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我在三国当大佬 > 第二百一十一章 恩威并济
    “正因如此,我才费尽口舌,对卫先生好言相劝,以家国为重,以十数万百姓的饥寒冷暖为重,望思之慎之!”

    昔日卫司马盖世奇功,林阳不敢忘,尤为敬重。

    “唉,若不答应,此事恐怕难以善终!”卫平暗叹道。

    房间里虽然只有两人对坐,可他时刻感受到彻骨的寒意,很清楚一个道理,战场上死里逃生的人,杀人不皱眉头。

    “将军,打开天窗说亮话,我们卫家付出良田,能得到什么?回报值得付出,可以考虑,好商量。”卫平最终表态道。

    林阳摸着下巴笑道:“卫先生知晓大义,本将求之不得,交割的土地,折算黄金补偿,我还可以担保,卫家后代的嫡长子可享受侯爵待遇,世袭罔替!”

    “成交!”

    钱卫家不缺,真正打动卫平的是第二项条件,目前卫家不复往日荣光,子孙能够在朝有雷打不动的地位,对家族的声望地位提升有帮助。

    反复协商,卫家付出一万五千亩良田,用马车拉着十万金和林阳的承诺,卫平欢喜的离开。

    “出来吧!”

    李儒从屏风后面走出,轻笑道:“这卫平是个明白人,眼见没法全身而退,赶紧把能得到的好处攥在手里。”

    “找对方法,没有什么是不能商量的,利益置换,各取所需。一味固执死硬,不识时务,就是找死!”冷冷一笑,林阳接着问道:“下一个要见谁?”

    “赵家家主,赵合。”李儒低头翻着名单说道。

    “让他明天再来。”说完,林阳吹灭烛火,起身离开书房,长夜漫漫,抓紧时间去蔡琰房中行周公之礼。

    转过天,林阳如约面见赵合。【 …爱奇文学www.iqiwx.com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左将军恕在下直言,我赵家能有万亩良田来之不易,不想换成现钱,赵家子弟也不贪图名誉地位,你有什么办法让我屈服?”

    赵合来到,一不行礼,二不问候,摆出油盐不进的姿态,眼神轻蔑戏谑。

    来之前,赵合听说卫家向将军府妥协,嗤之以鼻,他觉得朝廷的武官都是扛枪吃粮的粗俗匹夫,胸无点墨,坚决不让步,看某人如何下台,服软的都是懦夫。

    “赵家主,你还真是个实在人啊!”

    对视片刻,林阳的笑声打破安宁,眼神平淡无波地看着赵合:“当然也有,咳咳~”

    话音刚落,外面传来沉重的脚步声,破门而入,涌进来十几名手执利刃的甲士,气势凶悍,将书房围得水泄不通。

    “将军,

    你什么意思,想将杀我吗?”赵合连退几步,知道局势不利于自己,但仍不相信会被斩杀此处。

    “废话真多!”

    笑容冷漠,林阳像是看白痴般看着赵合,架势都摆出来了,还用得着多此一举?

    不等吩咐,两名甲士上前将赵合枭首,从头至尾,林阳没有半分犹豫,袖袍轻挥,即刻下令道:“让汪直带人把赵家抄了,房产天地一律没收充公。”

    想好好谈,自然笑语相迎,摆架子装大头的,干脆白刃相见,掌握绝对权柄,杀人抄家不是难事。

    不久前赶制出统一的制服,南厂的特务容光焕发,刚接到任务,就抄家伙抓人去了。

    林阳赋予汪直行事的自主权,这次不必知会京兆尹,大张旗鼓冲进了赵家。

    “喂,你们干什么,平白无故抓人,不怕王法降罪?”

    看着到访的不速之客,赵家人慌了手脚,急忙组织府内的家丁府兵对峙。

    “赶来这撒野,也不打听打听……”

    赵家府兵足有数百,手里握着明晃晃的刀枪,守在内院,想做垂死挣扎。

    “私蓄甲兵,抗命不尊,依令逮捕!”挑起纤细的眉毛,汪直随手一挥,手下特务和赵家府兵展开白刃相击。

    “快点,别让他们跑了!”

    赵家突逢遭灭顶之祸,一面拖延时间,一面收拾金银准备跑路,被四处抓人的特务逮个正着,一网打尽。

    只用了两个时辰,赵家全府束手,抗争中有近百人毙命刀下。

    牢房里,赵家的人兀自不肯消停,叫嚣道:“凭什么抓人,我要见皇帝,控告你们!”

    “省省吧,皇帝陛下没时间见你,到了这收起大小姐二少爷的臭架子,当心哥几个重点关照你。”一名看守的厂卫冷笑道。

    依葫芦画瓢,林阳找关中的世家商谈,看到赵家的下场,大部分惶惶不安,主动上门要求贡献土地,花钱保平安。

    当然,还是有人执迷不悟,试图顽抗到底,林阳丝毫不讲情面,抓人抄家,大牢里蹲十几天班房,统统发配到北方劳改。

    一个多月,长安城风雨飘摇,特务四处抓人,不够用了就派军队前去镇压,朝野上议论纷纷,但都敢怒不敢言。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书房里,林阳数着到手的房契地契,经过这么一折腾,关中七郡的世族豪门谈虎色变,有半数被抄家流放,留存者大呼万幸。

    对地方豪强的压榨,到头来得

    利的是百姓,林阳找来何夔,把田地按户头人数划分,保证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尽快稳定局势。

    一时间,平民百姓欢呼雀跃,奔走相告,有的给世家当了半辈子佃农的百姓,泪水打湿了地契,哭得两眼红肿,发誓勤恳劳作。

    林阳便衣出城,万人嚎哭的景象看在眼里,半忧半喜,百姓有了土地吃饱穿暖,朝廷的税收有了保证,他可是把世家得罪死了。

    敢对世家直接动刀,千古以来未有甚者,想那新朝王莽,也有解放劳苦大众的心思,但操之过急,最后功败垂成,败给了光武帝。

    好歹解决了难题,林阳不做他想,回府时收到了一个消息,司徒府的家丁来报:“王允病死床榻,如何料理后事?”

    王允突然撒手人寰,意味着朝堂上无人帮助林阳维持局面,对他不满的公卿会处处找麻烦,此时此刻,林阳也觉出他的好处。

    虽然是一介文官,虽然除去董卓后居功自傲,但以汉室为己任,足见王允的赤胆忠心,一腔热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