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我在三国当大佬 > 第二百四十一章,中都候
    开科选士且放到一边,刘协都未必点头允许,大汉实行了三四百年的科举制度,刻在骨子里,习以为常,想改变不容易。

    最终,林阳让身边四位能臣身兼九卿要职,能者多劳,文臣太少,只好辛苦他们。

    何夔兼任太常寺卿。

    郭嘉兼任鸿胪寺卿。

    李儒监管钦天监。

    贾诩已经名列九卿之一,另封太仆。

    “谢将军提携!”

    四人拱手屈身施礼,能走到今天的地步,身居高位,都是林阳推波助澜,一力促成。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众位德才兼备,劳苦功高,理应如此。”

    “我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难为你们了,有怪勿怪!”身边就几个能干的良臣,笼络人心的把戏,林阳都用腻了。

    在府里休息一日,林阳穿袍带冠,精神奕奕,去参加刘协为他举办的封侯大典,以示恩宠。

    骑骏马,身着锦袍华服,前呼后拥,威风八面的走在大街上,常人只有眼红羡慕的份,封侯拜将,古人挤破头都要得到的光荣。

    羊毛得从羊身上薅,刘协开金口,给林阳一个漂亮华丽的头衔,庆典流程的费用支出,得林阳腰包。

    无可奈何,汉室的小皇帝刘协,是有名的穷光蛋,从他爹刘宏那辈算起,国库入不敷出,钱都拿去应付战争军费。

    这些还不够,得另辟蹊径,充分发挥头脑,明码标价,卖官赚钱,千百年来算头一号了,懂得利用手中资源,被誉为“商界鬼才”。

    到林阳执掌朝堂,皇宫日常费用,都得他买单,文能提笔,武能提枪,事无巨细,舍得给天子花钱,才是合格的权臣。

    日上三竿,鼓声隆隆,太和殿前五色旌旗随风飞舞,彰显无上威仪,刘协身披龙袍,头戴象征帝王身份的十二旒冕,下首是以林阳为首的朝臣,垂手聆听圣训。

    “天下疲敝,国运不兴……自大将军入朝以来,开府理政,朕诚惶诚恐,庙堂偏安一隅,此乃贤臣辅政之功,大将军举王师诛国贼,勇挫各路诸侯,无往不胜,又提劲旅重创草原蛮夷,功盖当世,光照千秋,忠诚良善苍天可表……”

    “朕告祭祖先太庙,加封大将军为中都候,赐蟒袍玉带,仪同三公,行假节之权——钦此!”

    “陛下天恩浩荡,臣领旨叩谢!”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时,林阳是名副其实的公卿之首,他领头行拜礼,文武大臣哪个敢怠

    慢,这套业务他们再熟悉不过,信手沾来。

    “说得那么情真意切,眼眶泛起晶莹的泪光,老子差点以为自己真如此优秀,冠古绝今!

    压低脑袋,林阳双手恭恭敬敬接过圣旨,心里却毫不动容,表面做做样子罢了。

    “祝贺大将军封侯,位极人臣,弱冠年华便登上高位,我朝开国以来能有几人?”

    “老夫亲眼见证,将军人中翘楚,实感汗颜,已经备下些许薄礼,稍后送到府上,略表存心,望笑纳!”

    读罢圣旨,那些大臣憨态可掬,争先恐后围到林阳身边,饱受风霜侵蚀的老脸笑面相迎,巴结恭维之声跃然于耳,如沧江奔流,滔滔不绝。【@爱奇文学www.iqiwx.com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高官得做,骏马得骑,封侯拜相,凭本事得到这些,很多人熬白了头也遥不可及,林阳却率先得到,留下光辉的一笔,人比人不如人啊!

    消息传出皇宫,民间百姓欢呼沸腾,恰逢林阳乘马走过街头,某些盼子成龙,恨铁不成钢的长辈,殷切的父母用力摇晃自家子嗣,冷斥道:

    “人家二十岁封大将军,加侯爵,名声显赫……瞅瞅你个没出息的,终日游手好闲,不求上进,都十八了还在鬼混!”

    “要不是老子托人,你恐怕现在还孑然一身!”

    “就是,哪怕混个衙门小吏,老子就算闭眼也安心!”

    “知道了,你们少啰嗦!”那些被数落的青年做苦大仇深状,眉头深锁,怏怏不乐的回应道,转眼忘在九霄云外。

    “呵呵,人不满足于眼前,果然如此呢!”

    穿街过巷,百姓的大部分言论被林阳听个大概,盼望子女出人头地,本无可厚非。

    甩了甩脑袋,林阳让扈从卫队开道,大摇大摆回到府邸,董承去地下见了先祖,京城敢他和作对的没多少。

    “恭贺夫君马上封侯,平步青云!”

    步入庭院,蔡琰带着甘竹和貂蝉笑盈盈在此恭候,环肥燕瘦,喜悦之色溢于言表,她们几个真情实意,打心底高兴。

    连偶尔拌几句嘴的白雀亦走到近前,弯下小蛮腰,道一声恭喜,语气神态充满迷惘,几天前前的事仍挥之不去。

    “谢过几位贤妻,能有今日幸得你们陪伴,宽忧解闷。”林阳笑容轻柔,话里把白雀也包括在内了,无心之失,立马换来羞恼的白眼。

    “夫君,我去去就来!”

    临近晌午,蔡琰去吩咐庖厨准备酒宴,林阳坐在石阶上,内心并不在意封侯的美名,只是刘协拿出试探他的香

    饵,而且不花钱。

    从头说起,董承命归黄泉,真正惶恐的是刘协,见招拆招,借着封赏的名义,试探林阳对汉室是否还有忠心。

    封为中都候,更是别有用心,林阳起家之地在太原郡,中都县;本意是叮嘱他勿忘初心,君臣仍和好如初。

    想到其中关节,林阳会心一笑,没有下文。

    “快点啊,我都等了一个时辰了!”

    “啐,老夫早来半个时辰都没急,你急什么?”

    午宴过后,往将军府送礼的人络绎不绝,朝中大小臣公驱车到来,队伍从街头排到巷尾。

    街上门庭若市,各路人马热得汗流浃背,穿着丝绸长衫,不惜屈尊降贵等在门前,就为了进去混个脸熟,毕竟树荫底下好乘凉。

    来送礼的,多数怀着私心,连弘农名门杨家都未能免俗,出手阔绰,送来一万金和三箱美玉珠宝,庙堂局势已然明朗,得赶紧站队。

    府里的家丁忙活到日落,累的直不起腰,单单珍奇古玩,珠宝字画满满堆了一屋子,林阳来者不拒,一概收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