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网瘾少年刘禅之崛起 > 第249章 曹魏的大杀器
    夏侯尚在江陵饱受折磨的时候,大败归来的曹休也在雒阳饱受煎熬。

    仗打成这样,他心中又是委屈,又是窝囊。

    如果曹丕狠狠骂他一顿,责罚他一顿也就算了。

    可偏偏曹丕什么都没说。

    这个很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学家魏王见了曹休,只是点点头,长长地叹息一声:

    “下去吧,下去吧,好好休息一番,莫要气坏了身子。”

    曹休连忙哀求道:

    “大王,我……”

    “下去吧!”

    马谡的上山战术固然厉害,可曹休不顾一切猛攻山头才是曹魏最终失败的原因。

    这是最好的一次机会。

    这次偷袭失败,孙权一定会在夹石挂车山区设下岗哨,日后想要再走此路突袭非常困难。

    曹丕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曹休的身上,他却做成这副模样……

    哀莫大于心死。

    曹丕本来还想宽慰一下曹休,

    可曹休战败退兵时,部队的伞盖、旌旗、仪仗扔了一路,

    曹休心情不好,居然持符节以统帅的身份命令王凌去捡拾弃仗。

    王凌可是大汉纯臣王允的亲侄子,这一仗他虽然攻山不克,可在后续的作战中可谓是兢兢业业,

    此番曹休如此无礼,王凌勃然大怒:

    “本为国家作兖州刺史,不来相为拾弃仗也!”(历史上是贾逵说的,不是作者故意给曹休降智)

    说完,王凌直接扬长而去,连兖州都不回,直接去了太原老家。

    臧霸也借口安抚青州军士,直接回了自己老巢。

    这仗打成这鸟样,曹休居然不反省自己,还要惹怒这些国家股肱,

    曹丕非常愤怒。

    但曹休姓曹,他也不好处置他,也只得把他打发走了事。

    司马懿一双鹰眼目光灼灼,他乖巧而怜悯地看着曹丕和曹休,一言不发。

    这次大败,魏军之中收获最大的就是司马懿。

    他受臧霸委托,早早开辟了逃命的道路,保证几万魏军撤退时相对从容,没有出现赤壁大败之后拿人填坑的丧心病狂举动。

    他认真跟随臧霸学习兵法战道,更展现出了极好的心理素质和临阵指挥能力,

    在遭到朱桓猛攻时,他居然能一直坚持死守抵抗,还打出了几次漂亮的反击。

    五万魏军伤亡不到七千,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蜀将马谡……

    司马懿有预感,自己日后还要跟其见面。

    被俘的吴军士卒说,骆统本想和朱桓一起去皖县据守,

    是马谡坚持要求上山,这才让魏军吃尽了苦头。

    在最后攻山中,马谡更是展现出了一个天才将领应有的胆略,在绝境中依然保持冷静,一箭射伤曹休。

    马谡用兵如此厉害,怪不得曹彰对他推崇备至。

    日后在战场上遇到此人,还要格外小心了。

    一个刘禅就这么难对付,现在又加上一个马谡,更是无法轻胜。

    为今之计,也只有好生防守,从容休养几年。

    等过几年北方恢复,兵强马壮,再跟蜀国决战。

    谁在蛊惑我开战,我非得大耳刮子抽他。

    把曹休撵回家休息,曹丕一时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

    贾诩承担了这次大战的所有罪责,主动辞去太尉,愿意接受一切处置。

    他的姿态为曹丕分担了不少的指责,但身为一个浪漫主义文学家,曹丕仍是不愿接受这个事实。

    我可是要做大事的人。

    我可是天命者。

    代汉者,当途高!

    这是当年光武传下来的谶言,应该应在我的身上。

    固守虽然有用,但太丢人了啊。

    现在还待在曹丕身边的都是曹丕的重臣股肱,除了一直一言不发默默在心中研究兵法的司马懿,还有陈群和吴质。

    三人都是曹丕的铁杆股肱,对曹丕的大计也知之甚详。

    现在遭逢大败,见曹丕面色不好,陈群心中却微微有些欢喜。

    他知道,自己一直期待的一个机会来了。

    “大王,”面容清雅的陈群从容不迫地道,

    “如今吴蜀两贼虎视眈眈,多有进犯之意,国家正是用人之际,

    这察举之法已经难以为国选拔良才,臣建议改革取士之法,为国多募贤良,共助魏王讨平群凶!”

    司马懿眉毛一挑,随即又平静下来。

    曹操虽然出身豪门,但他家远非清流,跟陈群、司马懿这样的世家豪族有本质性的区别。

    曹操很想压制清议之风,可他又不得不借助世族的力量壮大自己的声势和战斗力,所以早在赤壁之战之前,曹操就已经拿出了品第之法,并且开始广泛运用。

    而陈群的思路是以将这种制度以国法的模式纳入正轨,

    一方面,让选拔人才的套路更加正规,把易以形成朋党浮华之风的名士私家评议收归政府统管,

    由郡长官推选现任官兼任中正,职掌人物的品第——这点能满足曹氏的要求。

    另一方面……

    呵呵,这种选拔人才的方法需要提供三个项目:一家世,一行状,一品第。

    这三条扣在一起,就能保证天下众多世族,特别是大型世族的子孙就业问题。

    以后,天子坐朝堂,地方都是世家自己人,几代之后就会我家的表叔数不清。

    到时候,天子想要治理地方,就要更依仗清流君子,多听听世家大族的忠言。

    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啊。

    司马懿敏锐地察觉到此事有些不妥。

    但他转念一想,横竖不是自己做皇帝,纠结这个做什么。

    有陈群的法门,司马家的子孙也会受益。

    “臣司马懿附议。”

    只要曹丕同意,这些世家豪族肯定会竭力支持他的大计。

    国家可兴,贼寇可灭,吴蜀也休想兴风作浪。

    曹丕早就听陈群之前简述过这个方案,但他一直没有下定决心。

    他知道这绝对是一个大杀器。

    推行此法,世家豪族和自己的利益将牢牢绑定在一处,肯定会拼命抵御蜀国进攻。

    但曹丕也不傻。

    他知道这些世家豪族心中到底在思考什么。

    曹操一辈子都在利用和打击豪族之间来回平衡,若是真的采用此法……

    曹丕缓缓地抬起头,从陈群眼中看到了一丝期待。《网瘾少年刘禅之崛起》无错章节将持续在笔趣阁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笔趣阁!喜欢网瘾少年刘禅之崛起请大家收藏:(m.guibuyu.org)网瘾少年刘禅之崛起笔趣阁更新速度最快。