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末流屠夫 > 第一百一十四章 梁大理 四
    “爹,商会那边已经说好了,大米一斤五十文,一斗也就是五百文,五两银子,那一石就是五十两银子。面粉贵些,一斤要六十文。”李博定合上账本,那些数字早已记在他脑子里,不看也无妨。

    李冈伯手里的动作顿了下,抬眸瞥了他一眼,将茶杯放回到太师椅旁的八仙桌上,“我记得往日大米一石也才600文吧,怎么到你这儿就成了5000文一石?一斤50文,呵呵,比肉还精贵。就不怕被梁大理抓起来。”

    李博定赔笑道:“爹,瞧您说的是什么话呀。如今城里粮仓被烧了一个,那粮食是越吃越少,就算大水退去了,没粮食就是没粮食,总归要涨的嘛。再说了现在肉也贵着呢,城南那边的肉铺一斤瘦肉都卖到了六十七文钱了,就更别提五花和肥肉了。”

    “哼,嘴咧得跟朵花似的,看来是打通好了关系,是梁家吧。”李冈伯接着说道,“但梁大理这人虽说要勾结商会来向吴君铭施压,但也不敢如此明目张胆地这么干。”

    “爹,哪有说自己勾结的啊,这叫官商互助。”李博定抱怨道,“再说了,吴知府背后有多少人撑腰您又不是不知道,哪里敢向他施压呀。梁同知就是挣一点面子和底气罢了。”

    李冈伯心底喟叹一声,还是让那个算命的说中了啊,站得高不一定看得远,但站得低一定看不远。如此想着,也没什么心思再说下去,摆摆手就把儿子给打发了,“我人老了,你心里有数就行。”

    “孩儿明白。爹,那我这就去咱家商铺改粮价了。”李博定话还没说完,人已经往外跑了,脸上的喜悦难以言表。

    李冈伯颤颤巍巍地端起茶杯,端详着杯中清澈透亮的茶水,自言自语道:“吴君铭呐吴君铭,我这阵仗摆开了,你要怎么接招呢?”

    又是突发水灾,又是粮仓走水,吴君铭就任知府这么些年来就没遇到这么倒霉的时候。没等他得知粮价又涨了,就已经躲了起来,全府上下几乎没人能找得到他,除了看起来有些呆萌的二丫姨太。

    王庭妍在王庭二丫的带领下,在云湖的一艘画舫上找到了正喝着小酒,听着小曲,快活至极的吴君铭。大夫人登船之际,还听到吴大人拍案叫好的声音,当即脸色就沉了下来。

    待到府里的丫鬟婆子把画舫上的几人赶到其他画舫上后,王庭妍这才遮着脸走到画舫上,而带路的王庭二丫则被留在自家的船上,下巴支在在窗子上,拨拉湖水。

    “吴君铭!”

    “夫人!你怎么在这儿?嗳嗳嗳哟,轻点轻点,这还有外人呐。”

    这应该是姐姐揪着老爷的耳朵,以往姐姐也就使上一点劲把耳朵揪起来,今天应该是要把老爷的耳朵扭成麻花了。哎!湖里还有鱼!王庭二丫转过身来,脑袋探到窗子外,两只白嫩的手臂伸到冰凉的湖水里,要去抓那条鱼。

    “云州城正值危难时刻,家里事务也是繁忙,我和二丫都忙不过来了,你居然还有心思来这等靡靡之地寻欢作乐?”

    “我,我,唉,夫人呐,你也知道我这脑子,读读书、写写字还行,要我去做什么断案也好,征粮也罢,做不来啊。”吴君铭一想到这烂摊子,就面露难色。

    只听他接着说道:“要是往年,大风大雨,哪怕山贼作乱,夷人入侵,那也没什么难想的。可如今不单是云州,就连苍凉,南亭等州县也难逃水灾围困之难。更别提粮仓还被烧没了一个,云州城仓廪里的粮食只够再放十天粮了。我,我无计可施啊!”

    “啪”一声脆响,吴君铭的牢骚戛然而止。

    画舫里一片宁静,还能听到旁边小船上有人拨拉湖水的声音,还有远处画舫里传来的莺歌燕舞的声音。云湖上的一切宛如世外桃源,湖边的垂杨柳将外界的苦难和灾害隔绝在一湾湖水之外。

    真实却又可笑。

    越过湖边那些杨柳树就能看到洁净的石板小路,还有白墙灰瓦的院落楼房,南国的水乡柔情体现的淋漓尽致。难怪书生们宁愿在这里醉生梦死,也不想多拿一点时间温习功课,科考哪里有温柔乡来的快活!这一点也是云州城饱受诟病的原因之一。

    王庭妍静看着满脸苦恼的吴君铭,想起了二人第一次在京城相遇的场景,那时候的他也是这样一脸苦恼地坐在相思桥边的石阶上,苦恼着让他烦躁的所有事情。唯一不同的是当年那个落第举人如今成了知府大人。

    “夫人?妍妍?”吴君铭试探性地喊了几声,见王庭妍回过神来,才接着说道,“方才是为夫,嘶!嗳嗳嗳,我我我,方才是我昏了头,脑子里一团糊糊,朝你撒气是我错了。”

    “哼哼,就这么简单地算了?”王庭妍嘴上这么说,但捏着吴君铭腰间软肉的手松开来,寒冰似的面孔上罕见地焕发出娇媚动人的风采,饶是看着这张脸已有二十几年的吴君铭也不由得看直了眼。

    “妍妍。”

    “德行!”王庭妍白了她一眼,“要是平时,我自拿主意,再由定康出面,也没什么大事。可今天这事,还只能相公你亲自出面才能解决。”

    吴君铭苦笑一声,坐直身子,问道:“连你也没有办法解决,我能有什么办法?还是把咱家那免死金牌拿出来吧。”

    “免死金牌那是对皇上用的,眼下云州城算得上与世隔绝,别说免死金牌了,就算是尚方宝剑在手也无济于事。”王庭妍说。

    更何况免死金牌能不能用,还不是皇上嘴里的一句话。先皇在位期间,不就有个手持一块免死金牌的大臣犯了十三条死罪,被处以凌迟了。不过,就算说出来相公也不会信的。

    眼看吴君铭又要找理由逃避,王庭妍抢先把事情原委说了出来。

    “粮价翻了十倍?!”吴君铭此刻不知为何心里格外愤怒,一如当年看翰林院同仁趋炎附势,嘲弄百姓那样,恨不得提笔再写一篇文章把天下奸商都骂个痛快。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吴君铭还是有所成长的。

    “哼!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召集兵勇,把涨价的粮商都抓起来,谁涨抓谁,抓完还要查抄他们家产!”

    吴君铭如今能动手打人,绝不动口骂人。这也算有手握免死金牌的知府的底气。

    “那恐怕城里的粮商都要被你捉进大牢里了。这事背后一定是商会在作怪,但商会那几个领头的我也清楚,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恐怕还有官员在其背后撑腰。”王庭妍说。

    吴君铭挺直了腰杆,轻蔑地笑了一声,“官员?一个参与了就抓一个,两个参与抓两个,要是全都有份,那就全抓进去!我就不信了,没了他们云州城还能没了不成!走,去府衙!”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