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我在三国当大佬 > 第二百九十一章 还治其人之身
    烈日高挂中天,义无反顾挥洒着热浪,甭管人们乐不乐意,这是本职工作,尽职尽责,没人管束得了它。

    “娘滴……天真热啊!”

    阵前六人捉对拼杀,各自施展招式手段,兵刃频频撞击,沙土漫天飞扬,可江东军的士卒受不了酷热难耐,身裹铁甲,汗流浃背,不停的抱怨这鬼天气。

    江夏城头,林阳蹲在墙垛下乘凉,抽空瞅一眼状况,打了上百个来回,胜负仍遥遥无期,哀叹道:“真是精力充沛,换我来可能会烦死。”

    空气潮湿闷热,江东军阵前,偏将贾华对宋谦说道:“让主公收兵吧,再过个把时辰,将士们该埋怨了。”

    “等等吧,城上那人是主公的杀父仇人,不拼个死活绝不肯罢休,咱们做属下的,听命行事吧,别多嘴。”宋谦叹气道。

    顶着太阳烤了一晌午,别说士兵,他都受不了了,一会儿正式开战,可能要吃亏,但主上有令,谁敢轻易撤兵,脑袋不想要了?

    “贾兄你听,哪来的声音?”

    宋谦眼皮一跳,忽然听到铁蹄的轰鸣声,大地为之颤抖,急忙向两旁观望,当看到飞奔来的马队,面色惊骇:“是骑兵……骑兵,准备迎战。”

    江东军称得上训练有素,身经百战了,匆忙变幻阵型,盾牌紧密靠在一起,形成密不透风的屏障,长枪兵站在后面,锋芒竖起,严阵以待。

    “弟兄们,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给我杀!”

    左右两边,各是韩猛、蒋奇率领的三千骁骑兵,行动速度快如旋风,眨眼功夫冲到近前,举着大刀猛砍,一颗人头飞上半空。

    “保持阵型,拦住他们!”贾华扯嗓子命令反击,而宋谦则去迎击另一路。

    交锋伊始,江东军盾牌手散开,换成长枪兵上前,但骁骑军用的是三米五的长枪,步兵的长枪顿时没了优势。

    马蹄践踏,冲入阵中,江东军快速运转,想要及时堵住缺口,吃掉盲目冲进来的上百名骑兵,五六人为一队,用长枪猛刺,延缓进攻锋芒。

    “主公,快看身后!”

    正疲于应对的黄盖发现骚动声,急忙叫停孙策,赶回去组织士兵作战,分心的刹那,左臂被张郃刺伤,吃痛差点落马。

    “黄叔,伤口不要紧吧。”对于父亲留下来的老将,孙策一直很敬重,关怀有加。

    “无大碍,战事要紧!”

    己方军阵大乱,骑兵正携带着凌厉的气势冲杀,哪有心思处理伤口,黄盖举止铁鞭往回冲,孙策低头

    骂了句:“狗贼,就会摆不上台面的伎俩。”

    等赶到时,江东军被骑兵杀得溃散,抱着脑袋东躲西藏,眼睁睁看着黑影冲来,没机会做出反应,便死于枪下。【#!爱奇文学www.iqiwx.com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等什么,一起杀出去!”

    骑兵突袭打得对方措手不及,林阳兴奋得大喊,命令城下集结的五千步兵出击。

    “杀!”

    步卒出动,锋芒虽人不如骑兵锐利,但胜在人多,长枪起举,成了压垮江东军的稻草。

    “打起精神,冲出去!”

    韩当连杀四五人,招式大开大合,乱军中找到孙策:“主公撤兵吧,报仇有的是机会。”

    “凭什么,仇人就在眼前,我要手刃此贼!”

    长枪舞动得游刃有余,但寡不敌众,孙策纵然本领高超,亦然手忙脚乱,幸好两员大将赶到,集结人马,且战且退。

    “主公,我们得赶快返回大寨,另想对策。”韩当留下断后,江东军一退二十里。

    文丑等五员大将齐头追击,乘胜开杀戒,只赶了五六里,便被林阳传令收兵。

    “大将军,为何不继续追杀,正是机会啊。”张郃不解道。

    堂下站着五员战将,战场上冲杀一阵,浑身血迹斑驳,意兴阑珊的回城。

    林阳笑着道:“几位将军辛苦了,我们的目的是替刘表抵御江东,没必要穷追猛打。”

    众将一阵叹息,后悔立功的机会白白流走,下去休息……

    江东营中,孙策让随军郎中给黄盖疗伤,忽然帐外有人跑进来,恭敬道:“主公,大都督送来的消息。”

    “哼,来得晚了!”

    孙策战败,一阵没好气,信上清楚写着朝廷插手,小心行事,可惜晚了一步,这边已经吃了大亏。

    “主公,我军死伤四千余人,营中能打的还有三万出头,不如撤兵吧!”韩当立在下首,分析完局势,沉声谏言道。

    没想到,遭到孙策怒斥:“不行,大仇近在眼前,怎能怯战退避……临行前,我让程普和四万兵留守江东,再调三万来,我要杀进江夏,为父报仇!”

    杀朝廷大将军,可比杀一个老迈无用的黄祖来得划算,况且有杀父大仇在前。

    韩当声音急切道:“再调三万人来,后方将面临空虚,一旦……”

    “没有万一,立刻执行!”

    后援到来之前,江东军紧闭大门,并未强行攻打江夏,林阳有机会修理城墙,准备打防守战。

    “大将军,据说江东增兵了?”听到消息,沮授等四位谋士纷至沓来。

    “是啊,来了三万!”林阳笑容淡然。

    东南地广人稀,山林较多,算上江畔的水军,眼前几乎是孙策全部实力了,兵力差不多的情况下,攻城可没那么容易。

    “大将军,情况有变,是想速胜还是缓胜?”沮授双目清明,似有数不尽的计谋。

    “缓胜如何?”林阳有了兴趣。

    “深沟高垒,等到江东粮食耗尽,出城追击!”沮授道出了第一条谋略,无非是拖字诀,闭门坚守,坐等时机。

    “速胜如何?”

    沮授阴笑一阵,低声道:“孙策唆使长沙太守孙策造反,我们不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你是说,给孙策找个婆婆管着?”

    “婆婆?”

    沮授微微皱眉,话不着边际,但是这么个理,微笑道:“江东腹地有山越人,经常聚众闹事,孙家两代人都没能制服循化,我军可以利用他们,从背后搞小动作。”

    “够奸诈,我喜欢,让他们内部先乱起来。”林阳一击手掌,畅快大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