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选,林阳最后相中了一套宽松长袍,柔软丝滑的锦缎面料,胸前绣着随风飘落的青色羽毛点缀,一只优雅秀美的白鸾振翅冲天,扶摇直上,有遨游云霄之气势。
林阳喜欢这个寓意,直接内定,向系统询问价钱,每套要一百荣誉值,可重复选购。
“犹豫啥,就是它了!”
二话不说,林阳换购了三百五十套,荣誉值刚好清空。
目前南厂有几千人规模,几百套制服不够,其余的只能找人按照样式制作了。
接着,林阳又将虚空中的盔甲、武器、金银、粮食等取出,留着也是浪费。
折算下来:盔甲十五万套,各种兵器几乎对等,钱三十万金,粮食十五万石,基本来源于南下和江东军作战那次。
做完了手头的事,林阳思来想去,觉得缺少一位骑兵将领,术业有专攻,骑兵又至关重要,将领人选不可马虎。
“去!”
随手抛出张卡片,林阳决定碰碰运气,反正他手里类似召唤人物的道具很多,不必像以前那般谨小慎微。
光华逐渐收敛,书房里站着一位白袍英俊男子,面庞棱角分明,鼻梁坚挺,只是身材单薄消瘦,肤色透着病态白。
叮!姓名:陈庆之
职业:儒将
擅长:统帅骑兵
忠诚:72%程度,高等
华夏的优秀骑兵将领,陈庆之肯定算一个,南北朝时期梁国人,平生功绩显赫,指挥骑兵得心应手,有如神助,曾奉命护送北魏元颢回归,统帅七千余众,摧城拔寨,以少胜多,打得北军无还手之力,威名远扬。
后世称赞: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
压抑着狂喜,仔细审视一番,林阳立即拍板决定:“骁骑军的统领就是你了,走马上任吧。”
简单说明几句,陈庆之带着林阳签发的命令去军营赴任。
薛仁贵、高顺两位继续统帅天枢军。
天空纯净如蓝宝石,林阳转身推开窗户,让阳光落进书房,顿时蓬荜生辉,浑身被温和的阳光包裹,调皮地溜进毛孔,沁入心脾。
此时,房檐下走过一年轻女子,双手端着水盆,神态恭谨,林阳乍一看觉得似曾相识,但又记不清是什么时候。
“你,等一等!”林阳叫住那女子。
“婢……婢子,拜见将军。”
转回头,瞧见林阳冲她点头示意,立时心慌神乱,足尖轻点地面,蹬蹬退了两
步,头压进胸膛,乌亮的青丝顺肩垂落。
“我们是不是见过?”林阳问道。
那女子慌忙答道:“将军记得不差,您当初救过我和襁褓中的孩儿一命,大恩大德,婢子永世难忘。”
“哦,我想起来了。”
前往淮南的路上,遇见一群饥民伸手乞讨,其中就有一女子跪倒在马前,向他求助。
当时没注意,这女子收拾整齐,颇有点姿色,而且曾嫁做他人妇,浑身透着几分成熟韵味,脸洗得白净,琼鼻小巧,身材匀称,一眼望去,很是赏心悦目。
摆摆手,那女子走上前,不敢直视林阳的目光。
“姑娘,你叫什么名字?”撩开遮掩面容的秀发,林阳仔细端详两眼,心神荡漾,一股怜惜之情由心底滋生。
“民女母家姓赵,名青。良玉将军可怜我,和夫人说情,安排婢子在府里做事。”
林阳释然而笑,和那群流民打交道最多的,就数秦良玉了。
“嗯,既然留下来,就安心住下,只要将军府在一天,必保证你衣食无忧。”林阳承诺道。
“谢过将军,往后婢子这条命就是将军的,随意驱使,绝无半句怨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赵青出身贫寒,却明白些道理。
此话似乎若有所指,但林阳并未在意,合上窗户,不一会儿派人叫来了汪直。
头件事自然是宣布南厂有了制式服装,逐步走向正规,先召集裁缝赶制,统一更换。
而后,让他召集铁匠,按雁翎刀的图样打造兵器,先配给南厂的特务,正规军日后慢慢更换。
其实,林阳手中还有唐横刀的图纸,但并未采用,原因只有一个,制造成本太高,工艺流程复杂,财力消耗不起。
两件事,足以看出林阳对南厂的重视,特殊力量,往往能起到出其不意的作用。
“谢将军!”
汪直感恩涕零,马不停蹄地召集裁缝和工匠。
事情安排下去,林阳落得空闲,与王允达成联盟后,虽未公开,但朝上的是非争吵平息许多,到底是当朝老臣,号召力非他可比。
年纪、资历两样,是他的软肋。那些自恃德高望重的老臣,表面上顺从谦卑,背地里很瞧不起他。
王允,那是个人精,城府极深,心思老道,看他对付董卓便可见一斑,没有九成把握不会动手,眼下还看不出他的意图,表面上维持着友善。
冀州,邺城。
袁绍自从
打败公孙瓒,夺下幽州领土后,威望日盛,心高气傲。
在朝,他有“儿子”助长声势。
自己的地盘上,那是一言九鼎,莫敢不从,失去了起家时的锋芒锐利,接连纳了几房小妾,时常泡在脂粉堆里,不似往日兢兢业业。
“主公,我们刚夺下幽州,休养生息一段,应该趁热打铁,拿下青州,把曹操赶进死胡同,让他永无翻身之日。”
说话的是袁绍麾下大将麴义,此人勇武不凡,在对公孙瓒的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
人无完人,麴义作战勇猛,但有缺点很致命,性情孤僻矜高,特立独行,常常顶撞顶头上司袁绍,出言不逊。
是不是觉得耳熟?
对,就是他!
就是《演义》中几个回合被赵子龙一枪捅死的麴义。
此人没那么草包,相反勇超常人,天不怕地不怕。
麴义的死,和自身性格紧密相关,蔑视顶头上司,被袁绍处置,一代勇将死在自己人手中。
“麴将军,你是在教我做事吗?”
屡被顶撞,袁绍心里窝火,麴义居功自傲,多次顶撞甚至辱骂他,让刚愎自用的袁绍大庭广众之下损失颜面,离下岗不远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