼斯特倾向于地球派,为什么关键的时刻与其好友唱对台戏呢?欧尼斯特是劳古国人,与亚陆国白杨同属冈纳国国际太空探险大学留学生。毕业后双双回国,一样被其本国太空探险局留用。
当然,亚陆国太空探险总局召开的论证会上,欧尼斯特作为国际资深太空学者,也列席参加了论证与评估。
“我认为,在目前的地球人类技术水平而言,最理想的方案,仍是用现有的设备与资源进行地下居住环境建设,集中全社会的资力,争取在末日灾难降临前把人类全部转入地下来避难。”会议刚开始讨论具体避灾方案,欧尼斯特就跳出来重弹其此前已提出的老调。强调人类移居地下的客观因素。
“以人类目前的技术水平,完全不具备进.入太空与移居火星的条件。”欧尼斯特激动得语速变得快且高昂:“我们首先考虑得是,移居太空或火星成本高,要在四十多年内生产能运出数百亿地球人的飞船与容.纳这些人的太空宫,根本不可能。最重要的,就是人类移居太空或火星,食品来源难解决。因太空中种养仍占大量空间,这种空间远比人类居住空间大,而且,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与水,在太空或火星上也成大问题。所以,我认为目前唯一能考虑的,就是转入地下,这样空气和水可以通过净化变浊空气,提纯河湖水源来保障。地下也可搞种养,如用立体种植法与小型动物养殖方式解决人类食物来源,我看绰绰有余。”
“你这个观点只考虑片面因素,未考虑变化发展,根本行不通。”坐在会场台下应邀到会的韦向群倏地站起来,指着欧尼斯特说:“你这种观点,完全是毁灭整个人类的馊主意。”
“你未提任保具体方案,滥用哲理术语,能当饭吃么?”欧尼斯特轻蔑地笑了,带着反唇相讥的语气:“韦先生是亚陆国太空界资深专家,你得提提你的具体方案。”
“你,你,你。。。”韦向群没想到欧尼斯特竟来这么一着,因其原来的发言顺序突然被打断,一时语塞。
“哈哈哈。。。。”会场上突然爆发出一片笑声,弄得韦向群很尴尬。欧尼斯特则得意地笑着,那神气活脱脱象得胜归来的将军似的。
“欧尼斯特博士,”坐在韦向群南侧座位上的太空中心行星轨道研究室资深学者阿尔文见韦向群陷入窘境,知道他是因其发言顺序突然被欧尼斯特突然打乱而一时语塞,也就会意地笑着站起来,让韦向群坐下。然后慢斯条理地说:“你的观点很有见地。用人类现有地下工程设备,在地下挖土数十年内建造容.纳数百亿人的居住地是完全能做到的。”
“那还用说吗?”欧尼斯特满脸不屑,他知道阿尔文也是火星派,在这类会议上常与自己唱对台戏。
“地下种养也可以实现。净化空气,提纯海水都能办到。但你考虑过没有?”阿尔文加重了语气:“可你想过没有?正如岳林先生在论文中强调的那样,如地球轨道内缩到金星轨道上,地球大气将变得象现在的金星大气一样,海水,河湖水水质也变差,大气变得不是空气,海湖变得不像天然水,无法净化,无法提纯,什么办?”
“这,这,这。。。。”这因轮到欧尼斯特语塞,他吱唔了片刻,很快又恢复常态,笑着说:“你想象的只能是一种假设,不一定真得那样。”
“铁定是这样,”阿尔文从座位上的提包中抽出一份分析报告,举过头ding,抖动着,说:“这是我的一位搞生物化学的朋友按我的意思,特意地用金星大气做引子,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金星大气很难提纯,提纯也需要用部分化学元素进行置换,成本相当高。”
“你那实验,只能是地球上mo拟的,不能完全说明地球进.入轨道后其大气也变得与金星一样。”欧尼斯特强词夺理。
“我问你,你做过金星大气提纯实验没有?”阿尔文的话锋直逼欧尼斯特。
“这完全没必要。你别把两种不同事物强硬地联系到一块。”
“那你考虑过地球如转入金星轨道后其物理参数全变,温度升高,其大气化学成分改变,地面被烧焦,产生大量有害气进.入大气,导致大气成分完全改变,变得混浊不说,其化学分子结构变得人类无法净化。到时你怎么办?地下数亿人没了空气与大气支持,能维持多长时间呢?”
“这,这,这,”欧尼斯特显得很尴尬,但很快又恢复常态:“你这些,只是一种假设而已,不现实。”
“对,不是现实。”阿尔文再次加重语气:“你所谓的现实,是静态的,不变化的,片面的。而地球转入火星轨道后的现实是动态的,变化的,普遍的。所以,正如韦向群先生说得那样,你的观点,完全是毁灭人类的馊主意。一旦人类进.入地下后地球大气与水循环变得象金星一样,已无法适应人类居住,数百亿进.入地下的人将全部窒息而死。明白么?”
“你别把事情说得那么悬几乎。我觉得这个问题上与你们争论,完全是白费唾沫。”欧尼斯特似乎抵不过阿尔文的凌厉攻势,不得不找个含糊其词的理由当台阶下。
“阿尔文教授的话很有道理。”坐在韦向群一侧的吴天佑见欧尼斯特退出争论,便笑容可掬地站起来向周边的人点头哈腰后说:“刚才欧尼斯特主任提出的观点虽不完善,但是我们地球人类的现有水平,并不是完全不可取。而你们火星派的主张,可能离现实更远,有些甚至现代技术无从入手,完全是扯谈。”
吴天佑是原亚陆国太空探险总局轨道卫星维护中心副主任,现在的职务也就是代替岳林当名义上的艮星轨道专题研究小组组长。这个人显得很老成,说话慢斯条理,与阿尔文的语气很相同。不过,他是地球派。与欧尼斯特专业相同,观点一致。
坐在吴天佑一侧的韦向群一听其话就气炸了,他又是倏地站起来,指着其鼻子怒斥:“是,我们在扯谈。那你说说你的高见看看。看看到底谁在扯谈。”
“刚才欧尼斯特博士说过,人类如迁往火星或进驻太空,需要建造大批太空飞船与太空宫。这种耗资是人类无法承担了的。更不用说建造保障人类生存物资的太空种养基地了。另外,在太空中生存,空气与水资源比地球地下还难保障。目前卅轮宫与火星宫里的空气与水,仍在依赖从地球上运送来保障着的。如按你们的提法,地球一旦进.入金星轨道,那么地球大气与水循环将大变样,不再适合人类生存。这样的话,你们把人类带到太空或火星上,岂不窒息而死得更快了么?你可想好了,这不是现在在太空里暂住的为数不多的游客,而是涉及数百亿的人类。明白么?”
“好!”还未从发言台上走下来的欧尼斯特听着吴天佑的发言,象注入了兴奋剂一样,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么一来,欧尼斯特的掌声立即引发响应,会场上立即响起一片掌声。
“你说得很对。”这次韦向群没有上次那样因一时紧张而语塞,他冷静地看了一眼眼前的这位被掌声弄得忘乎所以地傻笑着的吴天佑,点点头说:“你提的问题确实是实际问题。但是,我们大批学者冷静思考后都认为,火星进.入地球轨道后,其大气与地下水资源及土壤都是可以改造的。这些,我们与生物与化学领域里的专家学者商讨过。一旦火星大气与水资源及土壤完成改造,人类就可以象在地球上一样,重新过原来的生活了。”
“你这只能是一种臆测,不一定成为现实。”欧尼斯特摇摇头:“改造火星大气,容易么?水资源,更不用说了,到现在,我们在火星宫里用的水,还在依赖从地球运去呢?”
“反正我们不能同意地球派的主张,把人类社会的资源全用到建地宫上。否则我们无法让数百亿人类移送到火星上。”韦向群激动地说。
“得了吧,”吴天佑厌恶地皱了皱眉头:“你们那样适得其反,等于把二百亿人类送到火星当死尸。”
“好了,”坐在台上的国际太空信息研究中心主任特拉维斯向台下摆摆手,说:“大家的意见都很有见地。不过,争论归争论,我们也只能一边争论,一边干实际工作。目前发现艮星危相的岳林先生仍在艮星上进行考察,这种情况下,我们也没法作出决定。如何决定,我们也得听岳林先生的见解。今天会议的重心议题,是讨论是不是把‘艮星撞日’的末日危机向全球公开的问题。为此,根据主办方亚陆国太空探险总局的意见,我们也邀请了各国政要特派相关官员出席,以便配合行动。”
“嗯,嗯,”劳古国的一名体态肥胖的总统特派员随口应和着:“我们回去后将立即按会议要求,开展宣传与动员活动,保证让民众既不惊恐,也不灰心,以平常的心态应对这场末日灾难。”
“好。”特拉维斯站起来说:“我也接收亚陆国太空探险总局的意见,任命岳林先生为这场末日大灾难的救援指挥部总指挥,一切行动由他安排。”
“这样怎么行?”正坐在台下与会代表椅上的欧尼斯特倏地站起来吼道:“我反对。我们怎么让一个连太空界学者资格都没有的人指挥我们行动呢?他不过是一个银行小职员而已,就凭他一篇破论文一步登天?象他这样人,要资历没资历,要经验没经验,更没有官场活动经验。无论从官场经验,还是从技术资格,都不具备领导人类抗灾的能力。”
“那行。”特拉维斯瞟了台下的欧尼斯特一眼,勉强摆出笑脸,说:“你也写一篇末日危相发现论文,如经学术界权威论证认为是破天荒的重大发现,那我就把我这主任职务让给你。行了吧?”
“你,你,你,”欧尼斯特气得浑身发抖。
“好了,”特拉维斯站起身:“此前我已与各国政要派来的特吏开会研究过对策,他们回去后将按我们太空总部的意见,紧锣密鼓地开展宣传动员活动,配合我们进行防止混乱与抗灾前期的筹备工作。其余的,等岳林总指挥从艮星返回后再说。”说罢,走下台,带着随员头也不回地走了。.
“这个老混蛋。”欧尼斯特无奈地摇摇头,随着与会代表走出会场。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