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弃妇成凰:皇后要兴国 >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如此,玉恪明白了
    不过一个时辰,玉恪便出现在了顺宁宫。

    望着床上形容可怜的常乐,玉恪内心窃喜,面子上沉稳的行了一礼。

    “玉恪见过良妃娘娘。”

    “玉姑娘不必多礼。”

    常乐轻声开口,确实是被头疼折磨的难受,甚至有些想撞墙,或者是拿个东西把脑袋给撬开,把里面搅乱在一起的经脉都给调正了。

    毫不夸张的说,一定是有人拿了根棍子在搅动她的脑子!

    “娘娘看起来很不舒服?”玉恪发觉,温声询问。

    带她来的季太医令解释,“良妃娘娘忧虑过重,难以入睡,导致头疼体虚。娘娘怀有身孕,不便用药,这才请玉姑娘前来调解。”

    “如此,玉恪明白了。”

    玉恪了然,吩咐宫人搭把手,将常乐扶了起来坐在床边上。

    上半身失去了依靠的支点,常乐的身子便摇摇欲坠,此时她也确实感觉自己是身处在飘摇不定的风雨之中,随时都会沉没。

    宫人极力将她扶住。

    玉恪替她揉捏了下肩膀,又开始为她按摩头部。

    “娘娘放轻松些,莫要再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脑子放空便是。”

    她的手劲儿适中,按得每个穴位都恰到痛处,让常乐又疼又感觉舒适。

    听着她轻缓的声音,常乐的情绪莫名平稳下来,思绪随着她按摩的手法而游走,脑子里纠结的那一根根神经好像被她的一双巧手给一一拨开,恢复到原本的位置。

    许久,常乐脑袋一沉,眼皮子像是被重山压住,再也支撑不住地合上了眼睛,彻底地睡了过去。

    “娘娘,娘娘……”

    玉恪轻唤了两声,发觉常乐睡着,又让宫人搭着手,亲自扶着常乐的脑袋将其轻轻地搁在枕头上,趁人不注意将只金色的锦囊塞进了常乐的枕头下。

    随后起身,交代了一两句,便跟季太医令一同出了内殿。

    “对了,敢问太医令,这杨太医可好些了?前两日他突然在呈祥殿中晕倒,可是将人吓得不轻。”

    闻言,季太医令重重地叹了口气,面露哀色。

    “杨旬回去休养了几日,昨晚一弘去家中探看,发现他失足落井了几日,当是回家那日便不幸身亡。”

    “怎会如此?”玉恪故作惊讶。

    季太医令摇了摇头,“都是命啊。”

    ……

    延仪宫。

    昌立方带着的左卫中郎将跟在冯希仁身后,一行人从德妃的延仪殿中出来,走在延仪宫的宫道之中。

    “老爷,根据这延仪宫的调查情况,这金香根本没出过延仪宫。她既然未出过延仪宫,又怎会失踪到找不到人呢。”

    冯希仁拧眉,“若真是妖人作恶,这也不足为奇,只不过本相总以为德妃在掩藏什么。”

    闻听,昌立方忙

    走上前,低声询问。

    “老爷是以为德妃娘娘在撒谎?”

    “本相不敢确定,只是直觉罢了。”冯希仁说着仰面看天。

    碧空万里,不见风云,烈阳高照。

    凝视许久,受不了光线的刺眼,阖目一瞬收回视线,目光扫了扫左右,降低了声音。

    “你认为灵空将军当时飞来延仪宫是什么缘故?”

    猝不及防提及大须,昌立方心痛之余愣了下。

    “老爷是怀疑灵空将军发现了什么,这到延仪宫是来寻……可它找的是德妃娘娘,差点将德妃娘娘给害了。”

    冯希仁瞥了他一眼,没有让他继续往下想,只是道:“此事必定有蹊跷,还需仔细查看。”

    “老爷,若这妖人真的躲在了延仪宫,那顺宁宫怎么会也丢了人?顺宁宫的碧月也没出顺宁宫,就那么丢了。至今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妖人未免也太过嚣张,在宫中来去自如了不成?”

    越说昌立方越是气急败坏,紧紧地握住背着的玄功,恨不能一箭射杀了那个妖人。

    “当初没能杀了江番,让他侥幸逃脱,竟是还当众胡言乱语诬陷良妃,真是可恶至极!”

    冯希仁整理了下袖子,面色沉稳。

    “这江番尚且有离魂之术,那这宫中藏匿的妖人神通广大来去自如似乎也算不得什么,只不过如今要怎么样才能把她给引出来。”

    “定然是因着灵空将军死了,这妖人才如此嚣张。”昌立方冷哼一声,愈发的心疼惨死的大须。

    冯希仁眸光微转,不可置否。

    二人正讨论,便见着玉恪迎面而来。

    “丞相老爷,昌大哥,好巧啊。”

    昌立方好奇问,“玉姑娘这是才从良妃那边回来?”

    “正是。”玉恪笑着点头,“昌大哥怎么知晓?”

    “适才老爷去延仪宫问话,本想寻你,便听说你被季太医令叫去给良妃娘娘治病了。娘娘可还好?”

    “嗯,娘娘忧思过度,难以入眠。我与之按揉头部,娘娘现下已经睡下了,这才回来。”

    得知如此还算好消息的消息,昌立方和冯希仁微微松了一口气,也算是放下心来,却也是更为担忧。

    连常乐那般没心没肺的人都忧愁成这般,可见这件事已经到了她基本上以为无望的地步了。

    当时常乐也确实想破罐子破摔了,要不是陛下坚持让她撑一下,她怕是已经慷慨赴死了。

    冯希仁收神,问,“玉姑娘在延仪宫中已有了些时日,不知可发现延仪宫中有什么奇怪之处?”

    玉恪想了想,无奈摇头。

    “我在延仪宫只是替娘娘诊治病症,对宫中不熟悉平日里也不敢乱闯,并未发现延仪宫有什么奇怪之处。丞相老爷为何如此问?”

    “只是例行审问罢

    了。”冯希仁淡然道,“灵空将军大闹延仪宫的那次事件,玉姑娘可知道。”

    “嗯。当时德妃娘娘正好唤我前去,我刚到延仪殿,便见着灵空将军正在殿中大闹伤人,幸好娘娘及时躲进了屋中没有被伤到,只是受了些许惊吓。可怜了翠儿姑娘,就那般不小心被害死了。”

    玉恪说的惋惜。

    冯希仁瞧了她两眼,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多问。

    “丞相老爷可还有什么问题?若是没有的话,我得回延仪殿了。”玉恪问询。

    冯希仁刚想摇头,又问了个问题,“你可认识延仪宫的金香?”

    “是德妃娘娘身边的那个金香吗?认识倒是认识,她不是失踪了吗?”

    “是,她失踪那日你可有见过她?”

    玉恪仔细回想,“她不见的那天,我还真不记得有没有见过了,那日我没去寻过娘娘。哦,她来找过我一回,替娘娘送些赏食给我,她走了之后我应该是没有见过了。”

    “是什么时候?”

    “约莫酉时。”

    “如此。”冯希仁颔首,“那便不耽误玉姑娘了。”

    “丞相老爷客气了,玉恪先行一步。”

    玉恪抱拳拱手,潇洒地大步而去。

    目送她离开,冯希仁沉了沉气。

    “按照玉姑娘所说,这金香多半是酉时之后遇害的,玉姑娘应当是见着她的最后一个人。”

    “嗯。”昌立方认同应着,接着又发愁,“找不到失踪的人,不知她们的死状,也不知她们是如何而死,这真是无从查起。”

    “只要行凶动手,就一定会留下痕迹的。”

    “只是这般太过耗费时间,不知道良妃娘娘还能不能撑到那个时候。”

    ……

    城外军营。

    大将军一瘸一拐地到了军营,脸色极其不好。副将李一瑞立马迎了上去,将石来善扶到了主将营房之中。

    “大将军,您这是怎么了?”

    “还能怎么?”石来善气恼道,“本将军和极为大臣在御书房外跪了几个时辰,陛下硬是不见,还说若是以死上谏的话,他已经备好了棺木。还真有人撞阶死谏的,被直接抬了下去。”

    李一瑞惊讶地张大了嘴巴,“陛下当真如此护着常乐那个妖女?连大臣们的颜面都不顾了?”

    “哼,陛下现在可是被那个常乐攥的死死的,自然不肯舍弃。”

    石来善揉了揉酸疼的后腰,又蹬了蹬僵硬的双腿,倒是一点都不急,气定神闲。

    “不过这件事已经传开了,我出城时就听见百姓群情激奋,还自发往衙门施压去了,请陛下铲除妖孽,烧了常乐。这民心已经乱了,陛下独个儿能坚持到什么时候?就连冯希仁也帮不了陛下,到时候本将军趁机上奏,参冯大胆一本,他这丞相也做不

    成。”

    李一瑞笑了笑,上前给石来善揉了揉肩膀,笑呵呵地仿佛已经看到了冯希仁被贬的惨状,内心痛快不已。

    能顺便解决掉这个老对头,还真是件意外的惊喜。

    “这冯希仁还真是个闷头青,这种事儿也瞎掺和,平日里就知道派陛下马匹,这回算是拍错了,站错了队。”

    “哎。”

    石来善抬手,阻止他说这么难听的话。

    “这冯大胆确实是个闷头青不假,他可不是个溜须拍马之徒。朝廷之中能有这样的耿直之臣还确实是难有,可惜老是跟本将军不对付,不然本将军哪里会容不下他?”

    “将军说的对。”

    “想来他也是知道常乐的事情,这心头的尺子量着,觉得不能让常乐给委屈了就出头帮忙。可所谓枪打出头鸟,这丞相也只是把自己给搭了进去。我还就喜欢他这种不顾一切为正义的劲儿。这种人不用你动手,自己个儿就能挖个坑把自己个儿给埋了。”

    石来善朗声笑了两下,眉眼弯弯。

    现下胜券在握,万事都在掌控之中,说起话来也轻松自得的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